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取秧量对机插双季早稻的影响研究
2018-07-09朱德胜杨昌法吴小文吴晨阳张晓红尹玲潘志军
朱德胜 杨昌法 吴小文 吴晨阳 张晓红 尹玲 潘志军
摘 要:为推动庐江地区双季早稻水稻机插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机插取秧量,选取早熟常规籼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对其不同机插取秧量条件下的机插质量、生长特性、产量形成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取秧档位为4和1时(对应的穴取样量分别为2株/穴和4~5株/穴),2个处理产量最佳,分别为9474.0kg/hm2和9448.5kg/hm2。
关键词:双季早稻;机插取秧量;穴基本苗数;庐江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111-03
摸索适宜于机插双季早稻的栽插取秧量和基本苗数,结合机械栽插和双季早稻的特性,构建适宜庐江地区机插双季早稻的高产苗架,是破解机插双季早稻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为此,笔者开展了机插双季早稻高产栽培的适宜取秧量和穴基本苗数筛选试验,为建立合理的机插早稻群体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供试水稻品种为浙辐203;供试肥料为“红四方”牌45%(15-15-15)复合肥,“心连心”牌尿素(46%N),中石化产氯化钾(60%K2O)和农用硫酸锌。试验田选择在庐江县万山镇龙潭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承包田,前茬为双晚茬冬闲田。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沙泥田土属沙泥田土种,土壤肥力水平中上等,田块肥力均匀,土壤理化性质为:土壤pH6.0,有机质31.1g/kg,全氮0.83g/kg,有效磷(P2O5)3.6mg/kg,速效钾(K2O)40.0mg/kg。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工厂化培育毯状秧,试验用秧块均匀一致,栽植株行距统一为25cm×11.3cm,穴数约35.4万穴/hm2;试验设5个不同取秧量处理(T1、T2、T3、T4和T5),调整取秧档位,将基本苗控制在60万~180万株/hm2,栽植后测定实际栽植密度,取秧处理配置见表1;每个处理小区面积80.0m2,3次重复,试验区四周设2.0m以上保护行。试验时间:2017年。
1.3 试验操作 基于试验田面积和形状,为便于试验小区机插操作,田间小区长20m,每区栽2机幅共16行,宽4m。小区间走道宽0.4m(含小区边行距0.25m)。
1.4 试验操作与栽培管理
1.4.1 施肥方案 全田统一施肥,全生育期施纯N 228kg/hm2、P2O5 90kg/hm2、K2O 207kg/hm2,硫酸锌7.5kg/hm2。其中:N肥基施55%、蘖施24%、保花肥施12%、粒肥施9%;钾肥基施43%、蘖施22%、保花肥施17%、粒肥施17%;磷肥和硫酸锌一次基施。
1.4.2 农艺操作 (1)种子处理:浸种前选晴天晒种1~2次,每次晒种2~3h。播种前4d用药剂浸种,浸足72h后起水,用淋热水促温催芽至少量破胸,摊凉练芽待播。(2)播种育秧:在万山镇卢昌军育秧工厂,采用井关机插秧播种流水线播种、暗化出苗和半旱育方式,培育粘土基质毯状秧。3月24日播种,每盘播种量120g(干谷量)。播种盘送入大棚中堆码,进行增(保)温暗化出苗,齐苗后摆放秧床,注意在摆盘前再次刮平床面,保障秧盘的盘底能全部接触床土。秧苗绿化前保持秧床满沟水,绿化后放干沟水转入旱育秧管理。1叶1心期用600倍敌克松喷洒灌根浇透盘土;2叶期左右,每100个秧盘用15%多效唑可湿粉剂5g均匀喷施化控;其他管理同常规。(3)试验田准备:3月上旬前翻耕;4月下旬在机插移栽前2~4d耙耖整平田面,达到全田高差不超过2cm。移栽前2d,排干田水,全田均匀撒施基肥,基肥用量:45%(15-15-15)复合肥600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锌10.5kg/hm2。施肥后立即进行旋耕、耙平田面,使肥料融入耕层土壤,达到“田平、面净、泥烂、肥融”的要求。施肥整平后,让土壤沉淀1~2d方能机插。(4)机插操作:试验采用井关PZ80D-25型插秧机进行机插。机插前田面留“薄皮水”(大部分田面无水,少量凹塘处有不超过1cm深的薄水层)。株距通过调节机械的株距调节口来实现;穴苗数通过调节机械取秧量口大小来调控。机插时,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规划好的小区布局、机插小区顺序、行走路线和机插株距、取秧量进行,重点做好相同(近)秧苗密度的秧盘筛选、取秧量调试、机插行走的边行靠线,以及插后人工补苗和小区边角线整理等事项。
