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速生丰产林营造与管理技术探析

2018-07-09刘金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杉木造林

刘金生

摘 要:该文以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为研究目的,对杉木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壮苗选择对促进杉木生长有重要作用,并提出除草、施肥、修枝等具体杉木抚育管理技术,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杉木;造林;速生丰产;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94-02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gy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iu Jinsheng

(Meil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Datian County,Fujian Province,Dation 365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has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ast growing and high yield forest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its afforestation, finding the selection of cultivation plot, cleaning way of cut-over land, picking of stronger seeding are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 growing of Chinese fir. And then, some managements, including weed moving, fertilization, pruning, are also put forward. The paper is beneficial for guiding high yield forest of C. lanceolata with fast speed.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Afforestation;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forest;Management technology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又名沙树、刺杉、香杉,松柏目杉科乔木,树最高可达30m以上,灰褐色树皮,花期4月,其中雄球花呈圆锥状、雌球花单生,球果10月下旬成熟,為亚热带树种,喜光喜湿,耐寒性大于耐旱性。在我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分布栽培最广,温度适应范围较广,最低气温-17℃,最高气温为40℃,具有生长快、抗虫耐腐、经济价值高等优势,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优良速生商品用材树种之一[1,2]。

随着市场对用木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在不破坏我国有限的宝贵原生森林资源的情况下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用木需求已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3]。杉木作为一种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的商品树种得到了广泛的青睐[4]。文章通过对杉木种植管理技术分析,期望为杉木种植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种植技术

1.1 合理选择种植地块 杉木相对于一般树种来说,对土壤要求较高,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并且要求土壤温差小,主要原因在于杉木没有明显的主根,侧根比较发达,虽然再生能力较强,但穿透力较弱,因此在杉木种植时,需要做好对种植地块的合理选择。在发展杉木的优良地区,应选择山冲、山脚、谷底、阴坡进行杉木种植,严禁在山坡上部、阳坡、山脊处进行杉木种植[5]。强调分类经营,以短养长,以经营中小树径的杉木为主,已大径材为辅,有效提高杉木轮伐期的多样性,既提升了杉木的经济效益,又保证了木材质量。

1.2 林地清理 对选择地块进行整修,传统方法是火烧炼山清理法,较为简单实用。首先,在种植之前,将林地上灌木丛、杂草、藤木进行砍伐清理,并进一步暴晒,随后进行焚烧处理,实施炼山。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安全,炼山应选择风小、阴天进行。为有效保持水土,需要采用穴垦的方式进行整地,挖穴时可根据实际种植密度进行梅花点状挖穴,穴深一般控制在35cm左右,穴宽控制在40~50cm。

在林地清理上,传统的火烧炼山清理方法虽然操作简便,清理效果好,但火烧的方式会严重破坏林地土壤结构,地表土壤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会被高温烤死,有机质被矿化,从而加剧了林地土壤板结,这是造成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6]。基于此,可以选择另一种方法,即先将目标林地上的灌木、藤条加以清理,并挖掉粽叶芦芒、杂芒等恶性杂草,随后沿着山体等高线布置的种植行,对杂草杂灌进行归堆处理,然后在种植带上实施挖穴整地,不需再进行火烧炼山。

1.3 种植移栽 在杉木种植移栽过程中,首先要合理选择杉木苗,杉木苗要健康茁壮的一年生杉木苗,并且至少要达到2级苗标准,苗径粗直,顶牙饱满且呈紫红色,根系较为发达,尤其注意侧根须根要多,并且没有损伤现象,其次进行合理地种植密度选择,如果是首次种植,密度控制在3600株/hm2,行距1.67m×1.67m为宜,于每年1—3月份种植,最好在阴天雨后种植,这样有助于帮助杉木苗尽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具体种植时应掌握“三踩二埋一提苗”的原则,确保种植的杉木苗端正,并以深栽为宜,从而有效提升杉木苗抗旱抗风能力,种植放苗时注意不要出现窝根问题,保证杉木苗根系舒展,充分细致的进行回土操作,并予以适当的压实。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要保护好杉木苗的根部,以免影响后续杉木苗的成活率。

