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州初中微课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2018-07-09牛成宝马学明李建学陈鸿燕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临夏州调查初中

牛成宝 马学明 李建学 陈鸿燕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临夏州初中教师应用微课的现状和微课进入学生视野,学生的接受态度。我们研究微课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把教师分为互补与兼容的若干层次:农村教师、城市教师;10年内教师、10-20年内教师、20年以上的教师;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文科教师、理科教师。首先采集调查信息,对单个个体进行分析,然后把所有层次综合分析,把所得数据汇合起来,综合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我们研究微课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通过教师个体特征的比较,归纳出临夏州初中微课的应用现状。第一,教师需要微课,学生喜欢微课。第二,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欠缺。第三,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存在差别。城市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强于农村,教龄10年内教师强于10-20年内教师,更强于20年以上教师,初级职称的教师略强于中级教师,远强于高级教师。第四,缺少硬件设备,学校和家庭普遍存在不能满足学生正常进行微课学习的状况。

关键词 临夏州;初中;微课应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36-02

2017年10月28日,课题组就《临夏州初中微课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的课题研究进行讨论,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临夏州范围内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微课的现状,目的是在研究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倾听教师的心声,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缘由

(一)核心概念界定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掌握一项技能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片段。“微课”的优势突出表现为能够更加充分满足学生及教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调查的地域范围界定在临夏州初中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广大初中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我们的教育也步入了微时代,不懂信息技术,将会被时代淘汰。教师通过微课辅助教学将是必然选择。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boy A. Megrew 曾经在化学教学中提出一分钟微课的思想,初步具备微课的样式。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一分钟教授David Penrose因首创影响广泛的“一分钟微视频”,使“微课”声名鹊起;在国内,伴随着国家各种“微課大赛”,“微课”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门的话题。甘肃省也在2014年相继举办了“电信杯”和“青苹果杯”微课比赛,这些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微课的发展。来自高校的学者、区域教育的研究者、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实践。但对于初中教师制作和使用微课的情况却少有人问津,因此我们选择这个课题,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说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教育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选题意义和价值

我们对初中微课方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在临夏州尚属首次,该课题有助于填补此方面的空白;我们对临夏州初中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程的调查分析,主要目的不是在验证某种理论,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学生基于微课的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效果的认可程度,深入了解微课对初中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情况。通过这种调查,助推临夏州课程改革,为临夏州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实践经验。通过调查当前临夏州初中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现状的分析,归纳相关的理论知识,服务初中教学,为临夏州的“微课”管理和课堂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导,为临夏州初中“微课”专业化建设搭建理论平台。

(四)研究目标

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辅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我们调查和座谈的目的是揭示临夏州初中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并提供建议,为本地区教育部门对初中微课的建设与应用和微课培训提供借鉴与参考,并建议相关部门构建临夏州初中微课管理平台,为广大初中教师分享自己制作的微课,下载微课辅助自己的教学提供便利。

(五)研究内容

首先课题及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初中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制作微课的方法和途径、微课应用的方式和效果,以及我们经过问卷分析后对上述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其次,我们采用教师和学生座谈和走访的方式,了解教师对微课的看法和学生对微课的态度。

二、本课题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按照“选择课题——课题论证——制订方案——走访调查——分析归纳——撰写报告——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首先对临夏州初中微课制作和应用初步了解和调查,确定课题并进行论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接下来我们围绕微课制作和应用这一主题,通过对研究区域内教师进行调查,对学校主管领导以及初中各年级学生进行走访的方式,全面了解搜集研究区域内微课制作及应用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上述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最后形成全州范围内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并申请结题。

(二)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走访座谈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7年4-5月)

(1)前期进行考察,确定课题。

(2)分析课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2017年9-12月)

(1)设计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并走访调查对象

(3)收集调查问卷、整理走访笔记

第三阶段(2018年1-6月)

(1)分析调查问卷及走访笔记

(2)整合资料,形成课题报告

(3)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三、调查和座谈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和座谈对象为:临夏州七县一市的初级中学的任课教师和学生,重点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放问卷468份,收回有效问卷430份,其中农村初中发放276,收回有效问卷254份,城市初中发放192份,收回有效问卷176份。本问卷试图从已收回的43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了解教师应用微课资源辅助教学的现状以及对于微课程这一新的教学资源带入课堂的认可程度。

