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有效探索 促进主动学习

2018-07-07周震

教育界·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核心素养

周震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是从教者的视角出发。核心素养基本理论主张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既构建了学生的智慧世界,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探索;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是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亲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知识内在的规律。

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教師的讲授为核心而设计的,从过程和方法看就是“提问—讲解—巩固—作业”;从教学关系看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给,你收”。这样机械的教学程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弱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课堂是你们的,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等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一、创设鲜活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已有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是猜谜语、讲故事,也可以是做游戏、赛一赛等形式,打开学生思维,激发他们主动探求的热情,形成自主探索的动力。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片段一。

师: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今天我将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游览,想不想去啊?那我们赶紧出发吧!

(课件播放画面及课文朗诵,学生静静观赏。)

师:美丽而奇异的蝴蝶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细细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的感觉更好。

(学自由朗读课文)

“假想旅游”把学生以游客的身份带到了台湾蝴蝶谷,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再现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旅游”之中。通过欣赏美丽的画面,神秘的蝴蝶谷已刻在孩子们的心里,孩子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去了解它、探索它。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课堂上的一切形式始终要为内容服务,无论教师创设何种情境,采用何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的始终是阅读的意义层面,引导学生要做的是摆脱情境旁观者的身份,而成为其中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主动探索者,步入文本,探索文本,逐步达到人文合一的境地。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鲜活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读读、品品、悟悟、聊聊、画画、写写,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二、采用巧妙点拨,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认为,在学生还没产生高昂情绪的状态下如果教师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教学只会给学生带来疲劳。因此有效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更要依靠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不能仅仅依靠背诵与积累,更要依靠感悟与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抓住知识的本质,巧妙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片段二。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因为游客众多,蝴蝶谷旅行社急需招聘一批小导游。只要能闯过“三关”,你就能成为特约导游!

师:现在进入第一关——蝴蝶谷位于什么地方?

生:蝴蝶谷位于祖国的宝岛台湾。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课题告诉我们了。

生2:导游旗上写着“台湾蝴蝶谷旅行社”。

生3:我是读了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师:你们真厉害,能从不同的地方寻找到答案。请你们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指导朗读)

师:第二关——蝴蝶谷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可以在课文里找一找。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并交流)

师:第三关——蝴蝶谷内有哪些迷人的景象?请小朋友听一听,演一演。

(全班学生戴上不同色彩的头饰,在教师的朗诵声中,各自到“黄色蝴蝶谷”和“五彩蝴蝶谷”汇聚,并翩翩起舞。)

师:可爱的蝴蝶,你们好,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吗?

(两个蝴蝶谷的代表自我介绍)

师:恭喜你们成为蝴蝶谷的特约导游,一拨一拨的游客正等着我们带领他们去游览呢!小导游们,该怎样向游客们介绍呢,先准备准备吧。

(学生准备导游词后交流)

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小导游。

朱熹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好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生动、准确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选择巧妙的教学方法,使有效教学达到最大化,应当是每一位老师不懈的追求。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设计巧妙的教学方法,就要找准教材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的选择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蝴蝶谷,既内化了文本语言,又活化了表达语言,自然地参与了吸纳到倾吐的全过程。“小导游招聘”这一设计非常巧妙,让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地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闪现各自的智慧,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例子,学生就有了金钥匙,会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三、关注经历过程,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課堂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开展有效探索,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教”与“学”动态的转化过程,是一种“教”与“学”自然平衡的教学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否就是真正参与了学习呢?其实这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参与,深层的参与应该要看学生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能否引起他人的共鸣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教学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片段三。

师:蝴蝶谷如此美丽,怎样让它名扬天下呢?

(生思考,小组讨论)

生1:可以拍摄照片,设计精美的宣传画,让大家都知道。

生2:可以进行一次广告征集活动,吸引大家的注意。

生3:可以建一个网站,把蝴蝶谷介绍给全世界。

生4:可以创作歌曲,让人们记住。

师:大家的金点子真不错啊!

低年级的教材浅显易懂,教师静态的描述对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怎样让静止的文字活化为一幅幅立体的流动的画卷?怎样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唤醒文本沉睡的语言?创设鲜活情境,让课堂生“辉”;活化语文教材,让儿童入“境”。本课的教学设计了从“游览蝴蝶谷”到“招聘小导游”,最后到“宣传蝴蝶谷”这三个环节,借助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多样的体验,让课文里静态的文字活动起来,学生精神为之振奋,兴趣随之盎然,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之中。

课堂上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给文本补白的方式,或讲故事,或分角色表演,学生变被动的听为自主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文中角色,与角色交流,让学生与文本、角色进行了“零距离”的对话。这样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无声息地”落实,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潜移默化”地迁移,推动了学生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平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9).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核心素养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