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韵律活动组织的有效策略例谈

2018-07-07石玲玲

教育界·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例谈积极情感组织

石玲玲

【摘要】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分支,是幼儿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表现音乐,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那么,如何让幼儿接触音乐作品?怎样才能避免全面示范的高控制学习,有效激发幼儿欢快愉悦的积极情感呢?带着思考,笔者在韵律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发现“因‘趣引发,精心选材”“从‘幼出发,有序编曲”“由‘玩触动,巧妙构思”“以‘问促思,和谐互动”等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幼儿园韵律活动的有效组织。教师要充分挖掘韵律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各种类型的音乐自然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还能有效降低幼儿欣赏音乐的难度,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幼儿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韵律活动; 组织; 有效策略; 积极情感; 例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第“十一期”教研重点课题“经典音乐资源在幼儿园韵律活动应用的案例群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韵律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分支,是幼儿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表现音乐,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音乐则是韵律活动的灵魂,那么,如何让幼儿接触音乐作品?哪些音乐元素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怎样才能避免全面示范的高控制学习,有效激发幼儿欢快愉悦的积极情感呢?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在韵律活动的教学组织中做了一些尝试,总结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有效策略,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说明。

一、 因“趣”引发,精心选材

生活是儿童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幼儿在生活中的奇妙体验,总是伴随着特殊的敏感和好奇,由此引发的教育活动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更易于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渴求。因此,教师在选择韵律活动题材时,应秉承“幼儿为中心”的理念,从幼儿生活中的需要和兴趣入手,把握兴趣背后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适当的时机,创造条件生成活动。

比如,日常生活中,幼儿喜欢看动画片,对片中的动画人物总是情有独钟,而《猫和老鼠》中Tom和Jerry更是幼儿喜爱的经典角色,用哑剧的表演形式,加上多元化音乐元素的配音,让幼儿尽享Tom和Jerry之间闹剧的幽默与风趣,时常逗得幼儿捧腹大笑。幼儿对《猫和老鼠》的兴趣,引发了笔者的关注,衍生出让幼儿当一回“猫”和“老鼠”的想法,于是,结合动画情节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了“老鼠学猫”“猫找老鼠”“老鼠逗猫”等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而幼儿在自身兴趣的牵引下,结合故事和音乐玩一玩哑剧形式的身体律动表演,情感得到了充分体验。由此可见,幼儿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和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故事作为韵律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选择题材时做到贴近幼儿生活,顺应幼儿兴趣,采用哑剧、指偶戏等不同方式来表现,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韵律活動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幼儿感知音乐的结构,理解和记忆表现的动作。

二、从“幼”出发,有序编曲

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情感体验,韵律活动尤为如此,它是用肢体语言再现音乐,用官能直接反映情感的,其目的是发展幼儿的音乐动觉能力和节奏感受能力。因此,有效开展幼儿园韵律教学活动,对音乐结构和风格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不同的音乐总会呈现出不同的曲风,笔者大胆尝试让经典音乐走进幼儿园课堂,但如此高雅的“艺术大餐”显然不太适宜幼儿“品尝”,那该以怎样的方式让幼儿接触这些艺术作品?如何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水平呢?笔者尝试采用剪辑重组音乐的方式,选取适合幼儿欣赏的片段,再根据音乐的不同曲式进行合理逻辑排列,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演一演,多通道方式认识音乐结构与组成方式,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感知和欣赏经典作品,激发幼儿内在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大大增添故事情节的气氛与张力。

律动《猫和老鼠》中,笔者抓住幼儿喜爱“猫和老鼠”这一兴趣点,选择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与之相匹配。为了让幼儿能够自主听辨音乐并创编动作,笔者根据乐曲结构性质和故事需要剪辑出ABCB段式的律动音乐,这种有意识的剪辑,巧妙融入了“老鼠学猫”“猫找老鼠”“老鼠逗猫”等故事情节,将Tom和Jerry这两个动画角色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滑稽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幼儿,促使他们跃跃欲试;特点鲜明的音乐,让幼儿迅速发现规律,从而轻松地接受和理解,有效提高了幼儿参与韵律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耐心聆听音乐的学习品质。