1.4.3 大田管理 大田管理做到各小区和各重复基本一致。(1)管水:采取薄皮水移栽,浅水活棵、分蘖。活棵后,沿小区走道开丰产沟,将开沟的泥土均匀撒落到各小区田面的相对低洼处摊平。在供试品种主茎叶龄达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的前5d,开始落水晒田,晒至田泥不陷脚后上水保持湿润,此后采取分次轻晒至拔节后结束。孕穗至灌浆期保持浅水层,高温期间灌深水,灌浆期保持田间湿润到成熟。(2)追肥:在移栽后5~7d施分蘖肥,施尿素120kg/hm2、氯化钾75kg/hm2;各处理主茎幼穗长1~1.5cm时施保花肥,施尿素60kg/hm2、氯化钾60kg/hm2;破口前施壮粒肥,施氯化钾60kg/hm2,看苗施尿素60kg/hm2。每次施肥前将小区水层降至1cm以下,待秧苗露水干時均匀撒施,施肥后让其自然落干露田时才复水。(3)除草:各处理前期按当地常规进行化学除草,后期少量杂草采取人工除草。(4)病虫害防治:强化病虫害防治,确保不发生重度危害。虫害以防为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害重点防治纹枯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试验均于3月27日播种,4月27日移栽,全生育期专人按同一标准记载生育时期,结果显示:各处理在主要生育时期上差异不大,播始历期均为88d;全生育期在114~115d,T1处理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较其他处理早1d(见表2)。
2.2 叶龄叶蘖动态
2.2.1 茎蘖动态 试验栽植后测定基本苗数,随着取秧量增大基本苗数依次增大,T5基本苗数是T1的245%;大田茎蘖数依然保持随取样量增大而增大,但相互之间差距逐渐缩小,高峰苗时差距缩小到168%;成熟期有效穗差距为114%,此时有效穗数出现反转,T5有效穗小于T4(见表3)。6月1日左右达到高峰苗数,T1茎蘖数最低为350.4万/hm2,T5茎蘖数最高为587.7万/hm2,高峰苗后T5和T4处理茎蘖数下降较快,T1变化较小;成熟期T1有效穗最小为298.4万/hm2,T4有效穗最大为357.6万/hm2(见图1)。
2.2.2 叶龄动态 全生育期各处理叶龄变化趋于一致,栽植叶龄在3.5片左右,成熟期测定总叶龄数在12片左右(见表4)。
2.3 产量构成指标和农艺性状
2.3.1 穴数 考虑到取秧量变化可能导致漏插率的不同,成熟期再次测定穴数,数据显示,随取秧量增大穴数依次增大,较小的取秧量导致一定的漏插穴的存在,T1穴数最少为29.85万穴/hm2,T5穴数最高为36.30万穴/hm2,较T1高17.8%。
2.3.2 株高 各处理株高在94.2~100.0cm,T1株高最大为100.0cm,T4株高最低为94.2cm。
2.3.3 穗总粒数 不同取秧量处理每穗总粒数呈现一定差异,总体在114.2~146.9粒,其中T5穗总粒数最低为114.2粒,T1穗总粒数最大为146.9粒,较T5高22.3%。
2.3.4 结实率 各处理结实率在85.6%~93.4%,随取秧量的增大结实率依次增大,T5结实率最高为93.4%,T1结实率最低为85.6%。
2.3.5 理论产量 综合产量构成指标计算理论产量,理论产量在9277.5~9928.5kg/hm2,T5产量最低,为9277.5kg/hm2;T4产量最高,为9928.5kg/hm2。
2.3.6 实测产量 成熟期统一测定产量,并折合标准单位产量,结果显示,各处理实测产量在9052.5~9474.0kg/hm2,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T3产量最低,为9052.5kg/hm2;T4产量最高,为9474.0kg/hm2,较T3高4.5%(见表5)。
3 结论与讨论
(1)试验结果显示,当取秧档位为4时,基本苗为198.3万/hm2,成熟期有效穗为357.6万/hm2,因其均衡的群体结构和良好的穗粒构成,该试验处理取得了最佳的产量结果,实测产量为9474.0kg/hm2;当取秧档位为1时,群体起点较小,但每穗总粒数领先其他处理,且成穗率最高,其实测产量仅次于取秧档位为4的处理。总之,取秧量档位为4时基本苗数较高,后期群体较为均衡,穗粒结构良好,可以取得最佳的产量结果;取秧档位为1时,虽然基础基本苗数較小但成穗率较高,穗粒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大幅节省秧苗,降低亩育秧成本。所以,沿江双季早稻最适宜的机插取样量档位为4和1时,对应的穴取样量分别为2株/穴和4~5株/穴。
(2)本实验采用25cm×11.3cm的株行距栽插,对应的设计穴数分别为70.8万/hm2和159.3万/hm2。不同栽植机械和不同栽植株行距条件下最佳取秧量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3)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传统手插秧难以适应水稻生产要求,水稻机插秧技术是未来水稻生产现代化的必然发展方向。而机插基本苗数是影响机插水稻群体结构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择适宜的机插基本苗数是水稻机插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机插作业中,基本苗数的改变主要通过机插密度的变化及取秧量的调节来实现。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机插取秧量,对其不同机插取秧量条件下的机插质量、生长特性、产量形成等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得出了本地区双季早稻机插所需的适宜取秧量,为双季早稻机插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