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琅琊榆种子育苗配套技术研究

2018-07-09莫大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应用效果

莫大玲

摘 要:琅琊榆是滁州市的市树,由于其自然状态下种子萌发率不高,数量极少,造成其在滁州市虽是市树却无树的尴尬境地。该文对琅琊榆种子育苗配套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踏查与采种、整地做床与播种、播后管理、间苗移苗、造林、造林后管理等方面,并分析了滁州市应用该技术后琅琊榆的造林成活率情况及生长状况,为提高琅琊榆在该市的分布提供参考。

关键词:琅琊榆;种子育苗;配套技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078-02

琅琊榆Ulmus chenmoui于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并命名,属于落叶乔木,喜光,长势极茂盛,干形直,为滁州地区特有的珍贵树种,是滁州市的市树。琅琊榆具有种群数量极少、分布范围窄、种子繁殖能力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年下降等特点,由于其数量极少,目前在滁州市的分布情况处于虽是市树却无树的尴尬境地[1-2]。为了增加种群的数量,需要积极开展育苗配套技术研究。在有关部门的要求下,2014年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市林业局的批准立项,对《琅琊榆育苗技术研究》的课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通过多项试验研究,对琅琊榆在滁州市的生态适应性、育苗栽培技术、应用推广前景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总结出了一些适合在滁州市推广应用的育苗、栽培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种子育苗配套技术上取得一定突破。本文根据课题研究进展,对琅琊榆种子育苗配套技术及其应用做简要总结。

1 琅琊榆的种子育苗技术

1.1 踏查及采种 2014年8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滁州市的野外开展前期的踏查工作,对琅琊榆在当地的自然分布、人工种植分布、生长环境、生长年限、种子结实情况等进行调查,以便于后期采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调查,琅琊榆在滁州地区自然分布的區域仅限于琅琊寺右前方登南天门至中段石阶旁,数量比较少,仅为12株,且分布比较散,多在林间的边缘地带、石灰岩的石缝中生长,在海拔100~200m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与黄连木、青檀等混生;人工分布的区域主要在琅琊山林场内的3处,主要是将自然分布区落种萌发的小苗挖出来移栽而来,总数量不超过100株,树龄在15~40年,目前都已开花结实,且都已开始开花结实。琅琊榆果实成熟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果实成熟后7d内即可自然脱落,因此人工采种一定要对具体的成熟期进行精确的把握,可在快成熟时不间断地观察,以便及时采种。采种的地点在琅琊山林场,当琅琊榆树上1/2左右果实的颜色由绿色逐渐转为黄白色时即可采摘。采种常选择高枝剪、人工打落、地面收集自然落种等方法[3]。种子采回后先充分清洗干净摊晾在通风性好的室内,每天勤翻,5~7d即可播种,摊晾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降低了种子中的含水率,为种子的发芽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琅琊榆种子采摘时尚未达到完全成熟,本身发育不充分,可能存在后熟期,通过摊晾可以促使种子的成熟。种子要随采随处理,随播。一般自然情况下,不同的立地条件,具完全种胚的种子仅占0.8%~5%,其发育情况与温度条件关系密切,因此采种尽量选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进行,以提高种胚的发育程度。

1.2 整地做床,适时播种 结合滁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在3月底前将育苗地整理好,施入复合肥750kg/hm2作为基肥。之后做宽×高为120cm×20cm的育苗床,各垄之间留上下宽、深分别为50、30、30cm的步道沟。为了有效毒杀地下害虫,可施入呋喃丹颗粒剂37.5kg/hm2。4月底播种,播量在900kg/hm2左右,采取条播的方式,播种深度3~5cm,条宽约10cm,条距控制在25cm,播种后覆盖1层细土,盖住种子即可,之后适当镇压,覆上草并浇入足够的水,确保种子水分条件适宜,促进其尽快萌发[4]。

