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作文兴趣三部曲

2018-07-09宋芝波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质教育语文

宋芝波

摘 要 “头疼作文”一直是学生的通病,要么“挤牙膏”,要么“东拼西凑”,要么咬着笔杆半天开不了头,经过谈话了解,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兴趣,缺少积淀,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产生强烈的动力,才会妙笔生花,提高写作水平。于是,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就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了一点粗浅的尝试,和大家共享。

关键词 作文教学;素质教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90-01

一、观察,激起作文的多彩浪花

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生活是创作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我就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发现不了生活的美,更写不出美的作文。所以开学伊始,我就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他们口头作文能力,用和大家分享趣闻趣事,说说身边最让我感动的人等形式,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收集起来,这便是最真的作文素材。

如果情况允许,我会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观察,去感受,去积累。比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带领孩子们到我们校园中走走,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还要“心入”事物,从墙角的蒲公英中感受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伟大与不平凡,从操场上同学们的百米冲刺中感受到“成功源于一次次不断地超越”,从音乐教室传出的悠扬的琴声中感受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多姿多彩……然后写了随笔作文《我爱我家》,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感慨:原来我们的校园也有这么多诗意的美!学了朱自清的《春》,我陪孩子们来到银杏林,仔细观察,边走边聊,一幅幅“秋色图”、“秋语图”、“秋韵图”、“秋魂图”也跃然纸上,和朱自清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相得益彰,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唯有眼睛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带领我们享受作文世界的风光无限。通过不断积累,畏惧作文的同学解决了“无米之炊”,逐渐有了写作的兴趣。

二、交流,幸福着彼此的幸福

三尺讲台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那种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尊者”形象已经属于过去。语文课上,我给自己定位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和學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每次作文课,我的职责是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写作技巧及写作手法上稍作点拨,然后布置本次作文的内容及要求,剩下的任务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有些任务需要事先布置),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篇,小组成员共同研讨,相互启发。此时,教师或者巡回指导,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或者坐到相对弱势的小组中间,协助组长完成任务。课堂展示交流环节,每当同学们遭遇瓶颈时,我就“挺身而出”,把我的素材端出来,和学生们资源共享,引领大家从生活中选材。作文课上,孩子们经常热泪盈眶,有时因为触及了自己的伤心事或动情处,有时被老师的素材所感动,“幸福着大家的幸福,伤心着大家的伤心”,作文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不再闭门造车,情寓于中,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三、分享,感受作文的快乐

新课程改革,缓解了教师批改作文的压力,提倡学生互批互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修改能力,又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远远比“老师改了一大片,学生只能看一眼”有效的多。批作文我一般也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先是小组成员把本组作文都看一遍,选出较好的1—2篇重点修改,准备代表小组参加评比。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一个开头,有时能改五六遍,有的文章甚至改的面目全非,虽然改的不一定都有价值,但一定能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当然,大家最期待的是交流评比作文的过程,组长和上次状元作文的作者做评委,自己不评自己组的。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一般选择晚自习时交流,把教室的灯都关上,只开讲台上方的一个,这样更能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点“烛光晚会”的效果,交流作文的同学是全班的焦点,很自豪,有的还加了动作,动情处有时禁不住热泪盈眶,给老师,给同学,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评委也很秉公,挖掘出许多的作文新秀,对评选的状元作文,我和各位评委一起附上点评,打印出来并装订成册,作为班级的“白皮书”。为了更好的激励大家,我还在教室的宣传栏里设了一个板块,标题是《阅读是一种幸福,写作是一种快乐》,每次的获胜小组可以获得一枚成功标志并累计张贴,虽是小小的精神奖励,却调动了大家写作的积极性,学比赶超,既有竞争,又离不开合作,到处充满了和谐,班里许多同学就是这样爱上作文的。如果我们班有两周不写作文,学生就会提议:“老师,我们作文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中最微妙的接触。”尤其新课改以来,教材不再是圣书,只是教课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而作文的比重却越来越大。怎样克服学生讨厌作文,甚至畏惧作文的普遍心理,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探索,去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观察、交流、分享营造了宽松和谐的作文氛围,在挣脱羁绊的状态下,写作的激情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王柳英.如何诱发学生的作文兴趣[J].基础教育研究,2009(18).

[2]贺文书.点靓作文兴趣再现生活精彩——作文辅导点滴谈[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

[3]李敏侠.培养作文兴趣之我见[J].学周刊,2012(28).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素质教育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