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特色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研究

2018-07-09杨玥

大观 2018年5期
关键词:校园景观

杨玥

摘 要: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对于重庆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合重庆市情特征和发展阶段,研究大学校园“前区”景观既能促进“美丽重庆”的建设,又能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这顺应了重庆的科教兴市战略,有助于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为此,以大学校园景观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对一座城市的形象、一个地域的文化、一片地区的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显性或隐形联系, 找到其相互利用与引导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对重庆各大学校园建设及改善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重庆特色文化;校园景观;传承和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工程学院2016—2017年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重庆工程学院双桥校区入口空间形象研究(2017xsky11)”的研究成果。]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在学校各种教育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而本文则是从建设校园的物质文化这一方面来谈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往往扮演一个规范和约束的角色。在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和适应本校校情,使校園建筑的使用和美学相结合, 追求教学和生活设施相对完善,校园环境与教书育人行为的和谐发展。 这能使学校各种各样的建筑和设施布局合理、实用、艺术,并具有教育功能,使人们得到方便的同时还能受到感染和熏陶,为审美教育奠定基础。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中继承和发扬重庆特色文化的同时,在景观的空间布局和设计中应注意体现大学校园的独特符号、独特的价值观、审美情趣、行为导向等等特色文化, 在颜色、形状和组合的混合中能让人们感到一种想法、一种特征和一种精神。

二、重庆文化的特征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这里我们通过介绍它的“三张名片”,来对其地域文化特征进行一个概述。

巴渝文化老名片:火炉、雾都、山城。重庆拥有647.78平方千米的城市面积,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都市。以山地、丘陵地势为主,坡地面积较大,被誉为“山城”。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最高气温可达43℃,故有“火炉”之称。 重庆多雾,也有“雾都”之称。

巴渝文化新风尚:火锅、夜景、美女——重庆主城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两江交汇处,傍水依山,层叠而上,地形特别很有风味儿。登高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色(尤其是夜景)十分美丽,素有“小香港”之称。火锅是重庆人民最得意也是最欲罢不能的一道美食,城市里各色的火锅店开遍了大街小巷,已成了重庆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重庆常年多雾和气候湿润的特征,养得重庆人的皮肤润泽白嫩,所以“重庆出美女”这句话也因此为大众所熟知。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庆名片: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吊脚楼。为了适应重庆山多平地少的特殊地理环境,吊脚楼就成为了巴渝地区典型的建筑形式,被称为巴文化的“活化石”。无论是在乌江旁边,还是在三峡深处,这种吊脚楼式的建筑已经成为当地人民代代相传的生存空间。许多重庆特色的餐饮建筑,正是以吊脚楼为文化载体进行空间设计定位的。

三、校园景观建设中本土文化的研究现状

自1970年代以来国外对校园建设的研究就已经覆盖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全方面。如美国大学校园规划专家乍得贝尔的四部著作——《校园建设》《校园规划》《校园景观》《校园设计》,多方位且仔细地对校园建设进行了研究。到1991年,托马斯·盖恩斯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学生各个校园。另外,日本的高桥金汇总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校园里,各种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克莱尔与卡洛琳朗西斯在2001写的《人性的地方: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指南》一书中,深入研究了各个场所的用户行为特征和心理感知定律,以及如何打造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方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导则。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校园景观规划理论的探索越来越多,如杨布生、彭定国1992年所著的《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从文化交流、建筑艺术、历史背景等多角度对中国的传统学堂、书院作了细致的讲解;赵万民等人2011年所著的《山地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对中国的山地形式的学堂、书院的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针对重庆界内各大学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哈尔滨工业学院的刘万里在其《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这一论文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内外因素,并提出了承载着校园文化的大学景观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华南理工学院邓剑虹正在其《文化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研究》这篇论文中,从价值观等角度探索了大学校园建设的策略。

