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方式在独立动画中的运用及探索
2018-07-09史抒瑞
史抒瑞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A.M.Stern)将后现代归纳为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隐喻主义(Allusion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这几点被充分利用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的象征性,并把装饰作为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展开,隐喻手法不仅仅运用于建筑中,还被设计师广泛运用于当代艺术设计文化中——好的艺术作品往往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等待发掘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更经得起历史的沉淀。“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广泛应用于汉语文学中,同时也是艺术家们用来展现核心思想的青睐手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的目光已经由传统的平面绘画转向更能调动感官的现代化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单纯的视觉上的满足感并不能使艺术得到传承。目前,国内就艺术方面对隐喻现象的探讨多集中为静止的、单一的概念或作品。在现有的相关文献中,涉及到艺术领域的“隐喻现象”的文献大多是以一幅静止的名画或是文学作品中对于“隐喻”手法的研究。而若是进一步发掘,不难发现隐喻在空间及时间领域的作用,同时,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当代艺术将会以全新的姿态使人们接受。在独立动画逐渐趋向商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宣扬某种商业目的的同时赋予独立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数字媒体艺术以教育意义和内涵。在此次研究课题之前,已有作者《在隐喻方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铺垫。通过之前的理论研究,在此次课题中将给予更为具体的实践性研究。
介于“隐喻”手法的独特的含蓄性,使其可以充当一种连接两种含义的媒介,从而衍生出一种共通点,这个共通点将会大大加强旁人对“喻体”的印象。一部独立动画短片若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出最多的东西,无疑需要表层意思和里层意思的共同支撑。此次研究项目想要更多地探讨“隐喻”方式在一部独立动画中的可发挥作用的程度以及所产生的意义。此次项目的目标在于为作者之前的项目《在隐喻方式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影响》提供实践论证的理论参考:为一部尚未成型的独立动画《COLOR》作为实践性的理论材料做具体操作的研究。其中将探讨关于“颜色”所能隐喻的内涵以及如何将隐喻方式运用其中。如果一部独立动画过于强调个人主义和怪诞风格化,导致大众乃至以艺术群体为代表的小众对于此部独立动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解误差的话,那么独立动画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最初意义——传达。本次项目将作为一个对于一部具体成型的独立动画的从头到尾的过程恰如其分地融入“隐喻”方式的具体研究进行相关探讨。一部独立动画,采用隐喻的手法,一来不会过于唐突激烈,二来可以在动态画面衍生出视觉感官刺激的同时给观众带来更多想象。其实,文学作品也好,平面设计也罢,所有艺术设计给人们的印象都会最终停留在脑海里成为一个画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独立动画这样的动态画面结合“隐喻”方式,让观众脑海中的画面更加灵动而富有意义。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研究色彩所蕴含的隐喻手法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时隐喻的存在方式以及如何不会过分而唐突地传达主题思想,通过非静止非静默的表现方式更多地调动人们的感官,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设计作品。
