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经济振兴视阈下的文化创新研究

2018-07-08黄冠李敬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新

黄冠 李敬巍

内容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国家实现强国战略的重要政策措施和指导思想,也是东北发展的宝贵机遇和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积极参与和其对经济发展起到的支撑作用,必须坚持以文化创新为指导思想,首先从历史、政治、思想各方面分析原因,着手倡导东北人更新落后的思想观念,发展适合现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从而最终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新的举措,让东北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关键词:东北经济振兴 东北地域文化 创新

探讨东北的经济复苏,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文化的参与程度和支柱性力量。由于东山区,西草原,中平原的自然条件,东北很早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发展、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而东北的地域文化经历了早期的渔猎—农耕—游牧文化,清朝封禁时期的“流人”文化,到封禁解除后的移民文化,沦陷时期的殖民文化,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拓垦文化。在这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市场发展现代化的现实;另一方面,在具体付诸实践时,又由于存在资源渐趋枯竭、计划经济影响过剩等问题,再加上无法走出东北地域文化观念的局限,对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和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我们只有创新东北地域文化,才能更好为东北地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进而达到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

一.东北地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凭借其石油、钢铁、煤炭等资源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重工业,成为工业水平领先、支援全国发展的国家工业基地,计划经济充分发展,占绝对地位,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态;却也因过度开发,为后来的产能过剩、国企横行买下了伏笔,改革开放之后,东北没有及早考虑产业多元化发展,继续沿着之前的方向前行,没有适时向市场经济转型,故而举步维艰,陷入了尴尬境地,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若究其主观原因,应被归为东北的文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东北地区城市化率高,东北人安土重迁的意识淡薄。东北地区的城市化率全国领先,农村的人口比例很低,而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民则更具有返乡意识;“闯关东”现象曾引来一大批为发展和糊口移民而来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者自然会在经济环境差的情况下考虑去其他繁荣的地区发展,进而定居。这种外流现象普遍,且一般不考虑回流,也导致了东北人才的流失严重,同时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其次,关系社会、人情办事成为了东北盘根错节的顽疾。在东北人的交际圈中通行的是东北的一般等价物——人情,人情买卖在这里成为了普遍现象,一边不断地欠,一边不断地还,欠的人情同样要用人情还。办事要靠“走关系”这一点在东北被格外强化,成为了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甚至一点小事都要通过认识的人“走后门”。而每一次违背规则的请托,都意味着一次合理诉求的被驳回,既得利益者的不愿放手使其他人失去了应有的权利。况且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人情不透明程度又极高,从而导致了上学难、看病难、办事难等系列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整体上也导致了体制的僵化,引发了并不处在体制中的劳动者关于不公的抱怨和厌恶,使得更多人開始唱衰东北经济。

第三,对于国企的过度依赖和吃大锅饭的思想影响。计划经济曾为东北带来了无上的光荣,却也留下了极大的恶劣影响,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包分配”、“铁饭碗”思想使东北人缺乏了主动的创造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凡事靠等的心理,在这种心态下,许多失业者不再积极寻找就业机会,而是选择勒紧裤腰带靠低保混日子。对平均主义的习惯使得东北的政府在面对企业时,无论其处于怎样的经营状况,都予以支持,无法做到市场自然的优胜劣汰;同样使得企业在面对职工时,较少能根据其个人工作效益分配工资,易引发工作者的愤懑和消极怠工,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最后,规则意识的淡薄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存在。东北人骨子里的闲散似乎很早就由这片大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气候因素决定了,高纬度宽广的大平原,一年中却仅有三个月适合播种,在农耕文化时期,漫长冬季都交给了闲来无事的交游,促进了东北人特有的幽默感的培养,也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东北人重体制、轻规则的惯性思维仍在继续,而当代市场经济恰恰需要规则意识作为支撑。

二.优秀文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作用

我们要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文化方面的创新途径,不仅要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在这里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也要看到那些优秀的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正效益。深入了解东北地域文化特征从而汰劣留良才是我们现在首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是东北地区特有的的文化认同感,即“我是东北人”的超越省籍的身份认同。东北居民的泛地域认同至今仍不输于各自的省籍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则体现在,当面对其他地区的居民时,无论是“吉林人”、“黑龙江人”或是“辽宁人”,通常都会选择自称为东北人。追溯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与“闯关东”带来的方言融合现象密不可分,也与东北区域复杂而动荡的行政区划调整有很大关系。而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感使得沟通交流与协同合作在东北显得更为轻易,在工作时也更能做到相互理解与包容。

其次,东北人拥有一股子“闯劲”。这个“闯”字即是“闯关东”的精髓,为了养家、为了生存而披荆斩棘的垦荒者们骨子里都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血液中流淌着拼搏精神,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当作赌注押进了关东大地这片天涯洪荒,为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后的东北也凭借着这一股精神从原先的“北大荒”一跃成为了“北大仓”。东北人的闯劲和韧劲和百折不挠都是经济建设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现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新的路径

要振兴东北人的精神,需要各种组织和个人的积极参与,需要政府确立服务与创新的观念,企业打造全新的企业文化,公民重塑个人品格。因此,结合当今东北地区在文化创新领域正在做的努力,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打破思维定式,转变经济观念,扬弃地域文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解放思想,立足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有选择地继承发扬东北地域文化,重拾“闯关东”精神中敢为人先、一往无前、重义守信、自强不息的思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精神财富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同时,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缺乏商品意识、默许人情买卖泛滥、忽视规则等与市场意识相悖的文化特质,则应予以摒弃,将思维变得更开放化、主动化。曾经依赖计划经济的东北,在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后,必须及时转变经济观念,打破计划经济模式,突破旧时思维模式的禁锢,培养商品意识,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人才意识,加强对教育和文化资源的重视。人才作为创新的根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活力、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实践者。东北地区人口增速的放缓和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使其饱受人才流失和招工难之苦,人口因素几乎已经成为了当前东北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愈发严重。这就要求政府建立系统的人才发展体制,吸引“双高”人才的加入,建设留住人才的土壤,坚持以人才资源驱动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不仅应当培养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人才,更应当大规模开展多种劳动技能训练,使得不同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产业和劳动岗位的人都能尽快适应产业结构转换的需要。

强化品牌建设,用创新激发经济活力。东北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文化品牌的数量和社会认知度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且發展呈现出疲软的现状,这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度不够有关。东北地区在文化产品方面的创意过多地停留在早期的乡土文化层面,包括在小品、二人转文化中也能隐约有落后思想的影子,然而当人们从单纯的“图热闹”发展到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时,文化产品就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打造并打响属于东北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其影响力,而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切忌急于求成。

创新赋予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更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手段,在市场化的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文化的创新,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转变东北地域文化中陈旧的落后的观念,大力发展创业文化,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萍.解构东北区域文化,振兴东北区域经济[J].商业研究,2005

[2]于波、赫亚红.东北地域文化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

[3]马兆俐,陈红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作者介绍:黄冠,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中文系在读生;李敬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中文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