APP下载

有关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2018-07-09陈雪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陈雪峰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在直面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走出来”,用自己的学历、智慧、文化底蕴再创造一个我心中的文本。为达到文本解读目的,教师必须潜心绘文本,发现文本阅读的价值点;精心研空白,凸现文本阅读的升华点;细心品语言,呈现文本阅读的魅力点;匠心创情境,显现文本阅读的生活联系点,在语文课堂中让教师和学生参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呈现出一个自由活跃、生动活泼的阅读教学氛围。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精心研空白 细心品语言 匠心创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了教育部编的新教材,课文有了很大的调整,教材的体例也有了本质的改变,为此教育部还开展了语文教师集中的视频培训。为新教材的推广进行了造势,可谓轰轰烈烈。就我本人而言,内心是非常淡定的。因为,我始终认为:无论教材如何改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始终是第一位的。教材是载体,固然重要;教师是解读者、引导者,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教师正确、到位地解读,教材的先进性是得不到充分体现的。

读者论曾说,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能得以构建,它的生成与存在都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只有重视读者解读过程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创造作用,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从而揭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在文本解读视角下,阅读教学应以文本为生发,以教师文本解读为基础,引领学生出入文本。应该说,文本解读是教师的“硬功”,它解决语文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但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过分注重从自我视角出发,注重自己读出了“什么”,而往往忽视学生应该读出了“什么”;或不知取舍,把不宜教的知识列为教学目标;或盲目拓展,舍本逐末,出现“非语文”倾向。如此种种,语文课堂教学发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教师的教学解读期待很多时候都变成了深深的遗憾和失望。那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怎样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解读和感悟?这里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作些浅陋的阐述。

一、潜心绘文本,发现文本阅读的价值点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引领者教师怎样来理解文本会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虽然教师的理会和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作深入细致的解读,把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转化为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更紧、更直接的一种资源。而当下我们的教师没有很好地耐下性子走进文本,细细咀嚼、品味、涵泳文本,以探得文本的本真意义,而是粗略地浏览,随意地解读,凭着经验和直觉肤浅地感受文本,然后再把这种直观感受传达给学生。这种内容上的浅尝辄止又怎能谈“转化”二字呢? 笔者认为,“潜心绘文本,发现文本阅读的价值点”是这种“转化”的首要条件。

“潜心”就需要教师拿到教材后要静下心来,精读细读,把课文读懂读透,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来,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来。然后再结合参考书,查阅相关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总结。这样,教师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感受,在教学上也会产生许多教学价值点。但因课堂容量有限,學生接受程度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文本阅读的价值点。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死抓小说三要素即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最后硬塞给学生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这样的文本解读只能流于“泛文本”解读,因为它缺少一个明确的定点,从而很难唤起学生的有效认知和情感体验。在解读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文本的核心价值在于小说精巧的构思和传神的人物描写上。这是最具有教与学价值的“精华”。如以“巧遇让人如此心酸”为教学的定点,让学生讲述小说最让你心酸的事情是什么。并明确是那一次哲尔赛岛的旅行中,他们意外遇见了思念已久的于勒,但此时的于勒却是穷困潦倒,就是这次巧遇,击碎了他们一家所有的梦想。那么学生就能在菲利普一家漫长的等待中,理解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当时法国社会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特点,人生的世态炎凉,读出小说的精髓。进而由这个“点”来了解小说“出人意料”的构思。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如果能抓住符合文本价值的教学内容并定点进行有层次的突破,那么这样的解读转化就会避免空泛而显得有实效了 。

二、精心研空白,凸现文本阅读的升华点

精致的文本总是在一些不经意处,显示出作者独到的匠心和高超的技巧。优秀的文本,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影响,但同时,相当多的优秀的文本,也因为其高高在上的地位令读者顶礼膜拜,从而遮掩了读者审视的目光;或者因为其鲜明的风格特点而忽视了更有韵致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撇开一些显见的文字,着力揣摩文字细微处的精神;撇开文章直截而浅近的内容,着力揣摩文章委曲而蕴藏的旨趣。如此,纵然是耳熟能详的文本,也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显现区别于平日阅读的陌生化的一面。

如教学朱自清先生名篇《背影》一文时,其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聚焦 背影,听课文第6节录音,思考:

1、父亲的背影,可以圈出哪些关键词?请赏析其中一个。(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2、通过这段描写,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3、这段文字,最让你感怀的地方在哪里?