四、在校园景观建设中体现重庆特色文化的意义

(一)促进重庆特色校园景观的建设

大学校园中独特的文化景观会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标,这就赋予了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重庆城区内大学校园景观的实地调查,找到一些校园景观建设在地域文化表现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庆特色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建筑中的传承及发展途径,力求对重庆各个大学的校园景观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也希望能对各个学校将来的修护和改善有理论上的帮助,甚至对国内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建设相关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案例借鉴作用。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能通过大家的关注与研究、实践来促进各个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在当地的各类型校园景观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有助于建设文化大省,丰富重庆的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晴雨表”,作为一个隐性的、独特的形态,它在促进社会主流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园景观的作用以从单一的在校内发挥或具体或抽象的功能作用,慢慢转变为更复杂的和城市周边社区之间也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 因此,大学校园也被称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博物馆”和“文化图书馆”。 重庆的大学基于巴渝文化土壤,关注文化人才的培养,将大学校园的建设作为契机,构建重庆大学校园文化品牌,为建设重庆文化大省打下基础。

(三)促进重庆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的校园景观对学生和其他大众都能起到日积月累的教育作用,同时还是传播各种文化的媒介。此外,随着时间的沉淀,校园里的各种事物和人都会影响并促进本地的地域文化更新发展,在地域的传统文化中增添新的血液。

五、重庆特色文化与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相互作用

(一)地域文化与大学校园景观的关系

与大学的老师作用一样,大学校园景观在对学生的知识和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可被忽视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 ”可见,人的成长状况与周围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大学校园景观作为当地的地域文化表象与传承者,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共荣共生,不可分割的。

(二)重庆特色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作用

重庆特色文化作为一种有着鲜明特色与个性的地域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有着价值参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具有不可替代性。重庆特色文化又称“巴渝文化”,其中的兼融、勇武、忠贞、坚韧等核心精神既能成为大学校训的参考元素,以及构建自身办学理念的参考标准。同时,重庆特色的地域文化又能够成为大学师生构建健康价值观的重要支撑,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重庆特色的地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形态,对校园景观建设起到审美提升的作用。它不仅有很强的装饰性,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川江的号子、铜梁的舞龙、绣上的花灯、大足的石刻等,这些文化形式都可谓是重庆文化的活化石。它们能利用自己身后的群众性,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品,激发其鉴赏能力,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

由于重庆特色地域文化资源还能与地区的经濟相互融合,形成文化产业, 所以它对重庆大学校园建设还起着行为导向的作用。这也能够启迪大学生的创业季动力和灵感,是大学生创业的直接文化素材。

(三)大学校园景观对重庆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大学校园景观,直观而立体地记载着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巴渝文化与重庆大学校园文化,只有进行双向交流,相互作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校园主体及社会大众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六、研究建议

本论文针对重庆特色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的传承和发展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建议:

想要找到研究的立足点以及创新点,并同时借鉴前人对大学校园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同时还尽量找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研究漏洞,在后续研究中加以解决。

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调研与分析,可以找到它们所受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情况,以及地域文化本身的特征。同时还要借鉴其他文献中对地域文化和校园景观的相关研究,分析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景观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为理论研究部分找到根据。

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结合实地调查,比较分析重庆不同类型的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情况,尤其是在具体的地域文化元素的表达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其他城市典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从学校的发展历程、地形条件、当地材料、当地建筑风格、当地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研究校园景观的建设方法,并针对重庆特色文化在大学校园景观建中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高麟腋.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大学城校园景观营造研究[D].重庆大学,2013.

[2]方少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硅谷,2008,(17).

[3]周洪亮.巴渝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青年与社会,2014,(05).

[4]郑海川.山地大学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4.

[5]范晓剑.大学老校区更新与发展[D].同济大学,2007.

[6]黄勇,赵笑阳.山地大学校园空间品质营建的社会意义比较[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5).

[7]邓剑虹.文化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8]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02).

作者单位:

重庆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景观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