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8-07-09刘泽鑫冯彩平弓玉红王瑞张璞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刘泽鑫 冯彩平 弓玉红 王瑞 张璞

摘 要:该文以应用型本科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为研究内容,针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从优化教学方法、编写实验指导书、改进实验报告、强化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136-03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is explored on experi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principle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demand and studen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from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compiling experimental instructions,improving experimental reports and strengthening process assessmen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demand of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Experiment of food engineering principle;Teaching reform

應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且与食品工业生产紧密联系,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和由理及工的重要纽带作用[1]。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学习的重要补充和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

1 当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食品工业各单元操作工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由于该课程理论繁杂枯燥、晦涩难懂,学生较难全面掌握,而各实验项目内容又相对独立,一个实验项目一般需要综合运用一类单元操作的综合知识,再加上实验仪器结构繁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较多等原因,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整体较低,主动性不强,实验课前预习和准备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新不足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都对应用型院校实验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3],固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固化的教学过程虽然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毕业后也难以适应食品工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岗位需求。

1.3 实验设备台套数不足,实验教材尚不完善 由于食品工程原理相关实验设备价格较高、体积较大,台套数不足是很多院校面临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人数较多,通常为4~8人,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难以满足人人动手的需求。另外,该课程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缺乏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实验教材,这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影响。

1.4 考核方式不尽科学合理 现行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较为传统,考核内容偏重于实验理论,实验成绩一般由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组成,较少考核学生真实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反映学生综合的学习情况。

2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2.1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实验内容与生产工艺相结合,增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在实验课程讲解阶段,充分挖掘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工艺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资料向学生展示某单元操作的具体应用,重点介绍一些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同时将一些行业新技术新概念进行穿插,使学生在熟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工程应用实际进一步了解,强化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

2.2 引入课前实地预习环节,优化分组安排,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课前预习对实验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特别是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相关设备装置复杂、步骤及注意事项较多,学生仅靠阅读实验讲义很难完全达到预习目的。本项目通过增加学生实地预习环节对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即让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提前抽时间到实验室熟悉相关仪器设备和操作流程,并写出预习报告。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预习实验的效果。在强化预习环节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分组安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并获取实验数据。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实时观察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3 编写教学指导书,鼓励学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启迪 实验指导书是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实验的重要资料。本项目在前期实验教学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我校现有设备,以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每个实验由具体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与流程、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问题与思考和注意事项等八部分组成[4],便于学生自学和实验,为学生预习提供了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实验装置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发与实践[5],在充分论证实验可行性的前提下,由学生团队共同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各单元操作之间有机联系的应用技能,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和创新思维。

2.4 改革实验报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反思能力的形成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不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普遍存在质量不高、内容千篇一律等问题,本项目对实验报告的具体要求做了改进。一是改进了实验报告的格式,增加了操作注意事项、结果讨论分析和问题反思等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验课程和具体实验项目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采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把繁杂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轻松完成,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工程计算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改革创新考核制度

3.1 突出过程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全过程 常规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本项目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加大了过程考核项目,例如增加了预习环节的考核,在每次实验之前就学生的理论预习和实地预习情况做出评价,有效地改进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另外,对实验操作的考核更加细化,将原来的以组为考核单位改变为对每位学生的考核,解决了少部分学生不愿亲自动手,抄袭他人实验数据的问题,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

3.2 合理调整各考核项目比例,确保考核科学合理 为了使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成绩能更加真实准确反映学生对实验课程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实行成绩多元化评定,把实验预习情况、动手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实验总结和综合测验等纳入评价体系,并合理调整各项目之间比例关系,考核项目贯穿实验全过程。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进行评价总结[6]。新的评价体系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随之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实际,有的放矢。

4 取得的成效

4.1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本课程的改革尝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明显提高,课前预习情况的变化反映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转变,学生从不习惯预习到被动预习再到主动去实验室进行现场预习并提出问题,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意义。

4.2 增强了学生工程意识的训练 本课程的改革增加了实验操作前讲解的环节,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具体的实验内容和食品生产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维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现场感,引导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树立。

4.3 提高了學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合理安排实验时间、优化实验分组和强化过程考核等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动手操作并获得实验数据,这不仅改变了之前部分同学没机会操作的缺憾,同时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4 规范了课程考核的科学性 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使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真实学习状况,也促使学生认真面对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倡导自主学习,注重实践操作,培育创新精神”的基本思路,不断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范方宇,阚欢.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农产品加工,2017(5):74-76.

[2]纪俊敏,魏安池,刘玉兰.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初探[J].大学教育,2014(6):126-127.

[3]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9(7):73-76.

[4]马伟文,朱能武,施召才,宋小飞.环境类专业实验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182-185.

[5]张俊艳,朱定和,刘国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6):141-142.

[6]刘晓辉,杨明.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1-7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