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揭薯1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7-09赖坤和陈燕秋陈小强周洁玲
赖坤和 陈燕秋 陈小强 周洁玲
摘 要:揭薯18号是以揭薯16为母本,普薯23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贮藏等特性的优质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省各薯区推广种植。该文介绍了揭薯18号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甘薯;揭薯18号;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0-0031-02
甘薯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是广东省大宗农产品之一。揭阳市是甘薯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3.53万hm2,其中,冬植1万hm2,春植1万hm2,秋植1.53万hm2。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与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被视为健康食品而跃居餐桌,成为老少喜爱的新宠,并可作为淀粉原料或家畜、家禽原料应用,工业上可作为酒精原料等,用途广泛。为了选育适合广东省栽培的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经多年努力,揭阳市农科所成功选育出揭薯18号,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1—2014年在揭阳市(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普宁市、榕城区)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到2.34hm2,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揭薯18号的示范推广于2015年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1 选育过程
揭薯18号的母本为揭薯16,株型半直立,高产、稳产,高抗薯瘟病,薯质特优,缺点是营养生长较弱,疮痂病时有发生。父本普薯23,株型半直立,高产、稳产,薯质优,营养生长壮旺,薯质比揭薯16稍差。2003年秋杂交授粉67朵花,收种子41粒。2004年春播,出苗26株,初选17株,秋季定植,定植后,整个生长期,根据育种目标,从茎叶、株型等地上部选择,入选9株。收获时,对各株系结薯状况严选。确定04-12为入选株。2005年春秋两季小区种植试验,并继续定向选择,选优良种薯育苗,多代筛选、扩繁,初定名揭薯04-12。2006—2007年继续小区试验及示范种植,呈现优质、高产、稳产及种性稳定,2008年参加省区试。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株型半直立,长蔓,分枝性中等,顶叶浅紫色,成叶绿色,叶脉浅紫色,茎绿色带褐,叶形浅单缺刻。叶柄绿色,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平均4.4个,大中薯率84.4%,薯形纺锤形。皮暗红色,肉浅黄色,薯身光滑,萌芽性中等,耐贮,薯块晒干率平均为33%,食味评分为82.8分,淀粉率为21.3%。
2.2 产量表现 2008年参加省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2.69t/hm2,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15.92%,达极显著水平,产量在参试品种中排第2名,有90%的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产量10.86t/hm2,比对照种增产39.2%,达极显著水平,全部试点增产,在参试品种中排第1名。2009年复试,鲜薯平均产量30.60t/hm2,比对照增产12.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排第3名,有80%的试点增产。干薯平均产量10.09t/hm2,比对照种增产36.76%,达极显著水平,排第1名,比全部试点增产。本所2006—2007年小区试验,鲜薯平均产量34.74t/hm2,比对照品种广薯111增产8.1%,干薯产量12.26t/hm2,比对照种增产24.75%均达极显著水平。示范表现情况,2007—2008年在揭东、惠来等地示范种植,鲜薯平均产量34.50~40.50t/hm2,均表现适应性广,生势壮旺、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
2.3 抗性表现 2008年省区试,揭薯18号大田鉴定高抗薯瘟病,2009年大田抗瘟鉴定中抗,室内抗瘟性鉴定表现中抗。本所小区试验及示范种植未发生薯瘟病及疮痂病。抗逆性表现,省区试鉴定表现耐温、耐热、耐旱。
