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7-09党德宣李兆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业玉米现状

党德宣 李兆斌

摘 要:山西省作为玉米主产省之一,由于受降水量偏少,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玉米生产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水平。该文通过对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调整玉米区域种植结构、示范推广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集成配套的栽培技术、探索实践“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的玉米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玉米;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7-0033-3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ize Industry in Shanxi

Dang Dexuan et 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Institute,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main maize producing provinces in Shanxi, corn production has been at a low and unstable level due to the lack of rainfall,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the weak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and the limited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Analy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hanxi corn indus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rough adjusting the corn planting structure, exploring regional demonstration thoroughbred cannon machine supporting the integrated agronomic cultivation mode, the practice of "corn gain type, package type" land trusteeship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service model of corn industry development advice.

Key words:Corn;Industry;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山西地處黄土高原中部,气候干旱,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比较适宜玉米的生长,是我国玉米主产省份之一。山西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约64.7万hm2,总产量约80亿kg,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43.4%和50.1%,玉米产业对促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2015年农业部颁发的《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依靠国家的粮食补贴政策对玉米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目前玉米的播种面积已呈下降趋势。其中,复播玉米播种面积因价格持续疲软,种植效益下降,而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仅运城市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就比2015年度减少约2.3万hm2,为21.7万hm2。因此,进一步调整优化玉米产业结构,增强玉米生产能力,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

依据气候条件分类,山西省的玉米种植可划分为以下6个区域,即: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春播中熟玉米区、春播早熟玉米区、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复播早熟玉米区、复播中熟玉米区。其中,玉米种植的优势区域主要是一带四盆地,即:沿太行山玉米种植带、大同盆地、忻州盆地、晋中盆地和晋南盆地。复播玉米的种植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东、南部地区,全省每年复播玉米的种植面积约为42万hm2。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初步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通过实施玉米“一增四改”技术,使全省的玉米生产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此外,山西省每年投入3000万元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集中用于玉米丰产方建设,支持全省27个玉米生产重点县(区)6.7万hm2耕地,平均补贴450元/hm2,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渗水地膜、微孔地膜等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地膜,通过玉米丰产方的建设,每年新增玉米5000万kg。但是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降水量偏少,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山西省的玉米生产总体水平仍然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

2 山西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耕地资源有限,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的难度相对较大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山西省的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仅仅2000—2004年的4年间,全省耕地面积就由434万hm2减少到383万hm2,减少了51万hm2,而且城镇化扩张占用的土地大都是基础条件较好的农用地,直到近年来国家实行了最严苛的耕地保护政策,耕地面积才基本上实现占补平衡,单纯依靠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难度不言而喻。因此通过对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来促使玉米种植面积稳重有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山西省的粮食品种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小麦面积,扩大玉米面积,在晋北地区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晋南主要是调整复播作物品种结构,每年可新增6~7hm2的玉米种植面积。据统计:全省每1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平均可增加36万hm2左右,由于近几年粮食补贴政策以及畜牧业、加工业对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每年基本保持在133万hm2左右。

