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learning的《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教学改革

2018-07-09孙黎陈福龙任林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孙黎 陈福龙 任林昌

摘 要: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 B-learning)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互动的需要,是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教学现状和问题,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教学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植物代谢与生理》;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1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133-03

Abstract:Blended learning (B-learn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face-to-face learning methods with technology-based, e-learning methods. B-learning can plays the teachers leading role and foster students' ability to make a autonomic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 It is a hot new trend in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plant metabolism and physiology” in teaching, the reformation was performed based on B-learning,to adapt to the need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ge, develop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spirit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lant metabolism and physiology”;Blended learning;Teaching reform

《植物代谢与生理》是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農业院校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的本质的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水分生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矿质代谢、植物有机物质运输与分配、植物生长物质、种子生理、植物生长与运动、成花生理、植物的生殖、成熟与衰老以及逆境生理等。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植物代谢与生理相关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果日新月异,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如何把数字互联网应用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去,是当前《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混合式教学,即将传统教学(面对面教学)和E-learning(数字化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1]。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校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B-learning通过将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3]。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发展趋势[4]。基于《植物代谢与生理》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我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中进行了为期2年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现总结如下。

1 《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植物代谢与生理》学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以教师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内容也主要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枯燥乏味,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内容滞后 《植物代谢与生理》学科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教材上的不少内容则相对比较陈旧,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和最新前沿知识的介绍。而且受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把最新研究成果补充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同一个授课班级的学生其受教育程度、计算机水平、学习动机、学习风格和学习目标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为了以后继续深造而学习,有的是为了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有的学生习惯于老师教授为主,有的喜欢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有的更加倾向于同学间相互讨论学习。如果一味使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高层次的学生“吃不饱”,而低层次的学生认为内容过深难以理解,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建立顺应学生个体发展、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2 基于B-learning的《植物代谢与生理》教学设计

根据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理论,对《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2.1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依托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的网络教学平台THEOL(清华教育在线),建设了植物代谢与生理混合式教学网络学习平台。首先根据《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的内容特点、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编制《植物代谢与生理》网络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6个专题,即植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每个专题以章、节、知识点分级,安排有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体系、重点难点、典型习题等;然后建立《植物代谢与生理》网络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研究性教学资源、动画微视频等。在线教学活动模块方面,建立了网上讨论答疑区、课程作业和在线测试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对《植物代谢与生理》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热点问题展开积极的讨论,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单元测试、章节测试和综合测试等以检测学习效果。为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可程度,教师可以开展网络调查问卷,随时掌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2 课前导学 在每章新内容授课之前采用课前导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本章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学习方式,分组讨论学习内容,考核测评形式等一系列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本章学习有整体的认识。然后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需要学生阅读和预习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

2.3 课堂面对面教学 教师选取《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课堂面对面重点讲授。如“水势的概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光敏色素”、“春化作用”,“光周期诱导”等,这些内容是《植物代谢与生理》的核心内容,但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感到抽象难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对于难点内容引入视频、动画,使复杂内容变得形象直观,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采用多种途径让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的热情。

2.4 自主与协作学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整个B-learning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提前几天在网上发布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并将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自主网上学习,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自由组合成4~5个人的学习小组,并安排特定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每个小组选1个组长,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采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下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交给老师,并在下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汇报。

2.5 师生互动与交流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答疑区、email、QQ和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和课堂面对面教学等多种形式開展师生互动与交流,通过互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答疑解惑,及时反馈和评价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每章节学完后,教师可以在网上发布一些与农业生产实践或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生理学现象或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解答,如学完“光合作用”章节后,在答疑讨论区发布“为什么说大树底下无丰草?”;学完“同化物的运输机理”后发布“为什么‘树怕剥皮,不怕烂心?”,“为什么玉米‘蹲棵可以提高籽粒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听过或见过的农业生产现象,因此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6 考核与评价 由于混合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是多种学习活动的综合,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和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细致和具体,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B-learning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现行我院的《植物代谢与生理》的理论与实验课程总共64学时,其中安排34学时的线下课堂教学,30学时的线上自主学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是将期末考试成绩、网上自主学习时长、小组活动和在线互动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技能等进行综合评价。本课程采用的评价是期末考试成绩占50%,网上自主学习10%,小组活动和在线互动10%,实验操作30%。

3 总结

《植物代谢与生理》课程B-learning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时空上的限制,弥补了课堂学时的不足,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同时B-learning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了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有效提高了《植物代谢与生理》的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Lalima, Kiran L D. Blended learn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7,5(1):129-136.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5-10.

[3]何克抗.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信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5-14.

[4]马志强,孔丽丽,曽宁.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基于2005—2015年SSCI和CSSCI期刊论文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4):49-57.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