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
2018-07-09时少华梁佳蕊
时少华,梁佳蕊
(北京联合大学 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农村不断被侵蚀,传统村落面临着被损毁的厄运,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利用问题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住建、文化等部门从2012年以来对传统村落进行摸底遴选,共有4批4156个传统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目录。2009年,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在全国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概念开始作为传统村落的一种形式进入学界研究范畴,并引起广泛关注。因此,上述传统村落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使传统村落具有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大都地处较为偏僻的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但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同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而,通过旅游活化利用实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现实的选择。所谓旅游活化利用,实际上是一种对有形和无形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的方式,是利用旅游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基于社区营造的更新、遗产的产业融合以及历史事件重现的活态解说等方式,实现遗产从静态保护到更新再利用的过程[1]。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利用就是指传统村落通过旅游方式对有形或无形遗产的活态更新、活态融合、活态解说、活态重现或重演的过程。
关于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国外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如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破坏作用[2][3],以及促进了当地传统的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二是传统村落旅游商业化研究[5],以及旅游商业化对社区居民和旅游者需求的影响[6];三是传统村落从业者感知体验研究,聚焦于传统村落居民对旅游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态度等方面[7];四是传统村落旅游社区参与研究,如社区参与和发展的原则[8],当地居民与移民社区参与程度与方式等[9];五是传统村落社会资本与旅游研究,主要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看社会资本对传统村落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0][11]。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影响[12][13][14];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15][16],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途径与模式等[17][18][19];旅游利益主体与社区参与[20][21];旅游发展中传统村落的更新与演变等[22][23]。上述国内外文献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是认为旅游利用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存在对立与矛盾性,认为旅游发展过程必然对传统村落带来诸如利益纠纷、文化传统丧失、文化商品化、自然被破坏等不利影响;一种是认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利用有利于村落保护,激发游客与东道主对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兴趣。协调旅游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让二者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通过发展旅游来带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传承文化,这样的旅游利用方式一定是可持续的、有效的、有益于生态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化利用保护,而不是千村一面式的破坏式开发。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能够挽留住乡愁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利用的根基: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利用形式
(一)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是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类。我国传统村落建筑大多立意构思巧妙,讲究风水,尊重当地文化习惯,追求天人合一,从自然现象中寻求象征吉祥的抽象概念,经过长期的与环境、社会、文化的适应,依据乡土环境创造出独具想象力的独特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商业文化的特点。总之,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景观来体现(见表1)。
表1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典型代表
二是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类。村落民俗文化是地方文化在当地居民心中的映像、文化的表达和心愿的集结,全面反映着适应乡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状态,拥有乡土性、自适应性、自觉性、继承性等属性特征的资源。传统村落相较于其他村落,民俗文化更能全面反映村落的历史文化特征。传统村落的民俗旅游资源主要通过遗址、节事活动、交通、生产生活习俗、传统工艺、戏剧舞蹈、地方礼仪、民歌杂艺、饮食与服装、传统节日文化、民间传说等具体表现出来(见表2)。
(二)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利用形式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在前三批入选国家名录的2555个传统村落中,旅游开发利用的比例较低,如贵州426个中国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利用的比例不超过5%;云南502个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利用的比例不超过10%[24]。目前的传统村落旅游利用形式主要有旅游景区,农家乐和度假村(区)三种类型(见表3)。
表2 传统村落民俗类旅游资源及其典型代表
表3 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利用形式