四、调查问卷设计及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教师问卷共设计20个小问题,分四个板块进行:第一,教师的基本状况调查。共设计四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工作单位的城乡差别、教师从教年限的差别、教师职称的差别以及教师任教学科的差别。

第二,教师对微课本质以及教学功能认可度的调查。尽管教师对于微课的功能认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不论是教师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教师根据别人应用微课的效果得出的结论,总之大家对于微课在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还是认可的。

第三,教师对微课的开发及制作能力的调查。本模块设计4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下载网络资源的能力,教师了解微课网站的数量,制作微课工具的数量以及制作和参加微课比赛的教师数量。通过这4个方面综合判断不同类型的教师微课开发制作的能力。

第四,教师对微课的需求及应用状况的调查。本模块设计6个问题,教師对微课的需求频率,教师是喜欢上传统课还是多媒体,教师对自己所授学科是否适合自己所授学科的状况,教师应用微课的频率,教师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安排微课学习任务的次数多少。

(二)临夏州初中微课应用现状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说,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偏低。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差别较大,对于微课的本质认识不足;教师下载微课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偏低;教师开发和制作微课的能力显著不足;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也不足,但对微课的需求量旺盛,学生也乐于接受微课。

其次,从不同特征教师综合来看,教师制作和应用微课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别。从下载微课资源的能力上,从制作微课的水平高低上,从应用微课的次数多少上,从应用微课的娴熟程度上比较,城市教师强于农村教师,10年内的教师强于10-20年内的教师,更强于20年以上的教师,初级教师稍强于中级教师,更强于高级教师。

再次,学生喜欢微课,乐于接受微课,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和家庭都没有为学生提供微课学习空间。几乎所有被访谈者都曾经用过电脑或手机辅助学习过,从网上猎取知识他们更感兴趣,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从网络上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靠。他们也都喜欢老师上多媒体课,都喜欢微课式的短剧,短动画等,他们认为微课更能使他们集中精力。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学校都只是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没有专门开辟微课学习的教室。

五、调研建议

(一)加强培训

第一,是对临夏范围内的初中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临夏州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大家对微课的认识存在偏差,能够娴熟下载微课资源且利用微课资源制作微课的能力偏低。因此应该对临夏州范围内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重点提高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大家能从网上下载所需资源,能力掌握多种制作微课的工具软件,丰富微课的形式及内容,提高教师微课制作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满足自己教学需要。更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微课程,做好设计,实现高效课堂。

第二,是对临夏州范围内的教师有侧重的进行分层培训。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论,城市教师信息技术说明明显高于农村,可以选拔城市微课下载、制作和应用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全州范围内的农村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培训,帮助大家提高微课应用水平。10年内教师微课制作水平普遍高于10-20年内的教师,更高于20年以上的教师,因此,每一个学校,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校内总有几名微课高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人力资源,对学校内10-20年的教师和20年以上的教师进行重点强化培训。初级教师的微课能力整体稍高于中级教师,更高于高级教师,可见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师的职称和年龄并不成正比,我们虚心学习,重点对中级和高级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专门培训。

(二)开展微课教学观摩和比赛活动

经过各种形式的微课培训,教师们提高了认识水平,提高了制作能力,也提高了应用能力。现在可以开展全州范围内的微课教学观摩活动,也可以开展微课制作大赛。

(三)构建临夏州微课网站平台,实现微课资源共享

我们可以模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模式,构建微课网站。

(四)加强学校硬件设备建设

为学校配置电子白板等,为微课应用提供支持;为学校配置电脑,为学生在校内利用微课学习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刘静波,付彦军.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曲庆红.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8).

[3]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6):24-32.

[4]王威达.我国微课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29-32.

[5]曹建玲.基于微课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2):26-29.

猜你喜欢

临夏州调查初中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三个“百亿”产业撑起脱贫梦
临夏州马铃薯栽培生产技术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