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基础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2018-07-07陈绍文

教育界·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教学质量信息化

陈绍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教育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取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尤其是在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中,更加需要与信息化背景相结合,将教学的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信息化基础下,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要利用一些新颖的教学工具,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以融合的目光来看待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融入课堂中来,真正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优势。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信息化的环境背景,探究如何在信息化基础下实现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机电专业;教学质量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对机电专业教学工作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今,仅依靠一些基础的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入新的机电专业教学过程已成为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环境下,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一再更新,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全面而系统的机电专业知识,提升知识素养,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即针对如何在信息化基础下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机电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培养创新创业型的优秀人才成了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中国职院校在现阶段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因此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课题,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人才炙手可热,成了信息时代的中流砥柱力量,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人才是为了让其更好地融入进工作岗位中,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如何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也成了当前广大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职院校通过对市场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发现,人才培养应当突出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对计算机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及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明确的工学结合项目模块,之后将项目模块向模块化项目课程转变,最终构成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能力的模块项目课程人才培养体系。

二、信息化环境对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

在信息化環境下,对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非常多,首先是对基础教学过程的扩展和补充。信息化知识丰富多样,对原有的基础教学过程起到了扩展和补充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必将经历新一轮的更迭。其次,对学生机电实践能力的提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机电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机电专业课程教师来说,摆脱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提升学生机电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信息化环境能够进一步丰富课外教学资源。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的流通效率明显变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轻而易举地获得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教学过程的不足。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之前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具体情况,同时由高中升入中职院校,学生的高中阶段并不了解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因此教师没有办法期望学生可以独立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导师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不同的学生特点提出符合的建议和引导。导师可以根据自己身上所需要完成的科研课题来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但是这样做的基本前提是充分考虑了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学生的研究方向要合理,不可以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最好研究项目具有相对有价值的研究基础,同时较为有趣并且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三、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教学——精简,多练

对于基础的机电知识和基本的机电操作技能,仍是机电专业课程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夯实这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EXCEL等基础的数据分析软件,以整理错题的形式将基础知识重新梳理一遍,找出学生不会的地方重点讲解,以“精简、多练”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机电知识的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来制定,首先确定工学结合的项目模块,之后根据项目模块设计单元模块。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工学结合、校企联动的要求设置提高专业能力的训练任务并且模拟职业教学情境。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同企业联合,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各个教学环节与各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实施和监控,让学生逐渐形成在各个工学模块单元的专业能力。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需要向教师提交单元作品,由学校联合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共同考核。教师通过学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联合校企专家进行分析反馈,使教学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有效。

2.提升学生机电专业水平——提升能力,兴趣为主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教学过程做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加入一些新的机电知识(例如探究机电知识的起源,中外著名的机电专家的成才故事等等),以“提升能力、兴趣为主”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机电专业“软知识”,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机电素养。因为此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较强,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己找答案。

3.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机电水平——拓宽道路,重点培养

对于部分机电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要形成“拓宽道路,重点培养”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其技术水平,通过让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机电知识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机电知识水平。而在赛前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找一些比赛视频资料自行学习,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机电知识竞赛题等等,这些都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机电知识水平的好方法。教师首先需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对企业进行访谈以及对毕业生的就业跟踪等等多种形式了解并掌握地区的发展趋势,同时把握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新的就业机会,明确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适合的岗位。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制定有效的培养方案。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网站管理能力、综合布线能力、网络配置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4.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兴趣教学法

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但教师可以利用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制作PPT教学课件为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较为卡通的或是酷炫的艺术字作为展示机电专业教学内容的形式,增强学生的个人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制图软件制作各种有趣的教学道具,例如使用动画制作软件来进行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体现教学过程的全面性——小组合作教学法

以“机电的发展历史”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收集一个时期内推动机电发展的重大事件资料,通过“合理分工、协同合作”的形式,以“发现、探究、分析、整理、总结”为基本学习过程,体现机电专业教学的全面性。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以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

6.展示教學过程的层次性——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即利用分层教学法,将学生、教学过程逐步分层,从而展示教学过程的层次性,这样做不仅能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还能形成“基础内容为主、拓展内容为辅”的良性的教学内容结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之与不同的教学过程相对应,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流程,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真.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业,2016,11(17):40-42.

[2] 丁群燕.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机电专业柔性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19):40.

[3] 苏婷.机电专业创新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5(12):134.

[4] 魏甜甜,陶丽萍.基于"互联网+"平台下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 ——以《电工电子学基础》项目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7,03(15):41.

[5] 董照华.基于中职学校“后示范校”期信息化条件下机电专业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8(35):223.

[6] 王惠贞,侯建华,王岩,等.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践——以机电专业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7,6(12):48-50.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教学质量信息化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分层教学在职校机电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