三、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利用与保护中的困境
传统村落是民间乡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社会的活化石,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随着旅游的发展,一些传统村落出现了村落风貌逐渐消退、特色民居建筑损坏较严重、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面临着保护传承困难,许多民间技艺面临着“人死艺亡”的威胁,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也面临着过度商品化的问题,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利用与保护陷入矛盾与困境。
(一)传统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旅游活化利用的矛盾
建筑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生动体现,也是地方特色与传统风貌的载体。然而,由于建筑物年久失修、保护技术落后以及使用功能丧失,导致现在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陷入这样的困境:或是将历史建筑博物馆化,建筑内人去楼空,无法继续使用利用;或是建筑物长时间地被遗弃和空置,由于使用价值的丧失,导致其出现破败与损毁[25]。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有370万个乡村,但是15年之后仅剩下260万个,平均每天有200个村子在消失[26]。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建筑开始渗入到传统村落中,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乡土风貌与地域特色。如北京门头沟地区传统村落灵水村集中了辽、金、元、明、清的古建筑与民居,文物古迹众多,由于该村在明清科考中出现了众多举人,因此被称为“举人村”,村中古民居由于年久失修,损坏情况比较严重,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刘增广故居,该民居为清代四合院建筑,目前还在利用,村民将该民居的正院改造成了小饭店,但院落没有进行保护性维修,房屋柱子腐蚀严重,墙皮斑驳不堪,急需保护性维修,像刘增广故居这样的房屋在灵水村还有不少。虽然该村发展了旅游业,但许多游客就是经过参观,而在此处的消费较少,村民的旅游收入不足以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改观,也就无法用旅游收益进行村落民居的改造与维修。再如,云南昆明团结镇龙潭乡的乐居村,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彝族特色村寨,该村是一个典型的旅游村寨,由于旅游的影响,许多村民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旅游开发企业,自己搬迁到十多公里之外的新民居中,而原来的村落仅有十余户居民居住,由于年久失修,村落中部分房屋已经损毁,有的甚至已经部分倒塌。目前旅游企业要对村落民居改造升级,但这需要很多资金,旅游企业也无法独立承担。而村民居住的新村则是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整个村寨风貌“千村一面”,没有彝族村寨的特色,乐居村传统老村和新村的对比,凸显出“旅游”和“社区发展”的纠结。这些案例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以发展旅游促进传统村落古民居建筑的有效保护,是目前传统村落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二)民间文化及技艺保护与旅游利用中的传承困境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发展,农村地区村落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适龄村民大量在城里打工,而在村落中留守的大都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且人数较少,传统村落渐渐缺乏生产生活的气息,原生态文化也因缺乏活态传承的主体而逐渐消失,这给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诸多不便。虽然旅游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给村民带来一些收益,留住了一些村民,但许多村民对民间传统技艺缺乏兴趣,认为学习这些东西不能像搞旅游接待那样带来较高的收益,即使有些人对民间文化与技艺有兴趣,但迫于生存压力也无暇顾及。如浙江温州仓坡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情况就是如此,这里平时很少有游客过来旅游,且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城里打工赚钱,目前村落中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如包粽子的手艺、做索面的技术、村落传统曲艺)没有传承人[27](P32-48)。北京门头沟区传统村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旅游能够吸纳的当地就业人员有限,而传统村落的艺术表演也无法招徕更多的游客,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当地的民间技艺,大部分人选择了外出就业打工,导致许多民间技艺面临着“人死艺亡”的威胁。为此,当地政府部门为了保护传统技艺,建立了三所太平鼓传承学校、一所幡乐传承学校以及一所童子大鼓会传承学校,但除了这些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传统技艺,其他重要传统艺术后继乏人[28]。传统艺人在慢慢老去,然而该如何利用旅游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仍然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当务之急。
(三)传统文化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原真性(Authenticity)是遗产保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原真性和完整性是评估遗产价值的基础和标准,也是遗产旅游的核心问题。由于遗产保护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传统村落遗产原真性的理解差异和符号化特征不断被强化,导致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陷入“假真实”的过度文化商品化过程中。格林伍德指出民族文化商品化后,不仅使当地民族村落对本土文化失去兴趣与信念,而且还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29]。米切尔通过研究提出,传统村落旅游文化商品化开发模式虽然能创造经济效益,但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投资,会破坏当地的原真环境,使文化失去了真实性[5]。戴维通过巴厘岛传统村落案例研究,发现旅游发展贬低了当地传统文化的价值,导致政府、投资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3]。阿曼达通过研究发现,旅游开发给传统村落带来了犯罪、废物排放以及文化原真性的缺失[2]。国内方面,北京门头沟区灵水村的“秋粥节”,原来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在荒年赈灾济民的善行义举而传承了300多年的习俗。