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图书”一词词义嬗变研究
2018-07-07丁海斌杨茉
丁海斌 杨茉
摘 要:本文阐释了“图书”一词古代词义的演变,并采用计量语言学等方法对“图书”一词的主要应用领域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图书”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目前可以确证的是它出现于西汉初期。初期以“图籍档案”的词义为主,东汉开始进入多词义交叉使用的阶段,“书籍”逐渐成为主要义项,并兼有图籍、书信、书画、印章等词义。其使用贯穿整个中国古代,义项丰富,演变形式多样。
关键词:图书;词义;图籍;档案
Abstract: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meaning of "Tushu" and also analyze the main application field and usage of the word "Tushu" . The generation of the word "Tushu"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Qin period,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it appeared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earliest meaning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map of territory and census register" ,and it started from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to more meaning cross using stage,the meaning of "book"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in meanings, the word "Tushu" also have many other meanings include map of territory and census register,letter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seal, etc. Its use throughout the ancient China with rich meanings and a variety of evolving forms.
Keywords:Tushu; Word meaning;Tuji; Archives
“图书”一词由单音词“图”与“书”组成,现今“图书”一词含义为图片和书刊,一般指代书籍,为使用频次较高的汉语词汇。经笔者分析,目前可以确证其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词义丰富,在经史子集、丛书等文献中均有出现。目前学者对其本义和词义进行了一定研究,但对其词义嬗变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以朝代为线索,对“图书”的词义嬗变和“图书”一词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1 古代“图书”一词的产生及本义
“图书”是由“图”与“书”两个单音词为词素构成的联合式双音词。“图”最早见于金文( ),本义为“地图档案”。“书”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为“书写记录之物”,兼具文书、档案的含义。关于“图书”一词最早见于何文献,目前可以确证的是它最早出现于西汉初期。由于组成“图书”的两个单音词均有档案之义,由二词组合而成的双音词必然应有档案词义,结合西汉文献中“图书”一词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图书”一词的本义为“图籍档案”。在笔者检索到的西汉文献中,“图书”一词共出现17次,其含义皆为“图籍档案”之义(包括属于图籍范畴的地图、河图洛书、图谶等)。如《史记》载:“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1]“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2]《汉书》:“可案图书,观地形,令水工准高下,开大河上领,出之胡中,东注之海。”[3]“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为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4]《前汉纪》:“今始至傣,即安其乐,此助桀为虐也。一乃还军霸上。诸将皆争取秦宝货,萧何独悉收秦图书。”[5]“丞相张苍从击臧荼有功,封北平侯。苍明习天下图书,善用算術,故命以列侯居相府,主郡国上计也。”[6]
2 西汉以后“图书”词义之流变
西汉之后,“图书”一词出现次数逐代递增。并且,其词义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其主词义由产生初期主要的“图籍”转变为“书籍”。主词义“书籍”的产生与演变是我们研究西汉以后“图书”词义流变的核心问题。同时,西汉之后“图书”一词还陆续出现了一些其他新的词义,即用来指代“书信”“印章、私章”“画册,书画作品”和“特定官职”等。但无论是从出现次数,还是从使用频次上都远远低于“书籍”之义。
2.1 “图书”主词义“书籍”的产生及演变。“图书”用来指代“书籍”最早见于东汉。
