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加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管理

2018-07-09高朝武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规章课堂纪律评价

高朝武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課堂教学中都是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但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本课练习无关的现象。如何让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所有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采用以下策略进行管理收效突出。建立课堂规章,引导学生自律,要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民主、有序、和谐的课堂,首先教师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建立课堂规章制度与执行方案,不断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

课堂规章制度与执行方案要明确规定以下三方面:(1)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章;(2)如果遵守了规章,学生将获得怎样积极的认可;(3)不遵守规章的后果。在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预防某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明晰的行为指导方针,并以书面形式发给每一个学生;(2)设置一个完整的纪律阶梯,清晰地描述可能的矫正措施;(3)不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发现学生有进步及时给予赞许,对玩劣学生耐心施教不言放弃;(4)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自卑;(5)教师在学生中,起带头作用,做自律的典范。如学生上机操作时,教师多进行巡视与帮辅,不要去上网或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在用规章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人文关怀,要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既不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又要让课堂成为师生交往与互动、生生交往与互动的舞台。

针对学生在上课时因为兴奋和激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应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来掌控学生课堂纪律,在整个课堂中,要调动各种因素,促使学生由对自由操作、应用的兴趣转化到学习的内容、过程上来。(1)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学生会显得很兴奋,忍不住要发言,这时教师要示意学生举手发言,而不是因为课堂纪律乱纷纷就强制性制止学生发言。当学生能够在下面发表意见时,教师应该从中加以引导,将与课堂无关的讨论引导到与课堂有关的话题中去,从而根据学生的个人意见和想法将谈论主题升华为课堂内容或作为下一个授课内容的铺述,而不是立刻制止学生的发言。(2)分层次给出难易不同的任务。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有很大差别的现象,教师安排上机任务时即要考虑到基础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又要考虑到基础好的同学有挑战性。(3)构建一帮一互助的小老师制度。由于学生之间有差异,一些听课认真、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课堂知识,能自主操作很快完成任务,而有些学生因种种原因导致接受起来很困难。这样往往存在完成了任务的学生表现出无所事事或偷偷地玩游戏,而另外一些学生却因为老师辅导不过来而得不到好的练习,甚至于干脆也玩游戏或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这就扰乱了课堂纪律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请那些任务完成快的学生当老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小老师们很乐意代替大老师去辅导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在帮助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很愿意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因为他们也希望自己快点完成任务后,也去做老师的小助手,这样整节课的纪律得到了改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4)以小组为单位引进课堂竞争机制。把班级分成6至8人的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组与组之间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行为表现情况大致相当,每小组集体推选一名责任心强、计算机基础好、思想素质高的同学为组长,将每个小组成员的座次固定下来,以便教师直观地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课堂规章遵守”、“学习内容掌握”和“学习任务完成”等为内容,“挑拨”组与组进行竞赛,并对竞赛中的优胜小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自然,课堂混乱的现象也就消除了。

完善评价机制,优化课堂秩序。有评价,学生就得担负责任,有责任,学生就得身心投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实施评价也是信息技术课堂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保障。按照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分,通常以三种评价形式呈现,即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了解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看他们是否具备了进行某项教学活动的条件)、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测定评价对象的学习过程和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终结性评价(当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的成果做出判断)。(1)把诊断性评价用于教学的分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由于各小学开课的不统一、教学内容的不衔接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域差异,造成初中入学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有极大差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调查表、访谈、基础考查等方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便于在实施后续评价的过程中不一刀切。(2)把形成性评价用于平时的学习和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最大,它是每节信息技术课所必须的,评价内容分“课堂表现”、“知识掌握”和“发展创新”三大块,并以表格形式将内容细化。每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记载到人,教师及时将评价结果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通报,从而激励学生去学习,使信息技术课堂秩序不断好转。(3)终结性评价与期末综合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末都要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评价的权重可定为:平时成绩占70%,期中考查占10%,期末考试占20%。这样,学生会对该课程的学习加以重视,并下决心在下一个学期里,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管理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管理走向规范、高效需要有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此应满怀信心,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以学定教,及时掌控好课堂局面,信息技术课堂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规章课堂纪律评价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过度限制地方政府规章重复立法之思考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行政法治发展过程中的参照规章
上海铁路局团委举办“智慧客运”青年客运规章大会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