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秋粥节”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秋粥节”的纪念意义少了,为了吸引游客而宣传的意义多了,每年施粥的同时会表演一些节目,但是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都是花钱请外面的人来表演,是一些现代歌舞表演,当地的民俗节目则很少。韦亚以黔西南州望谟布依族村落为例,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浪潮下,布依传统村落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布依传统村落的居民为了适应旅游者亲近乡土、寻访传统文化的消费需求,将本民族文化经过包装打造成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形式,这给社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同时,社区居民也盲目地一味追求现代生活、现代化建筑与生活设施,忽视或淡化了对布依历史、文化、风俗的传承,布依语言、服饰、古歌、手工织品等原生态文化元素不断受到冲击,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布依村落逐渐消失,导致文化原真性保护面临困境。[30]这样的案例仍有很多。目前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是将传统民俗文化包装成为旅游者所接受的舞台化、商品化的过程,特别是一些戏剧、节日、歌舞、仪式,商业化浓重,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致使村落文化遗产失去了真实性。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在满足旅游者“真实性”需求的前提下,运用旅游形式更好地挖掘村落的传统文化,应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四、传统村落旅游活化利用与保护的路径选择
人们在关注如何保护与利用传统村落时,往往没有将保持村落的生命力视为关键点,将保护放在了首位,没有将保护与活化利用放在同等位置上,这使得传统村落保护的最终效果不太理想。对传统村落通过发展旅游来寻求保护与发展是一条较为适宜的路径,但传统村落所蕴含的文化基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旅游发展的特殊性,我们在借助旅游手段活化利用传统村落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扬长避短地适度发展旅游,依靠合理的制度设计,实现对传统村落活化利用式保护的目的。
(一)促进旅游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实践融合,实现文化记忆的传承
传统村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产物,并因人类活动而富有生命力。村落并不能像其他器物一样保存在博物馆里。对于村落是人类所创造的这一认识的接受,就意味着承认了如何创造性地利用传统村落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是一个自然过程,这个过程由旅游发展为引导方向,社区原住民为主导,其成功标志是旅游吸引物的形成。研究发现,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生态博物馆(Ecomuseum),其理念与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的活化利用理论有一定相似之处:拥有生态博物馆的社区会用动态方式来解说、管理和保护他们的遗产,使之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帮助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主导博物馆或遗产项目是建立在社区共识基础上的一种方式。有许多欧洲国家通过生态博物馆成功地激活了部分乡村地区的遗产,并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国际经验表明,生态博物馆是促进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第一次出现生态博物馆这个概念,之后广泛传播,并影响着北美洲、拉丁美洲及欧洲。生态博物馆并不是指与生态相关的博物馆,而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构成生态博物馆的三个重要构件是:民族的文化性、生活的区域性、项目的居民参与性。因此,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公共参与发展的工具,是一种社区范围内运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手段来管理社区遗产的一种保护利用方式。因此,与传统博物馆旅游比较而言,生态博物馆旅游具备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强调社区日常参与式的遗产保护利用,社区的日常生活成为博物馆展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很多地方特色的活动(各类民俗节日庆典、舞乐等)参与性很高,而传统博物馆并不具备这种交互参与性[31]。二是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并重。传统博物馆的旅游产品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分离的,而生态型博物馆利用社区的空间生态环境来保存各类遗产,实现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完美融合。当然,旅游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融合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上世纪80年代生态博物馆理论先后在内蒙古、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村寨中进行了实践尝试,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生态博物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在旅游业影响下民族村寨出现了文化过度商品化、文化涵化①、价值观念变异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生态博物馆理念嵌入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构建传统村落当地人自我认同的评估体系,确保当地人在旅游发展与村落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要保障当地人很好地融入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旅游发展中;二是虽然传统村落文化涵化和商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文化变迁过程应保障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进而形成当地人对本土文化保护的自觉,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博物馆建设与旅游融合方式实现本土文化的变迁演化向有利于文化保护利用的方向发展,在动态活化利用中传承文化基因和记忆。
(二)利用旅游延续和复兴村落传统产业,实现旅游与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创新