《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厚少学统业,精力思述。初,安帝永初三年,太白入斗,洛阳大水。时统为侍中,厚随在京师。朝廷以问统,统对年老耳目不明,子厚晓读图书,粗识其意。邓太后使中常侍承制问之,厚对以为“诸王子多在京师,容有非常,宜亟发遣各还本国”。[7]
十三年,更召拜太常。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8]
陛下宜开石室,陈图书,招会群儒,引问得失,指摘变象,以求天意。其言有中理,即时施行,显拔其人,以表能者。则圣听日有所闻,忠臣尽其所知。[9]
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遁逃林薮。自是莫不抱负坟策,云会京师,范升、陈元、郑兴、杜林、卫宏、刘昆、桓荣之徒,继踵而集。[10]
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11]
从其使用情况来看,“图书”一词在东汉共出现53次,书籍词义出现15次,占比28.3%,在其产生初期就出现了一定的使用优势,并且这种优势随着朝代的推进愈加明显: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书籍”一义就成为“图书”一词的主要词义,其词义占全部义项比历代均高于50%,至清代“书籍”一义出现次数占全部义项比达到73%,如图1所示,其使用频次亦呈上升趋势。
从其词义内涵来看,“图书”的书籍含义包括泛指与专指两种形式,并且两种指代形式均出现在东汉时期,在各代亦均有沿用。其泛指各类书籍为主要用法,如《贞观政要》:“乙夜观书,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12]除泛指各类书籍外,“图书”一词还用来指代特定书籍,通常指其所载文献,也可指上文中提到过的文献以及专门领域的文献,如《太平经》:“夫人持珍物璧玉金钱行,冥尚坐守之,不能寐也。是尚但珍物耳,何言当传天宝秘图书,乃可以安天地六极八远乎?出,子复重慎之。”[13]其中“图书”一词专指《太平经》一书。又如唐代《全唐诗》:“否泰交加无定主,懒学风云戢翎羽。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14]“图书”专指儒家经典书籍。
需要指出的是,与“图书”一词部分词义重合的“书籍”一词其产生与使用时间与“图书”已经基本一致,但出现次数远远不及“图书”,其词义与“图书”有较多重合,但亦有部分差异性存在。笔者将另著文进行详细研究,此处不再赘述。
2.2其他词义的产生及演變。除了主词义“书籍”和沿用 “图籍”之义外,西汉以后“图书”一词陆续出现了四种新的义项,即用来指代“书信”“书画作品”“印章”以及“特定官职”。
2.2.1图籍档案。“图籍”作为“图书”的本义,在西汉之后虽然其主词义地位让位于“书籍”之义项,但它也历史地得到了继续沿用。根据具体词义内涵的不同,可将“图书”之“图籍”这一外延较大的词义分为四种具体涵义:一是指代户籍与地图档案;二是指代记录史事的文书、档案记录;三是指代河图洛书;四是指代图谶。
如上文所述,“图书”用来指代“户籍与地图档案”之义最早见于西汉。后代用法如《晋书·宣帝纪》:“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15]此后,虽然“户籍与地图档案”陆续有专门的名词指代,如:黄册与鱼鳞图册等,但有时仍使用“图书”一词来指代这一涵义。不过由于历史的延续性,明清时期作为“户籍与地图档案”一义出现的“图书”均为前代文献的引用,如《宋史纪事本末》:“则国家守文者不可无史。萧何入秦,先收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以何得秦图书也,则国家创业者不可无史。”[16]《孔子改制考·卷二十》:“而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御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17]
“图书”用来“记录史事的文书、档案记录”最早见于东汉。《潜夫论》载:“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况乎其德义既举,乃可以它故而弗之采乎?由余生于五狄,越蒙产于八蛮,而功施齐、秦,德立诸夏,令名美誉,载于图书,至今不灭。”[18]为比较重要的义项,后世屡有出现,如《隋书》:“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掌国史,集注起居。著作郎谓之大著作,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又有撰史学士,亦知史书。佐郎为起家之选。”[19]
“图书”用来指代“河图洛书”最早见于西汉。《汉书》:“秦遂不改,至始皇灭六国,二世而亡。昔三代居三河,河洛出图书,秦居渭阳,而渭水数赤,瑞异应德之效也。”[20]“河图洛书”,取“图”意为“河图”,“书”意为“洛书”构成“图书”一词。“河图”“洛书”可谓中华文化的源头。传说认为河图是由龙衔来或负来,或者说负图之“龙马”是像马之龙。古代中国人的传说中认为洛书是由神龟负出,因此洛书也称为“龟书”。[21]当代蒙古族学者韩永贤经多年研究,认为“‘河图是游牧时期所用的气象图,‘洛书是游牧时期所用的罗盘图”。[22]其词义内涵相对固定,后世常沿用。如《论衡》:“夫河出图,洛出书,圣帝明王之瑞应也。图书文章与仓颉所作字画何以异?天地为图书,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指与鬼神合,何非何恶,而致雨粟、神哭之怪?”[23]