4、关于本段文字的色彩,你的感受如何?

前面三个问题,作为一组问题,当然是对于父亲背影的常规阅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亲的背影。最后一个则是个深入问题,是学生非常容易疏忽的细微处的问题。在《背影》一文第六节中,写及色彩的语句有:“我看见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和“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再联系前文中一句“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学生可以很自然地作出这样的总结:父亲自己是灰色的,黑色、深青,成为父亲生命的主色调,但是在这样的昏暗的灰色中,父亲把大衣的“紫”、橘子的“朱红”努力地给与了自己的儿子。这样,强烈的色彩冲击,将父亲给与我的爱以视觉效果、画面效果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自然可以把这样的文字视为不经意的巧合,但是文学是赞同隐喻和巧合的,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精心推敲文章极精致细腻的空白处,就会既有发现的乐趣,又有更深刻的感受,学生的收获自然不言而喻。

三、细心品语言,呈现文本阅读的魅力点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本事,首先要看他能否穿透语言的表层直抵内核的精妙之处,领着学生有滋有味地咀嚼揣摩。但是,时下仍有许多老师囿于教科书而照本宣科,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样的文本解读是无法转化为学生的有效解读的。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是能够捕捉文本的语言及结构特色,并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亲近语言,比较、玩味、体悟,逐渐地走进课文,走近角色,与人物共鸣,与作者交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和文本展开对话,就会加深理解、体验和思考,悟出文本的主旨意蕴。如在教学《金色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我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句话时,让学生用其他词语代替“坏”,从而体会母亲的情感,贬词褒用,把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情融为一体。还让学生比较着读“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了解原文重在妈妈不见孩子时的担心与着急,看到后的惊喜,是种嗔怪的语气;而换了后者则重在责备、生气、强调坏孩子。一换意思太不相同,母爱之情骤减!又通过“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句话,让学生换个标点“我不告诉你,妈妈!” 进行比较,体味语言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这样的品味语言有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成了课堂上闪烁着的解读亮点。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研读教材,要特别重视对教材的语言之美的感知与感受、提炼与积累、品味与欣赏。从某种程度上讲,善于捕捉教材语言之美,并让学生在语言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言品赏、语言吟诵等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这种语言之美,进而感悟文本,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四、引入资料,给予学生提升文本理解力的踏点

苏堆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读着旁人对文本的解读和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学生就自然地告别了阅读理解的肤浅和表现化,加入到对课文内容研究的行列。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应给予学生“登堂入室”的踏点。

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执教者引入了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贝多芬是伟大的,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因为他是一位能勇敢与命运作斗爭的人。”借助罗曼·罗兰的解读,学生很快就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幸、贫穷、残废、孤独的依据,深切感受了贝多芬的痛苦和痛苦中的坚守,进而理解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动力,也理解了贝多芬的坚韧。同时以文解文不仅把阅读引向深入,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情感掀起高潮。

五、匠心创情境,显现文本阅读与生活的联系点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呼声很高,如何让语文回到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到生活,成为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语文教学生活化,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但是许多老师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误以为所谓的“生活”,就是指现实生活,窄化了“升华”的内涵。有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生硬地搬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往往片面理解“语文教学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课堂上常常出现为联系生活而联系生活,为拓展而拓展的形式主义倾向,以至于不顾课文的“意向”和“结构”,而随意地、生硬地联系所谓的“生活”,进行与文本毫无关联的无度的拓展。

要解决阅读教学无度拓展的关键,就要创设出与生活对接的教学情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生活,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种种情感,要准确估计文本中的哪一点最有可能介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文本意义奠定基础。如教学《乡愁》,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教师可让学生回忆想家的感觉,然后交流自己在异地求学想家的感受,并播放歌曲《回家》,这样较好地营造了一种思念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蓄势铺垫下,教师启发学生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放置到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加以思考感悟,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景悟情”的环节,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增进了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李镇西说过,“语文教学生活化,实际上就是教师善于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的心灵不但与作者的心里共鸣,而且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

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研究文本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师只有专心文本,用心解读,把自己的解读感受转化为学生的解读感受,这样才能上出好课,成就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