目前,大多数传统村落以其优良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和投资人,但又大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物价上涨较严重、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产权归属不明所导致的利益纠纷等问题。由于受到传统价值观念、区位条件、经济社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传统村落“走出去”比“引进来”要难许多,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路径,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独具魅力的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传统村落内部的生长潜力,是当下较为适宜的选择。如云南云龙县传统村落诺邓村,村落内部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群,旅游业的发展使原本平静的村庄受到了物价上涨、环境污染、民风民俗被蚕食破坏等负面影响。但是诺邓村发展旅游业也带动了诺邓火腿和井盐等传统产业的复兴,通过对村落的火腿和井盐产业加以政策扶持,提供市场流通及产业技术的支持,使该传统产业发展具备了可持续性,依靠诺邓火腿和井盐的远销海内外,不少村民经济收入明显提高,特色古建筑群和特色古民居也得到了有效保护[32](P2-23)。可见,通过旅游延续和复兴村落传统产业,是培养传统村落内部生长力的重要路径。此外,旅游业在复兴当地传统产业的同时,还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价值,将传统产业复兴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增强旅游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打造新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这应是进一步复兴和优化传统产业的重要制度设计。为此,可进一步通过音乐与影视制作、传统工艺和民间技艺创意设计等方式,通过对无形文化遗产或重要历史事件活动的活态解说与影视化、数据库化,使无形文化遗产有形化、可视化,使之重现或重演。这些活化后的遗产均在不同程度上衍生出了旅游资源的属性[1]。同时,通过将传统村落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传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传统村落通过旅游与产业融合和创新途径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可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有效改变传统村落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有利于切实落实国家精准扶贫与脱贫战略,让旅游扶贫真正落地。
(三)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与社区营造的理念融合,提升传统社区的内部生长力
社区居民是保护村落生命力的关键人群,让当地居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是培养传统村落内部生长力及实现村落文化保护最适宜的办法。然而,该如何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发挥社区的创造力,将社区营造理念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是解决当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的重要难题。社区营造是运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凝聚居民的共识与创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更优雅的环境,使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得以开展。不同的国情使“社区营造”在各国的实践各不相同,不同研究者和实施者对其界定也各有侧重,但达成共识的一点便是社区营造的核心理念,即通过由下而上、全民参与的方式来凝聚社区意识,发掘地方文化特色,从而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心和本质是“人”的营造;其途径强调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帮扶、社区主导,自组织、自发展;其要发掘的在地资源包括人、文化、自然、生产与景观资源等,进而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将旅游业与传统村落营造理念相融合,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利用与村落保护来说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何将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同传统村落的缓慢营造相融合,确实需要政策制定者的决心、管理者的耐心和社区的信心。因此,在发展传统村落旅游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以“社区公正”“公平参与”“社区增权”“协同合作”为核心价值的社区政策,社区公正是指社区居民能够对涉及切身利益的旅游决策过程有较大的掌控权,对其所居住的环境负起责任,并采取行动以保护和改善环境;公平参与是社区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各个阶段能够自由地参与其中,并享有权利;社区增权是指旅游发展过程从经济、社会、心理、政治四个方面对社区居民的知识、专门技能的培训和个人权利的培养;协同合作是社区在旅游合作中基于利益、文化和环境的关联共同协力以确认和采取行动。在上述社区政策的保障上,还需要在公平、参与、增权、合作基础上提升社区能力,而社区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意识,指反映出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性程度,包括集体共同价值、规范和愿景的程度;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规划和执行层面中,社区成员的意见与承诺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三是资源获取能力,即社区在调动社区内外资源保护村落和发展旅游过程中所体现的能力。通过上述传统村落旅游与社区营造理念的融合,通过社区自治,增加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发挥居民的潜能,发掘地方文化和建筑景观特色,既实现了对村落传统文化和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利用,又挽留住了人们的乡愁。
旅游与社区营造理念融合,关键在于社区居民如何借助于当地资源利用旅游手段参与到传统村落的活化保护过程中,这种理念融合是一种制度保障体系的设计和多中心平衡治理的动态机制,利用旅游有效地将政府、社区、开发商、社会组织及当地的文化、自然、景观、知识技术等资源统合起来,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风貌,扭转目前传统村落文化过度商品化、文化传承困境、村落空心化现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注释:
①文化涵化亦称“文化摄入”,一般指因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互相接触而导致手工制品、习俗和信仰的改变过程。
[1]谢冶凤,等.论旅游导向型古村落活化途径[J].建筑与文化,2015(8).