图谶指将来能应验的预言、预兆,是古代关于宣扬迷信的预言、预兆的书籍,多为隐语﹑预言。申怡然学者在其论文中指出:“谶的起源比较早,在先秦时期的典籍里,就能够见到一些谶语,大多数是用来预测帝王的吉凶祸福……谶纬思潮产生于汉代,兴盛于汉代,也在汉末开始了它的消亡之路。”[24]图谶经常被用作政治工具,用来巩固皇权,甚至通过大肆造作图谶用作推翻皇权的工具。“图书”用来指代图谶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书·王莽传》:“见莽居摄即作铜匮,为两检。署其一曰:‘天帝行玺金匮图,其一署曰:‘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者高皇帝名也。书言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图书皆书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兴、王盛,章因自窜姓名,凡十一人,皆署官爵,为辅佐。”[25]此后历代均有此词义出现,词义内涵亦比较固定,如《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入主,焉可不抑远之哉!”[26]《猗觉寮杂记》卷下:“光武令尹敏校图谶,敏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敏因其缺文,增之曰:‘君无口,为汉辅。敏曰:‘臣见前人增损图书,敢不自量,切幸万一。帝深非之,竟不罪。”[27]
2.2.2 书信与书画作品、画册。至隋唐五代时期,“图书”一词出现次数剧增,共出现255次,其词义十分丰富,并且出现了两种新的词义,其一是“图书”用来指代“书信”。《全唐诗》:“律吕同声我尔身,文章君是一伶伦。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元诗驳杂真难辨,白朴流传用转新。蔡女图书虽在口,于公门户岂生尘。”[28]不过该用法在隋唐时期仅出现一次,占总出现次数的0.4%,为低频词义,并于元代消失,再无该义项。
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图书”另一种新词义即指“书画作品、画册”,其多出现在书法绘画理论著作中,如唐代张彦远书法学论著总集《法书要录》:“天宝中,臣充使访图书。有商胡穆聿在书行贩古迹,往往以织成裸轴得好图书,臣奏直集贤,令求书画。”[29]又如《历代名画记》:“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30]
2.2.3 印章。宋代,“图书”一词使用次数增加,达到395次,“图书”一词出现了新的词义,即用来指代印章,私章。《印文考略》:“古人于图画书籍,皆有印以存识,遂称图书印。故今呼官印仍曰印,呼私印曰图书。”[31]苏辙所做诗《池州萧丞相楼》:“丞相风流直至今,朱栏仍对旧山林。奔驰轩冕身何有?跌宕图书意最深。松绕城头风瑟缩,江浮山外气阴森。三年不起南迁想,应有前人识此心。”[32] “图书”即指印章。经检索,“图书”作为印章进行使用的次数自明代开始剧增,明代“图书”一词共出现401次,作为“印章,私章”进行使用的次数高达101次,占总出现次数的25.19%,表现出较突出的时代特征。该词义多出现在通俗小说中,如《儒林外史》:“次日,又在店里偷了几十个钱,走到吉祥寺门口一个刻图书的郭铁笔店里柜外,和郭铁笔拱一拱手,坐下说道:‘要费先生的心,刻两方图书。”[33]
2.2.4 特定官职。清代,“图书”一词共出现691次,除了“书信”,其他词义均有出现,并且出现了新的义项,即“图书”作为一种官职名称进行使用。《阅世编》载:“将谓大役既去,小役无伤于民,孰知弊流已极,里催之累,更甚于大役乎?一则编审之时,图书、保正,上下其手也。”[34]古代农村每十户为一保,设保长;每五十户设一大保,设大保长;每十大保(也就是五百户)设都保;都保的领导叫都保正,还有一个副保正。此句描述的是清代徭役制度,“图书”与“保正”共同对百姓徭役施压,可知这里的“图书”指的是官职。但该词义仅在清代出现1次,属于低频词义。
3 古代“图书”一词应用情况分析
“图书”一词作为“图”与“书”两个单音节名词复音化的成果,理论上存在着出现于先秦晚期的可能,但目前的文献证据仍处于疑证阶段。目前可以确证的是它出现于西汉初期。学界对其原始词义存在争议,但从历史发展逻辑与词汇使用的具体语言环境看,笔者认为其原始词义应为“图籍档案”。
“图书”一词的发展既符合词汇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主词义的明显转换。西汉上承先秦与秦代,“图书”一词的原始词义和主词义为“图籍”(地图与户籍档案),西汉之后“图书”的“图籍”义项的使用次数逐代降低,明代词义占比仅仅5.23%,而从东汉开始“图书”的“书籍”义项成为其主要义项,占比逐代提高,直到现代它成为“图书”一词的基本词义,其他词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是其词义内涵不断丰富。“图书”一词在中国古代义项丰富,约有七八种义项,由早期的“图籍”(户籍和地图档案)逐步扩充为包括“书籍”“图谶”“河图洛书”“史事记载”和“户籍和地图档案”等多种义项。
三是在使用频次方面,自汉至清,“图书”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其使用具有极强的延续性。由图3可知,其频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个别朝代具有特殊性与不规律性。该词在西汉出现伊始,频次颇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频次出现下降的情况,隋唐、两宋、明清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期,并在清代达到高峰。其中,元代是个特例,“图书”一词的出现频次的增长出现停滞,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元朝统治时间非常短,只有97年,产生文献较少;另一方面,由于是少数民族统治,当时全国使用三种语言文字,即蒙古文、汉文和波斯文,公文使用蒙古文和汉语公牍文两种文字,统治阶级偏好使用与他们语言习惯相符合的名词。
“图书”一词的部分词义出现了断代的情况,如“书画作品、画册”义项出现于汉代,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献中并未出现该义项,直至隋唐时期才又出现了。其主词义之外的弱义项的使用频率和连续性都较差。