三、由“玩”触动,巧妙构思

爱玩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则是顺应天性,让幼儿最自然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的一种方式。传统韵律活动中,幼儿会进行基本动作、动作组合、跟随教师表演等分段形式的训练,虽然幼儿学得快但显得机械沉闷。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更易唤醒幼儿经验,集中幼儿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安排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新颖性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语言,感知乐句的次序以及重复、对比等各种曲式变化。

以韵律活动《小鸟和猎手》为例。本次活动中的音乐是由两首兼具中国元素和特色的乐曲组合而成,根据“小鸟和猎人”颇具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分成了ABC三段式,A段音乐优美、欢快,营造了树林里自由、祥和的氛围,适合快乐的小鸟儿自由飞;而B段和C段音乐由古筝中的遥指弹奏,诙谐、滑稽,节奏明显,富有变化,与“猎人悄悄进树林”“小鸟智斗猎人”的情节相吻合,充分体现故事角色之间有趣的矛盾冲突。为了帮助幼儿感受这首乐曲的不同风格,笔者以音乐为主线,以“小鸟和猎手”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设计了本次韵律活动。

活动一开始,教师神秘出示“小鸟”纸偶,以“去树林里玩”的游戏口吻,带领幼儿随A段音乐学小鸟自由飞翔,唤醒幼儿“小鸟飞”旧识的同时,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熟悉A段乐曲旋律和节奏。接下来,“猎人悄悄进树林”“小鸟智斗猎人”的游戏情境为韵律活动增添了趣味和快乐。幼儿集体商量讨论,创编猎人扛网兜、悄悄走路等情节,大大提升了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力。笔者还借助民间游戏“丢手绢”的游戏规则,将小鸟智斗猎人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融为一体,形成本次韵律活动的高潮——猎人和鸟儿的追逐游戏。整个活动,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游戏贯穿始终,幼儿想想、说说、学学、玩玩,合作表现,在层层叠加中熟悉了乐曲旋律和节奏,巧妙地完成了动作与音乐的和谐匹配,轻松地理解并表现了音乐作品的快乐诙谐。幼儿与同伴快乐合作、积极互动的情绪交流,乐此不疲的学习状态,充分显现出了音乐律动的特有魅力,让整个律动教学显得丰富完整、生动活泼且富有情趣。

四、以“问”促思,和谐互动

幼儿园韵律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教师要凝练自己的语言,使用精确的表达方式,提问时要注意不能轻易告知所谓的正确答案,需要指向“反思、验证”;不能习惯使用简单接纳的方式反馈对幼儿的意见,需要指向“归纳、推理”等,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讲解、指令、提示等各种互动情境中与幼儿形成和谐的互动,不仅保证师生交流顺畅进行,减少幼儿的认知负担,还会极大地促进幼儿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发展。

在《小鸟和猎手》这节活动中,笔者通过简短精练的语言、精确到位的提问、夸张幽默的肢体动作,借助语调、手势、眼神等,与幼儿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增添韵律活动喜剧情趣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幼儿想象力和参与活动的热情。比如,介绍猎人时,教师没有直接表述,而是给幼儿语言上的提示,通过“树林里来了一群人,他们扛着网兜,轻手轻脚地走进了树林”这样的描述,让幼儿猜想什么人进了树林,拓宽了幼儿认为“猎人只会开枪打小鸟”的局限思维,也吊足了幼儿的“胃口”,对整个活动充满期待。还有创编猎手进树林等动作,教师通过“猎人扛着网兜是什么样子?”“猎人怎样走才能不被发现?”等这样的提问来引导,鼓励幼儿独立构思,激发求异思维。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与同伴互相学习和影响,创编的动作更显丰富,而教师则敏锐地捕捉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和趣味性的动作,引导他们大胆变换,愉悦地展示自己。应该说,整个韵律活动既有自由又有规则,真正体现了雙主体,幼儿联想、表达也是多元的,他们在与教师的和谐互动中,享受着自信、成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其身心得到极大满足。

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幼儿能够运用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同时可以辐射到学习品质、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教师有效组织幼儿园韵律活动注意到以上几点的同时,还需要充分挖掘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各种类型的音乐自然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接受音乐的熏陶。教师要注意如何创设充满音乐又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如何运用适宜的标记和图谱,如何创作与音乐结构相匹配的儿歌等策略的运用,这样不仅能不断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欢快愉悦的积极情感,帮助幼儿解决韵律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还能有效降低幼儿欣赏音乐的难度,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幼儿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例谈积极情感组织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亲,我站在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