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篮球教学探研

2018-07-07李云峰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游戏化篮球运动初中体育

李云峰

摘 要:篮球作为中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这项运动不仅具有运动性,还具有竞技性,需要教师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篮球技能。文章结合教学经验,从利用游戏化篮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篮球技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游戏化篮球,让篮球教学更有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化;篮球运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57-02

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有趣的体育运动,然而很多学生虽然喜欢篮球,却不喜欢上篮球课,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训练方式过于单一造成的。有些体育教师在平日的篮球教学中,只让学生进行单一而重复性的篮球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此,教师应改变教學方法,积极寻求新的方式让篮球课变得更有魅力。

一、利用游戏化篮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体育游戏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而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篮球技能训练中去。所以,教师要把需要掌握的篮球技术与规则渗透到游戏教学中,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最简单的中圈对抗擂台赛游戏,进攻方一个人运球,防守方一个人守球,要求是用体前变向求得摆脱或突破,防止被断球。游戏的时候要面对防守者,不可以采用身体护球的方式。而防守方可以断球,如果断球成功,就能够成为进攻者。这个游戏还可以进行变化:比如由两个人做游戏,一个人一只球,在中圈做运球对抗,在确保自己的球不被断掉的前提下,用尽全力去抢断另外一个人的球。也可以将另外一个人的球拨出圈外,拨出、抢断圈外者为获胜方,如果期间出现二次运球则视为犯规。这样严格的规定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对体育游戏的重视感,提升学生的控球技能。这样,一个擂台赛游戏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调动了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训练效果也相当可观。

游戏化教学将传统的一板一眼式指导变成动态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上面的案例可知,游戏化篮球运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师要不断开拓新的方式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利用游戏化篮球,提高学生篮球技能

游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则容易使学生沉溺于玩乐之中,注意力分散,自制力不强的学生会为了玩而玩,游戏化教学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要明确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了满足训练服务的。选择游戏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技术含量的,需要学生付出意志努力的项目。游戏化体育跟一般的游戏相比,规则显得更加重要。在制定规则时,应该注重篮球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利用游戏,使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体育训练。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利用游戏不断地丰富学生应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四角跑动传接球”这个游戏能够训练学生的传球技能。学生的传球技术并不高,所以,在游戏之前要先预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慢跑的方式击地传球。逐渐地,学生的传球技术成熟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要求他们加快跑动的速度,并适度调整传球方式,由击地反弹变成胸前平传球,由原来的一球过渡到多球同时传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要求,传球时应有提前量,主要依据跑动的速度而定,人到球到。接球前要调整好步伐,接到球后,三步传球。

为了增添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可以选择两个球或三个球同时传送的形式,若后面的球能追到前面的球则为胜。如果失误,则视为失败。这样一来,游戏就会变得更加有趣。规则是死的,游戏是活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

三、利用游戏化篮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了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中,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应随机应变,甚至可以允许学生提出新要求,给他们更广阔的游戏舞台。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的作用,而是重在于“导”,引领学生去发现新的篮球技能。例如,“接球上篮”游戏的玩法多种多样,第一种是背对着球篮,站在三分线以外的位置,双手胯下反弹急转身,接着快速接球并投篮,这种训练方式主要训练转身和接球的连贯性。第二种是正常面对球篮,仍然站在三分线以外,双手用力反弹、助跑、空中接力。第三种是从前、后、侧接球,主要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并且还能造成不同的传球时间,如果接球早,接球后要运球,然后上篮。时间合适的话,则直接上篮。接球晚可以急停投跳。这三种游戏模式可以接连进行,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维和身体需要不断转换,从而得到有效的训练。

体育教学必须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运动员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游戏化体育讲究创新,但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有些游戏模式过于复杂,难度偏高,可以舍去,否则会使学生因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认为游戏不好玩。

四、利用游戏化篮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是教育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情感是协调和维护师生关系的纽带。为了促使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在学生游戏时,教师也要参与进去,和学生共享运动的乐趣。为此,教师应该设计一些适合师生互动的篮球游戏。例如,“踩线游戏”:20人参与,篮球半场为界,事先选出一人在线上追,其余19人在篮球半场所有的线上踩着线跑,捕捉住后将由被捕捉者充当捕捉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分线与罚球线圆弧靠近,组织者要规定其不许跨线,在直角转弯时也要按球场线路走。为了避免耍赖,要预先说明不允许反捕。教师可以先当追逐的那个人,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再比如十分有趣的“传球捕人”游戏:依然是20人参与,半场为界。选出2人,其余在半场不超出边线和中场线4条线内任意躲避捕捉。选出的2人用一个篮球,以传球和运球的方式,不允许走步,用球触碰躲避人,在球不可离手的情况下进行捕捉。其他人在被捕捉后加入捕捉方一起捕捉下一个目标,直到最后一人。躲避方可看准机会打掉传球路途中球破坏捕捉,但不可超出界线。此游戏要求标准较高,适合有篮球基础的学生游戏。这两项篮球游戏非常适合班级整体运动,人人可参与。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师生关系得到加强,而且生生之间也得到良好的互动,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不过在这两项大型的游戏中,教师要注意维持好纪律,防止出现混乱现象。

教师的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还感染着学生。如果教师能够以平等、民主、和谐的方式对待学生,那么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完成各项体育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篮球运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将游戏完美地融入其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技巧,使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体育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薛炳.浅谈初中体育校本课程——篮球运动[J].体育世界,2012(02).

[2]管慧香.对中学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07).

[3]刘文臣.中学篮球教学训练中的篮球意识培养[J].运动,2011(09).

[4]岳志成.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

猜你喜欢

游戏化篮球运动初中体育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