四是在应用领域方面,“图书”一词应用领域广阔,在经、史、子、集等各部类文献中均有涉及。从表2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图书”一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笔者检索的2578部古代文献中,共有959部文献中出现了“图书”一词。该词在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书及通俗小说中均有使用。其中经部使用最少,仅在31部文献中出现;丛书与通俗小说中出现得也较少;子部出现最多,在372部子部文献中均有出现。“图书”主要词义“书籍”以及“图籍”多使用在官府事务中,官文化特征较明显。因此,在以儒家经典為主的经部和大量描写市井生活及人生百态的丛书与通俗小说使用较少并不奇怪。并且,在丛书与通俗小说中出现的时间较晚: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丛书中;直至明代,通俗小说中开始出现“图书”一词。这主要是由于丛书自唐代产生并在宋代才开始普及起来。而通俗小说这一体式产生于元代,至明代开始才逐渐普及被人们熟知,所以“图书”一词自明代开始才开始出现在通俗小说中。
4小结
总的来说,历史变迁、文化演变、社会变迁、统治阶级政策等因素均对“图书”词义的演变造成了影响。其众多义项在当代已经消失,包括其原始词义“图籍”及“印章”“图谶”等义项。但其主要义项“书籍”一直延续下来,并且词义日益集中,延续性很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BTQ071。
1 关于古代“图书”一词的起源及本义,笔者已另著文详述,此处不多加分析。
2 笔者检索范畴是知网国学宝典数据库所包含的从先秦至清代的2578部文献。
3 笔者检索范畴是知网国学宝典数据库所包含的从先秦至清代的2578部文献。
4 笔者检索范畴是知网国学宝典数据库所包含的古代文献。
5 笔者检索范畴是知网国学宝典数据库所包含的从先秦至清代的2578部文献。
6 笔者检索范畴是知网国学宝典数据库所包含的从先秦至清代的2578部文献。
参考文献:
[1][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3;718.
[3][4][20][25](漢)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1686;4095;1438;4095.
[5][6](汉)荀悦,(晋)袁宏著,张烈点校.两汉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2:16;40.
[7][8][9][10][11][2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二十四史·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704;805;1403-1404;1717;1719;960.
[12](唐)吴兢著,陈书凯译.贞观政要[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117.
[13]罗炽.太平经注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24.
[14]黄钧,龙华,张铁燕等校.全唐诗[M].长沙:岳麓书社,1998:699.
[15](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6.
[16](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794.
[17](清)康有为.孔子改制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8:446.
[18](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36.
[19](唐)魏征等.隋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459.
[21] 王永宽.论河图洛书与远古物象崇拜[J].中州学刊,2006(1):146-147.
[22] 韩永贤.对河图洛书的探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8(3):43.
[23](东汉)王充.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91:84.
[24]申怡然.谶纬与汉代文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7](南宋)朱翌.猗觉寮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63.
[28]周振甫主编.唐诗宋词元曲全集:全唐诗[M].合肥:黄山书社,1999:3001.
[29](唐)张彦远.法书要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96.
[30](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14.
[31]丛书集成续编编委会.丛书集成续编:第八十七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213.
[32]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57.
[33](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7:125.
[34](清)叶梦珠.阅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47.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来稿日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