最直接最常见的色彩隐喻便是用于时间流逝的表达。如《回忆的积木小屋》(图1)中老人潜下深海寻找记忆,在记忆的片段部分画面会变为明亮温暖的亮黄色;又如《飞屋环游记》中开头讲述老人卡尔的一生,在快乐的无忧无虑的青春时期使用的色彩缤纷靓丽,而在夫妇二人遭遇了不同的打击之后,颜色逐渐变得深沉阴冷。此次研究课题将色彩作为研究“隐喻”的一个切入点,主要研究方向为色彩的隐喻作用。以小见大,探讨一个单一的概念如何作为隐喻方法与当代艺术设计结合。主要内容将包括:1.研究色彩表达的方式,包括整体动画作品使用什么样的色彩布局和色彩氛围。2.分析“色彩”所包含的涵义以及其同“孩子”和“成人”这两个概念的联系,“色彩”在孩子身上多数会使人想到个性、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意义,如蓝色代表纯净,这种颜色在伊斯兰教中代表纯洁。同时,蓝色还有冷静、理性以及忧郁的意思。蓝色用在孩子身上便可以代表纯洁,而用在成人身上便可以代表理性的思维和成熟。同一个颜色概念所折射出的对比结合隐喻的方法运用于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中,可以给人以更多遐想。3.综合以上方式,探讨色彩配合人物动画所能产生的变换效果以及借助这种转变在“媒体艺术”中合理恰当的使用隐喻方法。4.通过这种方式推广任一概念或是更多概念借助“隐喻”方式在独立动画中所能表达的形式。其理论意义在于,目前为止,关于数码的现代科技方面的运用“隐喻”的可参考文献太少,由于数码科技本身的炫酷效果使人们很少去关注更深一层表达的意思,所以将此次研究课题作为进一步在现代科技影响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中运用“隐喻”手法的可行性的踏板,从而进一步推广在当代艺术文化中。其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将“隐喻”作为连接观众思维与设计师核心思想的桥梁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可行性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从而为相关媒体艺术的实践作铺垫。
在短片《Alike》(图2)中,作者发现其与《COLOR》的构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饱受工作压力和城市风气摧残的上班族父亲和一个充满朝气的可爱的孩子,整个世界是灰色的,一座偌大的城市充斥着全身灰色,充满怨气的人们。而这样的城市,只有中间唯一一片有颜色的“绿洲”,一个拉着小提琴的自由艺人。同时,身为主人公的父亲是蓝色,而孩子是橘黄色。在父亲被上司强压着工作时,他身上的颜色会变成灰色,而每天去接送孩子的时候,身体在触碰到富有朝气的孩子的同时会变回原有的蓝色。期间,孩子因为老师和父亲要求的应试压力险些失去美好的橘黄色,好在父亲及时发现,保护了孩子美好的创造力与纯真,也保护了这座城市最美丽的颜色。
同样是用颜色作为主人公性格等抽象事物的隐喻元素,作者在独立动画《COLOR》中的探索可谓与《Alike》不谋而合。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有绚丽的彩虹色阴影,在此指丰富的个性与探索能力,而随着每一次被外界环境包括父母不适当的引导,都导致了彩虹色的衰退,而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在长大成人以后,已经同周围人一般无二。只有黑白灰三色的城市与相似的重复的人生像胶卷似的不断重复播放。颜色在这二者中已然跳脱出了时间的范畴,二而是去描述主体人物本身的经历,性格甚至意愿。隐喻手法将单一的平面构造变成了多维度的思考,这是单单靠动作语言或镜头语言所达不到的。颜色在上述的几部影片中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语言,更是一种符号。所谓符号的定义,便是简单易懂,却又惹人深思的富有哲学概念的情感寄托。后现代主义之父罗伯特·文丘里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就大量运用了符号的象征意义。在他的代表作“母亲之家”中,几何形式的简单图形通过复杂的重组,在这里表现出了复杂性与矛盾性的平衡与统一。“母亲之家”的建造与动画看似毫无瓜葛,却能直观体现隐喻具象化的表达方式——“少即乏味”,“实用且有趣”。隐喻方式作为一种既不是旁白也不是对话框的明示的方式置于影片中,却能使观众一目了然——这样的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叙事成本,同时使观众更能体会到另一层薄纱下的涵义,令整部影片更加富有深度和广度。隐喻方式与媒体形式的结合点确实是身为一个动画人和媒体人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为了使影片不过于生涩难懂的同时又能加进新的元素,并能使这个新的元素不显得突兀且能够很好地融入整个影片的世界观与美学设计,除了导演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与社会阅历以外,还要有大量的观影经验与体会,同时善于总结,在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寻找平衡与统一。用最合适的拍摄方式,取最为独到的角度,拍摄出最富有美学与人文意义的隐喻动画作品,这是此次研究的期望指标。
对于隐喻方式在独立动画中的的研究,《COLOR》于作者而言只会是一个开端,今后将会有更多更加优秀的作品在这个概念中成型、诞生。介于之前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来说明隐喻方式在独立动画中的运用,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将隐喻贯彻进动画人的理论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动画事业。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