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师范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07-09曾昕曾化伟李峰徐大勇
曾昕 曾化伟 李峰 徐大勇
摘 要:本科师范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这不利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该文立足于师范院校中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问题,在学科建设模式、教师成长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通过坚定专业的“工学”定位,鼓励教师联系产业,强化学生实践锻炼,以推动师范院校中生物工程专业朝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师范院校;生物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成长定位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3-04-0102-2
Abstract: There is a problem of "emphasizing theory and neglecting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normal universities,which is harm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engineering majo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in normal colleges,this paper proposed novel ideas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mode,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Highlighting “Engineering” role of the major,encouraging industrial practice of teachers and enhancing practice exercise of students we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gration of the bioengineering major in norm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Normal university; Biotechnolog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師范”一词古今无异,即“堪为人师而模范之”。传统师范院校的职责在于建设各类师资队伍,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教育人才。然而,这种传统的历史定位也带来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缺陷。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然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政策的指导下,大批本科师范院校开始思考自身的“应用型”转型之路[1]。生物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中的工学专业,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理科专业不同的是,其培养目标更倾向于知识技术的应用,对专业实践极为看重。然而,传统本科师范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固有惯性极有可能造成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其他生物学师范类和理学专业的同质化,这显然不利于该学科的专业建设及毕业生的就业[2]。鉴于此,本课题立足淮北师范大学实际情况,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讨论,以期为该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以及师范院校的转型之路提供参考。
1 学科现状和问题
本校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学科建设方面: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相近,不够重视工程类课程,工学特色缺失;(2)教师成长方面:科研,教师大多偏重理论研究,应用型研究欠缺;应用,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薄弱;(3)学生培养方面:理,学生缺少系统化的科研训练;工,学生缺少专业相关的工厂实践。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生物工程专业建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近一个世纪以来,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物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生物技术的工程化可实现生物制品的产业化,从而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这和我国高校转型的本意不谋而合。鉴于此,改进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方式是本科师范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有力抓手之一[3]。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建设,需要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积极加以改进。
2 学科建设模式
生物工程包括了5大方面,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其中发酵工程为生物工程的核心,其他4个方面均在于为这个核心提供技术支撑。要推进生物工程专业的建设,则必须抓好发酵工程这个核心。现代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工、能源、环保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国民经济贡献极大[4]。传统发酵工程的流程分为工业菌种选育、营养条件优化、培养条件优化、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发酵工厂的设计、产物分离提取、三废处理等方面。针对强化发酵工程这个落脚点,学科建设需要针对性对传统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教学和实践。首先,改进需要从学生课程上入手,建立完备的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特色课程体系,重点强化有机/无机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工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并开设以发酵工程为主线合成不同类型生物产品的专业方向课,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专业方向课可涵盖酿酒、酿醋、制酱、酸乳等传统发酵,可涉及柠檬酸、燃料酒精、谷氨酸等大宗发酵,也可关联抗生素、生物医药、生物活性物质等高附加值产物发酵,同时还应增加微生物治理污染、处理“三废”的理论实践学习。其次,改进需要从教学方式上入手,在课堂上不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穿插更多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计算和设计技能,参与问题解决,由此巩固理论,强化计算设计技能,获得自我肯定。
3 教师成长定位
当前,生物学方向年轻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期间主要从事的是科研实验和论文写作。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理论基础扎实,而工厂实践不足。此外,为发表高水平论文,年轻教师的科研方向大多偏重于机理而非应用,这不利于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生物工程专业的“工学”定位对该专业的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们需要合理定位自身的科研方向,尽可能向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课题倾斜,为后续的产学研一体化做准备;此外,研究工作应当围绕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关键、共性的问题展开,这有助于研究成果的应用拓展,为后续的成果产业化做准备;同时,为提升教师的工厂化实践能力,可组织教师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历练,通过在生产线上各环节的实践,强化教师的工程理念,积累技术经验,并反过来利用自身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丰富的生产实践历练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上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实例,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理论,并激发学生的实践欲望和诉求。
4 人才培养方式
理性认识的建立需要大量感性认识作为基礎,而感性认识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尽管如此,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还是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实践的欠缺。生物工程专业对基础理化知识要求较高,同时生命的复杂性也为其研究生产带来了难度,这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院可进行一些大胆尝试:首先,在不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验中来,通过系统的科研实验练就自身的实验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在科研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和老师互动,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和经验。此外,针对学生工厂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学院可组织低年级的学生预先进入工厂参观实习,条件允许还可参与一些工厂的实际生产。这一方面可增加对专业科研、生产和设备的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顺利开展建立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专业的认同;同时,学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可强化学生的实验实践技能。通过和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工程化实践,并认识到专业的社会价值。在与教师一同解决工厂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很好锻炼,有助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以上工作的开展,既可以为未来可能的研究生深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工厂实践能力,为未来进入企业工作做好铺垫。
5 结语
“科研服务于产业,教学服务于社会”是高校发展的宗旨[5]。具有工学背景的生物工程专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深入生产实践,和产业化需求对接。这样的专业定位对学院、教师、学生都提出了现实的要求。相信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大胆尝试,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成效。生物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本学院立足当今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方案。其目标在于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工程技能培养,深化科研教学互动,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向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颜守保,王顺昌,汪承润,等.生物工程专业工厂实践教学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274-7275,7278.
[2]唐菡悄,沈磊.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转型探究[J].决策与信息,2017,5:109-114.
[3]时培磊.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7,2:52-54.
[4]王莉.发酵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纵横,2011,2:203.
[5]王陶,李文,陈宏伟.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3):591-597.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