2.4 品质 揭薯18号薯形美观、皮色红、表皮光滑、薯肉浅黄、薯质粘甜、无纤维、食味82.8分,淀粉率21.31%,干薯率高达33.02%,耐贮性好。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选择园区,改良土壤 选择连片种植,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粘壤土或旱坡地。对于偏沙或偏粘的土壤要改良沙泥比例,一般以4沙6泥为宜,沙质土掺河塘泥,粘质土掺沙。起垄时增施有机质肥或将稻草压于垄底加石灰作底层肥,以培肥土壤肥力,创造肥沃、疏松的甘薯生长条件。
3.2 选育壮苗,合理密植 壮苗的标准是:茎节粗壮、充实,剪口乳汁多,叶片健壮厚实,苗心壮旺,苗长22~25cm,有5~6个节的第一段苗。春种插足37500苗/hm2;夏种36000~39000苗/hm2。
3.3 深沟高垄,施足基肥 选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或改良后的田片,先用手扶拖拉機旋耕碎土,再犁成垄,用过磷酸钙300~450kg/hm2、碳酸氢铵375~450kg/hm2混匀施入垄心,再施草木灰1500~2250kg/hm2(无草木灰的可施硫酸钾150~225kg/hm2),然后培成深40~50cm的薯垄。
3.4 适时插植 春种薯插植期为“春分”至“清明”;夏种薯要争取早插,7月中、下旬插植,并于下午3—4时后插植。栽植采用水平浅栽法。插植后淋水保活,7—8月高温、干旱天气要连续淋水3~4d,有条件的覆盖稻草遮阴。
3.5 查苗补苗,制水结薯 栽植后5~7d薯苗发根后查苗补苗,薯苗成活后停止用水,让薯垄风化,以利甘薯幼根分化成幼薯。
3.6 中耕松土、除草,适时提蔓 插植后5d杂草种子开始萌芽,可用60%丁草胺乳油2250~3000mL/hm2加水1125kg/hm2喷雾除草。插植后15d进行一次中耕松土,晒白土壤,促进甘薯根系生长和幼薯形成,在45~50d结合培土适当提蔓,减少茎节上产生不定根(能分化成“薯担”),促进薯块膨大。
3.7 适施结薯肥、壮薯肥 揭阳市春种薯生长前期,气温低(3—4月通常17~20℃),生长缓慢;生长中后期,随着气温逐渐提高,地上部偏旺,影响薯块膨大和营养积累。栽培上要针对前弱后旺的生育特点,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壮”的技术,力争前期促进茎叶壮旺生长,达到较高的生长量;中期要控制茎叶生长,提高光合作用;后期施用壮薯肥,使结薯后营养向薯块运输和积累,促进薯块膨大,达到高产目的。因此,春种薯在施足基肥前提下,可在插植后35~40d施用结薯肥,用量为氮钾二元复合肥300~375ks/hm2,在插植后70~75d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夏种薯生长期,温度从高到低,光照从强到弱,日照时间从短到长,雨水从多到少,有利于甘薯前期营养生长和中后期薯块的膨大和营养的积累。在施肥上,要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施结薯肥、壮薯肥和巧施壮薯保藤肥,可在插植后7~10d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kg/hm2,促进前期茎叶早生快发;插植后40d施氮、钾二元复合肥300~375kg/hm2;“霜降”后根据甘薯茎叶生长情况,可穴施尿素150kg/hm2于薯垄的半腰,达到保藤壮薯的目的。甘薯施肥后覆土,防止养分流失。
3.8 科学用水 甘薯生育期的水分管理视天气状况科学进行,天气干旱可灌1/3垄沟水,待水分渗透至薯垄的顶部即行排水,高温天气灌水要在傍晚进行。连续降雨天气,要及时排除薯沟积水,尽量保持薯垄较为干爽。“立冬”后,雨水少,蒸发量大,薯田要保持一干一湿,以利于薯块的膨大和营养积累。收获前10~15d要停止灌水,以免降低品质,提高贮藏性。
3.9 防治主要病虫害 薯瘟病:虽然“揭薯18号”高抗薯瘟,但仍要避免前作薯瘟迹地,做好水旱轮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疮痂病:生长前、中期发病,可用40%富士一号乳油800~1000倍液或50%康痂可溶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7d喷1次,连喷2~3次。生长后期发病,可剪出病部,防止蔓延。小象鼻虫:次用粉碎茶籽麸150kg/hm2,浸水后于茎叶生长期、结薯期、薯块膨大期各淋施一次。食叶性害虫:于幼虫1~2龄期施肥除虫,用40%乐果乳油1500mL兑水1125kg在傍晚喷雾。
4 推广应用
优质甘薯的开发利用需要科研推广、生产与加工企业相结合,形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使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在科研推广上,首先要做好种苗繁育,在各地建立采苗圃,繁育大量原种苗,以满足甘薯生产需要。同时,要创办了高产示范基地和攻关田,通过发放技术资料、授课、田间指导等形式,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引导与帮助甘薯加工专业户,把优质甘薯加工成薯粉条(名叫惠来薯粉条),形成地方的一道土特产特色,既好吃,又耐贮藏,产品可销往全国各地,给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