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丰县草莓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7-09叶继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丰县草莓发展现状

叶继刚

摘 要:该文调查并总结了长丰县草莓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当地草莓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莓;发展现状;问题;对策;长丰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1-0036-02

草莓肉多汁甜,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近年来草莓产业在长丰县发展势头良好。该县雨水充足,日照充分,黄棕壤土质非常适合草莓生长。2003年、2004年,长丰县被批准为国家级草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2005年,长丰草莓分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2008年,长丰草莓又喜获国家级地理标志注册商标,是安徽省第6个、合肥市第1个地理标志注册商标[2]。长丰草莓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领先

1.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长丰县自1983年开始引种草莓以来,随后每年的种植面积和发展规模都在逐步扩大,形成了如今连片大棚草莓。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县草莓总产量突破35万t,产值达50亿元,平均纯收入22.5万元/hm2;全县共有14个乡镇种植了草莓,其中规模种植主要集中在水湖、罗塘和左店等3个乡镇,三地草莓种植面积占全县的85%以上;草莓种植户8万多户、从业人员18万人、受益农民达36万人,带动了3150户贫困户种植草莓,每户平均增收2.8万元;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4万hm2,同比增长38.5%,占全国草莓种植面积的6%左右,是个名副其实的“草莓之乡”和全国草莓种植第一大县。

1.1.2 生产技术领先 一是草莓生产采用大棚蜜蜂授粉,施用饼肥,灌用净水,自然成熟,全程“绿色”操作,采用温室大棚三膜覆盖栽培技术,每年11月下旬上市,挂果期与上市期近6个月;二是长丰县组建了安徽省唯一的草莓组培中心和草莓三新示范园,提升了草莓品质。目前脱毒草莓种苗应用已占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的80%左右,大幅度地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目前,长丰县的草莓主要品种为“红颜”,其余为“章姬”、“白雪公主”、“香蕉莓”、“丰香”等。

1.2 市场逐年拓宽 长丰县草莓规模化发展和品牌的提升,市场辐射比往年明显扩大。近年来,通过举办草莓主题大型演唱会、草莓商标新闻发布会、草莓节、招商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长丰草莓,政府搭台群众受益,目前草莓销售呈现以下二大特点[3]:

1.2.1 销售量逐步扩大 长丰县已实现“草莓进京,草莓过江,草莓出国”的销售目标,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长丰草莓自2007年11月底开始少量新鲜上市,目前日交易量可达100万kg,高峰期日上市量可达280万kg左右。

1.2.2 销售市场逐步扩大 一是北方市场迅速扩大。从2017年12月下旬开始,长丰草莓每日以15t以上的批销量涌进北京市场,目前全县50%以上的草莓鲜果销往京津等北方市场。二是进一步拓宽了邻省市场。2018年新增客商主要分布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城市,目前已在南京发展长丰草莓经销商近100人。三是拓展中原,远销日本。中部地区郑州、淄博等城市的客商也纷纷入驻收购,部分经销商甚至将“长丰草莓”远销到日本。四是省内市场稳定有序。在合肥周谷堆市场有固定长丰草莓批零网点,芜湖、淮南、蚌埠等省内城市每天的销量也不低,占10%以上。

1.3 经济效益明显 经测算,搭建15个长110m,宽6m钢架大棚(即1hm2)种植草莓的主要投入成本约5.7万元。随着草莓销路的拓宽,长丰县2018年草莓销售价格持续保持在较高的价位。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8年1—3月份,长丰县草莓市场批发均价8.4元/kg以上,同比增长约16.7%。预计,受市场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后期草莓价将会降低,全年批发均价7.5元/kg左右。据统计,2018年度草莓单产可上市交易量24000kg/hm2左右,全县总产量达30万t以上。根据目前调查了解,钢架大棚草莓已取得收入达15万元/hm2,预计后期还有6000kg/hm2左右的鲜果上市交易,后期市场批发均价4元/kg左右,可得收入2.4万元,总计钢架大棚草莓收入约1.2万元/hm2,纯利润约12.0万元/hm2,单产效益是水稻效益10倍以上,预计2018年全县草莓种植业总产值约8亿元。

1.4 种植意向增强,辐射效应明显 草莓种植的比较效益越来越明显,使农民种植意向增强。莓农们说:“过去是出门打工挣钱,如今在家种草莓也能致富。”纷纷表示明年还将加大种植面积和投入力度,预计2018年秋季,种植面积约增长15%以上。随着全县草莓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长丰县的“摘草莓、吃土菜、观赏田园风光”农家乐活动已开展多年,水湖、罗塘等草莓种植乡镇逐渐成为合肥和淮南等周边城市市民农业观光及休闲娱乐基地之一,并涌现出江源农家乐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先进典型。如今,到长丰采摘草莓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并且还迎来了海内外许多朋友到长丰参观考察,合作开发,休闲旅游。

2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2.1 存在的问题 长丰县草莓种植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生产、销售和市场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⑴生产技术规范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較低。主要表现:一是莓农不重视种植技能的提高,且莓农经济条件较差,大额资金投入设施少,出现栽培技术规范程度不高,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苗床建造不合理等现象;二是全县标准化农田比例低,难以形成大棚规模发展;三是棚体结构抗灾特别是抗雪灾能力差。特别是2018年的暴雪和长期低温冻害对草莓种植影响较大,使得部分农户损失较大;四是该县对草莓的开发仅限于水果销售,没有进行深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莓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五是草莓包装仍然采用竹篮采、市场兑和木箱装等多道工序,极大地降低了果品的保鲜度;⑵缺少保障机制,市场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一是草莓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交易市场规模不够大,市场管理有待加强,服务机制有待创新。

2.2 对策建议 为全面提升长丰草莓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草莓之都,结合该县的实际,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4]:

2.2.1 加大科技推广服务,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一是加大科技培训投入,在群众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读科技书和种植能手的评比活动,提高农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做好草莓生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推广服务,提升草莓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草莓产、学、研、推广基地,大力推广脱毒种苗的栽培,强化绿色高产标准化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优化草莓品质,不断提升长丰草莓绿色食品品牌档次;三是对现有的基地进行提升改造,扩大草莓种植规模,重新制定棚体结构标准,提高抗灾能力,发展草莓种植大户,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四是积极引进培育草莓深加工企业,提高草莓增加值,同时做好草莓包装工作,提高草莓经济附加值;五是进一步延长草莓产业链条,推进草莓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和草莓盆景,发掘草莓文化,提升草莓品牌。

2.2.2 加强市场的开发管理,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引导农民增强市场观念,推进草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进一步壮大草莓经营主体,组织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培养,提高草莓经营水平,鼓励各家草莓生产经营主体设计特色精品包装,使长丰草莓进入高端市场;三是发展和完善农村批发市场,并依法加强市场管理,为草莓流通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四是建立各种风险基金,如草莓生产调节基金和实行农业保险,确保草莓生产稳定,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五是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精心筹划一年一度长丰草莓文化旅游节和草莓采摘季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农展和节庆活动,继续加大草莓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草莓注册商标的绿色品牌作用,建立外销窗口、市场和网站,推进草莓线上线下销售,不断拓宽草莓市场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1]倪群辉.长丰草莓产业化分析及培育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100.

[2]崔晶.长丰县草莓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15):71.

[3]張玉龙.关于加快安徽长丰草莓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13):310-311.

[4]邱坤.长丰草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5(3):1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长丰县草莓发展现状
雪山上的白凤凰
雪山上的白凤凰
长丰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调查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长丰县棉花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