1.3 播后管理 播后约7d左右部分种子开始萌发,结合天气情况分3次将覆盖的稻草揭开。揭开后如果光照强度过高,则幼嫩的幼苗容易发生灼伤,可在幼苗上搭建单层遮阳网。在种子萌发后幼苗长势还比较弱时,人工除草,防止锄头等工具对幼苗产生损伤。雨后或者浇水后及时松土,避免土壤过于板结,对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切记松土时不可将幼苗根系损伤。7月初、8月初分别施尿素37.5、75.0kg/hm2,采取沟施的方式,施肥结束后立刻覆土,以防止肥料养分流失。如果田间干旱,则及时浇水,确保土壤中墒情适宜。琅琊榆树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可采取抹芽、修枝等措施,培育出长势壮、质量优的苗木。苗期虫害主要是秋四脉绵蚜(Tetraneura akinire sasak),此虫害在滁州市1年发生多代,常以卵的形势存在榆树枝干裂缝等处越冬。防治上可在刚发生时将幼苗上的虫瘿摘除干净,及时对树干内膛徒长枝、密度过大的枝条进行修剪,提高林间的透光效果,可选2%~3%的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2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其他的食叶性害虫,可喷2.5%的杀灭菊酯1500倍液等,其他的病虫害目前尚未发现。为了促使幼苗尽快长出侧根,可从主根中下部8cm处左右将主根铲断。经过比较,断根苗可促使根系长势发达,增加侧根及须根的数量,使苗木成活率提高,而未经过主根切断处理的苗木主根长势粗大且较长,侧根不发达,数量较少,对其造林后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造林后死亡的琅琊榆苗木进行观察,未断根的苗木占到了95%以上,因此,断根处理在提高苗木成活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对主根的过旺生长进行适当的控制,促使侧根的生长。

1.4 间苗移苗 研究中发现,经过2次移栽的琅琊榆根系更加发达,侧根、须根的数量增加,造林后苗木的成活率也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在造林前要先进行1次移苗。当琅琊榆的幼苗有2对真叶长出后可进行间苗移苗,当苗高达到5cm左右时进行定苗,并将上方覆盖的遮阳网移走,移苗的时间多选择在清晨,株行距控制在5cm×25cm。移苗之前浇透水,以使土壤湿润,避免挖苗时对根系产生更多的损伤。移栽后充分浇水并将遮阳网盖好,并用适宜浓度的GGR6号生根粉进行灌根处理。

1.5 造林 造林地选择在滁州市管店林业总场三界林场,其成土母质分别为石灰岩及石英砂岩母质发育而来。试验林内为石灰岩母质,土层深厚(40~50cm),含有极少的石砾,整地方式为全垦。选择生长1年的幼苗进行造林,造林方式同常规造林。滁州市适宜的造林时间在3月上中旬。造林时挖60cm×60cm×50cm的定植穴,按照2m×3m的株行距栽植,苗木随起随栽,栽植前将幼苗上过长的根系及长势繁茂的枝条剪除,结合打泥浆用200mg/kg的GGR6号生根粉进行处理,栽植结束后浇入足够的水分,为苗木的成活提供足够的水分条件。

1.6 精细管理 造林后精心管理,提高琅琊榆的造林成活率[4]。一是进行松土除草。适当的松土除草将与造林树木有竞争作用的杂草消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中的肥料利用效率,是造林管理中必要的一项措施[5]。二是水分管理。造林后及时浇好定根水,若遇到持续的气候干旱条件,则要结合苗木生长情况适当浇水,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三是病蟲害防治[6]。琅琊榆造林后病虫害很少,只发生了轻微的秋四脉绵蚜危害,可直接将树上的蚜苞人工摘除,也可以喷施2.5%的杀灭菊酯15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造林苗木都成活后随机选择100株,对其当年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比较其与未采取种子育苗配套技术的造林情况进行比较。

2 应用效果比较

滁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实施琅琊榆育苗配套技术过程中设置了几个比较试验,经过分析,采用此配套技术后,种子的发芽率、造林成活率、生长情况与未采取配套技术的处理比较,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表1进行分析,在播种后气候异常的情况下,应用种子育苗配套技术后;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30.0%,比自然状态下的发芽率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应用种子育苗配套技术后的造林保存率为94.5%,而自然状态下的保存率仅为33.2%,前者比后者提高了61.3个百分点,达到了极显著差异。

对琅琊榆造林当年树高、地径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应用种子育苗配套技术后,当年树高平均值达到63.9cm,自然状态下平均树高仅42.1cm,前者比后者提高了49.4%左右,差异极显著;应用种子育苗配套技术的琅琊榆的地径为0.53cm,比自然状态下的地径粗0.30cm,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夏尚斌.石灰岩山区优良造林树种琅琊榆的栽培与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47.

[2]张道龙.琅琊榆苗木培植的技术要点[J].安徽林业科技,2010(2):35.

[3]吴仕振.琅琊榆生理特性及苗木培育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8):157-158.

[4]傅松玲,刘胜清.珍稀树种琅琊榆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J].森林与环境学报,1999,19(3):253-255.

[5]何霞,王果,师海荣.两种珍稀濒危榆科树种对光强的适应性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2):68-69.

[6]孙主义.珍稀树种——琅琊榆、醉翁榆培育试验[J].安徽林业科技,2009(4):67-6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应用效果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东江本地早快速投产配套技术研究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