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8-07-09兰莹莹

大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互联网+

兰莹莹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各领域中的不断渗透,“互联网+”给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影响。“互联网+”带给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除了机遇外还有挑战,积极利用其机遇并面对其挑战,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分析“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对“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5-0037-03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和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力。教育领域同样不例外,以“互联网+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模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互联网+”不仅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给其带来了较大挑战,需要广大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以全面的视角看待这一教育教学新形态[1],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有效改革路径。

一、“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拓宽高等教育教学范畴

互联网对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形式的重要影响是使之产生了“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但这些仅为“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当高校或其他教学机构能够通过互联网使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时,学生将可以不再被固定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教室进行学习,通过互联网即可开展个性化的选择与学习,这就有效地拓宽了高校教育教学的范围。在“互联网+”环境支持下,学生可对学习时间与地点进行选择,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比如,学生不仅可在家中学习,也可在宿舍、图书馆、公交等各种环境下通过相关在线课程平台展开学习;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与课程发布者在线探讨并得到及时解决[2]。

(二)有利于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公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虽然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仍存在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各地区、城乡及学校之间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优秀教师与优质课程资源两大核心要素是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关键,尤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偏远地区,在师资、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差距明显。“互联网+”在为高等教育教学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了必要条件的同时,也给其他地区的高等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中,用一间教室仅能做到对几十个、最多几百个学生进行教学,但在“互联网+”环境下,一个教师的授课资源却可以惠及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以高等数学教学资源为例,学习者即便在偏远和教育落后的地区,也可借助爱课程平台学习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重点高校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改变了传统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仅能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获取有关知识的局限性,这对推动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缩短各地高等数学课程实际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差距有积极作用[3]。此外,“互联网+”环境使高等教育跨区域教学成为可能。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有效性增强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类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开始趋向于敏捷化与垂直化,学生对教育资源与数据获取的成本与门槛均显著降低,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特点选取适宜的教学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如大学数学课程使用Matlab、Maple、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可使某些原本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图形立体化、具象化,并很好地呈现在在线开放课程中,便于学生理解,提升其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在传统纸质书本、课堂教学中是做不到的。对于教师来说,在线课程平台不仅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还可通过对学习数据的分析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借助这些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后,可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为教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使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与个性化,有效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

二、“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知识学习碎片化,学生注意力易分散

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各学科的学习均具有较强系统性与邏辑性,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与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从学生具体情况入手对教学方法加以恰当的选择。其中数学教学尤为典型。虽然互联网拥有海量信息资源,使学生对数学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但内容往往不够系统、呈现出一定的碎片形式,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对“三角形内角和为多少度”这一问题的探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讲解多种方法,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往往仅选择其中简单直观的方法,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从互联网中易于得到答案容易导致学生养成懒于动脑和思考的习惯,不愿意对知识本质内容进行深究[5]。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主要通过课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通常高度集中。而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不用再担心课堂教学中漏听、漏学的问题,加之计算过程可借助数学软件等,这就使学生学习注意力更易于分散,更易于关注学习过程的形式化、表面化。

(二)教师主导作用被削弱,易使师生、生生关系疏远

“互联网+”给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还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削弱,学生与互联网关系的强化易使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疏远。而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对及时有效且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具有较强依赖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积极发挥自身因势利导的作用,适时处理好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关系,以积极的课堂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播者外,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引导者,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发挥着不容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互动有助于教师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在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可展开良好互动,但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对教师、课堂与教科书的依赖性可能会大大降低,尤其在在线课程教学中,师生处于不同的时空范畴中,这种缺乏真实交流与沟通的教育教学环境,难以使师生关系保持亲密与长久[6]。“互联网+”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学生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学生与电脑、平台的互动能力可能逐渐超出其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违背了高等教育理念及高校育人的宗旨。

(三)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在线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在线课程建设带来了较大挑战。当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加强,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中大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案例还在少数且多处于尝试、探索阶段。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在线课程实施教学,使新时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效果上超越传统教学模式,高校教师本身适应并实现角色的转变,是高校教师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互联网+课程”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从数学课程来看,一些已经上线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慕课等课程,相对于数学学科整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而言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且多集中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公共课,而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等专业基础课却寥寥无几,核心课更是少见。此外,从已经上线的课程来看,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制作技术不精、内容设置陈旧、教师授课表现不佳等问题,很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在线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一)淡化“互联网+”形式,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因在线学习具有较强自主性,在内容上纷繁复杂,学生往往易被其中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所干扰,导致其学习注意力分散。如数学类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大都采用“攻关”的形式,即在教学视频或整体学习过程中设置多个驻点题,学生答对了才可以看后面的内容、进行后续学习,这种模式虽增加了趣味性,但容易导致学生被“攻关”的过程所吸引,而忽视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目标,产生与数学学习有所偏离的兴奋点与好奇点,从而使其学习质量难以保证。所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对“互联网+”形式进行适度淡化,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7]。

我们这里说的“淡化”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适当借助“互联网+教育”这种教学“形式”,使其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而非仅仅在形式上追求互联网教学模式,让高等教育教学受到技术的捆绑,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积极利用在线课程的生动性、形象性等优势,淡化其形式感,更加注重对教学内容本身的设计与呈现。

(二)适当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师生互动性

在线学习对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对于现阶段的许多高校学生来说还较难做到。因此,开展“互联网+课程教学” ,不应严重削弱教师的作用,而应在强化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中,适当强化教师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及督导作用,增强高等教育教学师生互动性。

对数学课程来说,数学知识相对其他学科内容更具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间存在的联系加以体会,该种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8]。在互联网环境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教师可对教学资源进行实时地推送和共享,学生可基于教师的要求学习相关内容,且教师可实时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控与分析,从学生反馈情况入手开展因材施教。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除可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外,还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同时可随时在平台上看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达到对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有效引导,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构建高校在线教学平台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促进教育教学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有效改革的基本保障。高校应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和培训,从学科改革需求入手,不断拓展与丰富培训内容。与此同时,高校应鼓励教师充分运用好在线教学平台及优质课程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离不开在线教学平台,在线课程并非教学视频的完整呈现,它同时还需要拥有完整的教学环节。如“爱课程”平台上运营的数学类慕课课程,在呈现课程团队、授课大纲、参考资料、证书要求等信息的基础上,教师需发布课程公告、教学录像、演示文稿等教学资源和信息,布置驻点题、随堂测验、单元测验、作业与考试等题目内容,通过讨论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相应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反复浏览、学习相关教学资源,完成老师布置的相關题目,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完成期末考核内容。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分析为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供了依据,相对传统大班教学而言,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一大助力。因此,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适当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有效教学,是当前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

总之,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来说,“互联网+”为其改革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给其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积极利用 “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高等教育教学的本质,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有效利用和构建高效的在线教学平台,将“互联网+”有机地融合到高等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胡志泉,郭丽,蔡志强.“互联网+大学”:机遇、挑战与应对[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148.

[2] 金晓丹.机遇与挑战并存:“互联网+”时代大学的发展环境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240.

[3] 黄美娇.“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1):42-46.

[4] 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12-15.

[5] 王成,庞希愚.浅谈互联网技术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J].卷宗,2015(5):221-222.

[6] 朱志雄,申郑. 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改革、实践的思考与探讨: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数学改革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48-52.

[7] 陈文利,鱼翔,胡艳,等.新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6(8):68+45.

[8] 范荣,许骋,雷一腾.“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科学,2016(8):6-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互联网+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叽咕乐挑战
机遇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