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目前,全省耕地面积约为480万hm2,占到全省农业用地面积的50.78%,在耕地面积中,旱地面积达380万hm2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近80%;旱地中,坡耕地面积比重又相对较大,面积约160万hm2,占到全省旱地總面积的43.66%;在现有坡耕地中,分布在6°以下自然坡面上的坡耕地占坡耕总面积的22.1%,6°以上的自然坡面上的坡耕地占坡耕地总面积的77.9%。山西“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生态环境的脆弱,农业基础设施的薄弱,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制约着玉米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2014年以来,山西省的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实现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并轨,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每年投资13亿多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水浇地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先后支持202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平均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6.7万hm2。有效地提高了山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3 玉米价格低位徘徊,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据统计,2010—2014年,玉米价格分别为1.82元/kg、2.02元/kg、2.23元/kg、2.23元/kg和2.32元/kg,呈连年增高;2015年玉米价格迅速下跌至1.86元/kg,比2014年同期下降0.46元,降幅为19.8%。主因是玉米库存量庞大,玉米供给量相对饱和,供大于求,造成价格的迅速下跌。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疲软,用量减少,饲料企业终端产品价格不断下调销售不畅,入市收购玉米的意愿降低,导致玉米市场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因此,加快玉米深加工与转化,促进玉米规模化种植迫在眉睫。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通过政府的引导,把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初步形成,从而推动以饲料加工、轻工酿造、淀粉加工等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各类玉米深加工企业约600多家,年加工玉米约180万t。其中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玉米加工企业共有48个,加工能力90万t,年营业收入8.9亿元。随着全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猪、鸡养殖规模的扩大,玉米消费量逐年递增。工业用玉米是仅次于饲料用玉米的一个重要的玉米消费渠道,主要应用于淀粉、酒精、酿酒、调味品、生物制剂、制药等领域。

2.4 玉米的栽培管理水平比较粗放 一些种植户仍沿袭着传统的种植模式,靠天吃饭。农业科研单位的很多新成果新技术不能真正落地,示范推广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山西省加快了良种良法农机农艺集成配套的栽培模式示范推广,从而提高了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一是加快玉米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近年来,山西省农科院选育的大丰30、丰乐742、晋单77等优良玉米新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全省的玉米亩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其中,2017年对“丰乐742玉米新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阳曲县的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结果为16009.5kg/hm2。二是农机农艺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2017年山西省农科院旱农中心承担的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引领工程“旱地粮菜节本增产优质高效艺机一体化技术示范”项目的玉米示范田,通过示范应用旱地玉米艺机一体化技术,起到了显著的节本增产效果,核心示范田平均产量为15915kg/hm2。该项技术对当地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3 几点建议

3.1 调整玉米的区域种植结构 发挥山西作为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的作用,重点建设好太行山沿线及晋北、忻定、晋中、晋南四大盆地等几大玉米优势区。并引导财政资金集中扶持建设一批示范县,同时示范推广鲜食、高油、饲草等高附加值的特色玉米。

3.2 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 充分运用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把优质玉米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配套集成,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加强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大对玉米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种植水平,形成“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种子经销商+推广机构+示范户+农户”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技术的整体增产效应和示范推广的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全省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3.3 探索实践“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目前,在山西省已成立了第一家县级土地托管联盟——山阴县土地托管联盟,这意味着玉米产业市场化将进入一个土地适度规模化、农民节本增效、生产服务标准化、互联网+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它的运行模式主要是由有实力、有信誉的农业企业、合作社发起,联合有实力的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生产企业及玉米收购、储藏、加工企业成立配套的良种、肥料、植保、农机、粮食收购加工等服务中心,为联盟所托管的土地提供专业化服务;设计不同的玉米品种、肥料和农药套餐价格,供种植户选择使用;为种植户代储代销玉米,提高销售价格,解决种植户卖粮难问题。通过这种模式,把玉米产业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共赢。新时期下,应顺应玉米生产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建立顺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提高耕地利用率,遏制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探索对种粮大户的鼓励政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提高种粮效益,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民的玉米种植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小娟,和亮.浅析山西玉米生产问题及解决建议[J].山西农经,2011,1:46-52.

[2]姚振军,和亮,戴静,等.关于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考——从自然资源和技术角度方面的浅析[J].山西农经,2009(5).

[3]党德宣,林何莺,兰惊雷,等.山西省玉米丰产方建设实践与启示[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0):13-14.

[4]姚振军,和亮,戴静,等.关于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考-从自然资源和技术角度方面的浅析[J].山西农经,2009,5.

[5]池宝亮.山西旱地农业发展的水问题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31-34.

[6]侯有良,卢保红,魏荣业,等.山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129-1131,1168.

[7]王娟玲.农艺农机结合是推进山西旱作节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突破口[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6-3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产业玉米现状
收玉米啦!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