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文化解读
2018-07-08苏顺勇
今年清明节,我专程从武汉回到保康老家,参加了我们家族一年一度的清明大会。在会上,我听了苏顺敏副会长代表油菜坡苏系家族议事会所作的2017年度家族情况报告,深受融动,深受鼓舞,深受启发。报告全面、具体、深刻,有点有面,有根有据,有情有理,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族人认真听取、细心领会、深入反思、逐步消化的好报告。
报告先从取得成绩的角度讲了2017年家族十件大事,如文化广场修建落成、族人买车建房、给老人送温暖等,可圈可点,可歌可泣;接着又从存在问题的角度讲了三种不良现象:生活好了,人却懒了;收入多了,人却抠了;政策好了,人却怪了。切中时弊,切中要害,实话实说,一针见血;最后还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个建议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关系。第二个建议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关系。第三个建议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三个建议,我个人觉得学术性、理论性、思辩性强了一些,但当我细细琢磨一番之后,又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建议提出的针对性、迫切性和前瞻性。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也算是一个文化人。清明大会的主持人让我代表族人来对苏顺敏副会长的报告谈点感想,我也想借此机会,来谈谈我对清明文化的一些粗浅认识。
清明,顾名思义,一指清淡,二指明智。下面,我就具体谈一下我对清明节的理解。
第一,清明节是一个感恩的节日。它是一个饱含亲情的节日,提醒世人饮水思源、懂得感恩、知道图报、学会付出。它表面上寄托的是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先祖的敬畏,实际上是对一个人、一个家族的良心的拷问,是对“打井人”和“种树人”的铭记,是对不丢根、不忘本、不薄情、不负义的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把清明节等同于三天假期,规划着登长城,逛庐山,游三峡……这种旅游,这种玩耍,这种放松,何来清淡?何来明智?传承清明文化,不仅要了解祭祖、扫墓、插青这些仪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辈,铭记过往,珍惜现在,创造未来。感恩先祖们的功德恩泽,曾经的打拼和创造;感恩政府创造的和谐社会环境,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来自各方的教育,感恩他人的付出,感恩兄嫂帮衬,感恩所有直接或间接帮助和关心过我们的人,并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
第二,清明节是一个行孝的节日。清明时节,一家人、一族人来到已逝先祖、亲人陵园或墓前,祭奠亡灵、认祖归宗、追贤思孝。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自己的亲人、祖先、先贤对话。既告慰故人,也告戒自己。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孝是本分,要用心体悟前辈的辛艰难苦,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努力减少前辈的孤寂,常回家看看,洗洗筷子刷刷碗。这些看似小事,却最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多一个关爱的电话,多一句暖心的问候,都能温补他们的心灵。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把清明节等同于烧纸钱、放鞭炮。倘若忽略了孝,那清明便是不完整的。我们的下一代人就可能只知道粽子、月饼的滋味而不知道端午、中秋的本义。到了节日,只知道又放假了,而不知道为什么放这几天假,那节日还有什么意义?
第三,清明节是一个教育的节日。有人说,清明节没有儿童的参与是一种缺憾,是不完美的。清明祭奠祖先,重在家族文化的传承,是强化家族情感、促进家族认同的一种仪式。这种家族认同感有利于增强家族的凝聚力,非常有助于一个家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因此是家风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最好方式。因为这种清明文化的熏陶和浸染看似柔弱,实际上更具韧性。它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小时候有好多规矩: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子;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饭;饭菜掉到桌上也要吃掉;坐那儿不许翘腿、抖腿;见到长辈要先打招呼……现如今,这些优良家风,在现实中遭遇到了挑战。有些子女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主人,乃至小霸王。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凡事总以“他还小”、“等大一点儿再说”为由来为其开脱和护短。另一方面,父母外出打工,“空心村”、“留守村”的出现,使家庭教育名存实亡。父母、子女长期分离,“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这就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因此,在清明节,我们应该把少不更事的孩子带到祖坟前面,对他们进行家风教育。好的家风是在一代代的家庭生活中积淀而成的,凝聚着先辈的经验和智慧,承载着先辈们对后代的希望和期盼,所以,家风教育意义深远,必不可少。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草青花红,万物复苏。让我们垂首缅怀先人,抬头展望未来,坚定文化自信,为家族兴盛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介绍:苏顺勇,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湖北省武汉市關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