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8-07-07张茉

教育界·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析探究教学语言语文教学

张茉

【摘要】小学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和三观初步建立的重要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语文作为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和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其学习状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语言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做出了明确的规范。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探究,希望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语言;分析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不但是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点内容。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对语言敏感的阶段,对语文教学语言有极强的接受性和模仿性,加之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塑造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三观的建立,对此教师应当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教学语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小学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完善,对事物的学习和判断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教师作为除父母外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极易被学生所效仿。这需要教师把握好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状况和认知水平对教学语言做出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水平。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形成的教学语言是将复杂难懂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和吸收的经验总结。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语言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符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并使其正确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为今后高等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具体特点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严格的规范性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之一,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结晶,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和使用,语文的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规范性,符合正常的社会交流属性、文明规范以及普通话标准。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语言应避免方言化、不良用语以及语法错误,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语文教学,将具体的交际性礼节用语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语言的规范意识和礼节性意识,并以身作则起到语言教学的标准模范作用。

教学案例:在课文《朱德的扁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文领读和讲解教学中用语一定要规范,符合普通话的朗读标准,对“崇”“峻”“岭”和“赣”等生字的读音要标准,注重语言的语气和断句,细致地为学生讲述当时故事的发生背景和相关知识,让学生可以独自完成课文的朗读任务,深刻体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特点。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

语文作为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结晶,各种古诗歌和优秀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的语文教学语言应当富有情感,将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富含语境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人格。例如在课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文的学习进度调整语气,特别是“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这句话,要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和关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并且在日常交流中养成良好的情境用语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激励性和鼓励性

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正處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心理十分敏感脆弱,教师应当注重语文教学语言的鼓励性和激励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克制自身的情绪,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例如在课文《卧薪尝胆》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容易读错和写错的生字,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通过温和的语言为学生进行再次讲解,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卧薪尝胆的故事讲述出来,对敢于表现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要具有生活化特征

语文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语文的学习不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语文教学语言的生活化特征,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生活中母亲为我们辛苦付出和我们为母亲做得极少的例子,让学生常怀着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并用实际回报母亲。

综上所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语言不但直接影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核心道德素质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激励性以及生活化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兴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语文建设,2014(29):18-19.

[2] 宁丽荣.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学周刊,2014(02):125.

猜你喜欢

分析探究教学语言语文教学
GIS设备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的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