2 管理技术

2.1 除草中耕管理 在造林后的前3年中,每年都需要进行至少3次的除草抚育工作,第1次在4月份进行,主要是扩坑;第2、3次在6、9月份进行,主要是除草,并结合当地实际降水量、温度灵活调整除草抚育次数,在除草方式上可选择41%的草甘膦进行化学抚育,效果良好。第4年需要完成至少2次除草抚育,最好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同步行进,并对杉木根际萌发的枝条加以清理,在造林初期,杉木幼苗的根系都处于较浅状态,因此只适合进行浅锄,随着树龄增加,可以加大锄地的深度,从原来的7~10cm加深到10~15cm。

2.2 施肥 杉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料,因此定期做好施肥处理十分重要。施肥一般分为2种,即基肥与追肥。主要在杉木苗种植时进行,包括有机与无机肥料2种,可将2者进行混合使用,有机肥可选择草木灰等农家肥,无机肥可选過磷酸钙等。具体施肥时应在距杉木植株25cm左右两侧进行穴施处理,并保证肥料与穴底土壤进行充分的混合。第2年需要对其进行追肥,一般与除草松土一起进行。有条件的在第1次完成抚育后即可进行追肥处理,以速效复合肥为主,促进杉木幼苗快速生长。

2.3 梳枝修剪 杉木在进入生长期之后,对于某些杉木的根际部分来说,会存在很多的潜伏芽,如果在移栽的过程中存在埋深比较浅的问题,会使得根际部分处于裸露的状态,从而导致在杉木的根际部分萌发出大量多余的枝条,如不对这些多余的枝条及时进行修剪,会严重影响杉木的生长状况[7]。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对萌蘖枝条的处理,第1种方式是直接剪除,在具体进行修剪的过程中,需要对倒地的幼树苗进行扶正,严禁伤及杉木的顶芽与树皮,针对过密的枝条也要进行相应的梳枝处理,从而增强杉木林的透光性;第2种方式是厚土培蔸对其进行掩埋,从而有效防止潜伏芽的萌动发芽,为杉木上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成林抚育 在第5~6年期间,需要做好成林抚育管理。首先做好追肥。具体追肥可以采用穴施法,即是在2棵杉木之间进行挖穴处理,穴深20~25cm,然后进行施肥、覆土处理;在施肥时间选择上,最好在雨后,施肥前应将周围杂草杂灌处理干净,以免影响最终的施肥效果,追肥时要保证氮、磷、钾的均衡性,尤其是在磷肥使用方面,最好选择钙镁磷肥,一般情况,每穴施肥量控制在300~400g即可。其次在成林后还应做好间伐抚育,在实际的杉木种植中,幼林进入郁闭期2~3年后,林木彼此间的强弱逐渐显现,如会出先“压木现象”发生,因此,为使得整体林木生长的平衡协调性得到进一步保证,需要做好抚育透光间伐工作。具体来说,需要结合当地情况做好成林的抚育间伐工作,通常情况下是在第8年进行第1次的成林抚育间伐管理。在间伐方式上,一般选择杉木下层进行抚育间伐,即是通过采伐林冠下层木,遵循“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密留疏”原则,将林间枯死木、病腐木加以清除,对健康通直的杉木加以保留,避免出现压木现象,完成间伐之后需要将郁闭度控制在0.6~0.7之间。如果在完成第1次间伐的4~6年之后,仍出现林木互相挤压的问题,需要进行2次间伐,以培育中径木材为目标,针对轮伐期14年以上的林木,保留株数在1050~1500株/hm2,而对于轮伐期14年以下的林木,保留株数在650~1950株/hm2为佳。在16年之后,可以进行1次择伐,保留杉木大径材750株/hm2左右,树龄达到26年,可以全面皆伐。

3 小结

杉木作为速生林建设的主要品种之一,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药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8]。因此做好对杉木种植管理技术的实施,实现全过程的杉木种植管理控制,对于提高杉木林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式斌.解析杉木种植技术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5(14):308-309.

[2]毛年舟.浅析杉木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11):113-114.

[3]黄建超.杉木种植管理技术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5):77-78.

[4]柯志军,吴道圣.迹地人工更新的树种选择与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7):15-16.

[5]李秀琴.造林地坡形和坡位对厚朴纯林和混交林生长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7(2):17-18,32.

[6]薛立,向文静,何跃君,等.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8):1417-1421.

[7]陈孝丑.不同修枝强度对杉木干形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7(3):87-88.

[8]曹光球,曹子林,林思祖,等.不同立地闽粤栲群落药用植物种群数量特征[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2):106-109.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杉木造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