[2]The Constrain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a Cultural Heritage Destination:The Case of Kampong Ayer(Water Village)in Brunei Darussalam[J].Ahmad A.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3(8).
[3]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m Sustainable Factor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f Pancasari[J].Dewi LK Y.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7).
[4]Tourists and Troglodytes Negotiating for Sustainability[J].Tucher H.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4).
[5]Entrepreneurialism,Commodifica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A Model of Post-modern Community Development[J].Mitchell C JA.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8(3).
[6]Commoditizing Culture—Tourism and Maya Identity[J].Medina L K.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
[7]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in Iran:APerspective from Hawaman Village[J].GhaderiZ,Henderson JC.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2(3).
[8]Integra lDevelopment of RuralAreas,Tourismand Village Renovation,Trebnje,Slovenia[J].KoscakM.Tourism Management,1998(1).
[9]Cultural Economy: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Kneafsey M.Rura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
[10]Perspectives on Tourism in Selected Balinese Villages[J].Wall 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1).
[11]Local Community support for Post-tsunami Recovery Efforts in an Agrarian Village and a Tourist Destin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J].George B P.Community Development,2007(6).
[12]高婕,田敏.民族旅游的困惑与选择——中国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能否双赢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13]贺能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变迁的三个层次及其反思——基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09(3).
[14]杨柳新.民族风情旅游的文化界限——以云南丽江纳西族为例[J].长白学刊,2016(3).
[15]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体系探析[J].华中建筑,2014(3).
[16]李东和,孟影.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研究——以黄山市徽州古民居为例[J].人文地理,2012(2).
[17]陈燕.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8]石美玉,等.京津冀乡村地区创意旅游发展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19]周灿.少数民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以三台山德昂族村寨为例[J].学术探索,2014(4).
[20]李金荣,金晓彤.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三农”问题[J].长白学刊,2007(1).
[21]翁时秀,彭华.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9).
[22]程海帆,等.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初探——基于当前旅游发展背景之下[J].建筑学报,2011(9).
[23]李金发.旅游经济与民族村寨文化整合——以云南红河州慕善彝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24]任国才.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路在何方[EB/OL].http://www.dotour.cn/article/12561.htm l.
[25]秦红岭.乡愁:建筑遗产独特的情感价值[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26]吴必虎.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J].社会科学家,2016(2).
[27]陈小红.传统聚落型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温州苍坡传统村落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8]时少华,黄凤清.北京传统村落民俗旅游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以北京门头沟区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2).
[29]JG Green wood.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and Spermatophore Formation in (Dana) (Anomura:Paguridea)[J].Annals&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1972,6(5).
[30]韦亚.布依族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黔西南州望谟布依族村落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5).
[31]郑威,余秀忠.生态博物馆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J].改革与战略,2007(9).
[32]王笛.云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昆明乐居村和大理诺邓村为例[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