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8-07-07周淑红,王欣岩,李婷婷,刘丹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师资力量调查分析学习习惯

周淑红,王欣岩,李婷婷,刘丹

摘 要:以黑龙江省巴彦县松花江乡为切入点,调查当地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探寻其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农村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动力,缺乏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学习效率低,缺乏课后复习习惯。农村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中存在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家庭环境缺少学习氛围、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差等问题。教師、家长应进行努力和改变,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师资力量;家庭氛围;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20-02

对于“习惯”这一词汇人们并不陌生,“习惯”即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某种行为的固定模式或者某种倾向。而“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固定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或好或坏。人们常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习习惯的培养更要从小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这也造成了各地教育方面的差异。对于我国农村来说,学生处于怎样的环境中,其学习习惯是否能够向好的方面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松花江乡为切入点,调查当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探寻其习惯形成的原因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

本文以黑龙江省巴彦县松花江乡振兴小学等乡镇小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这几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这几所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本地孩子,出生于农村,生长于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发均符合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在抽样分发问卷后,调研人员同被选中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并在访谈过程中观察学生们的习惯,最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对比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的相关性,以确保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研究人员在选取的学校中随机选取300名学生分发调查问卷,在收回的问卷中有25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4%。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前预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课后复习情况等,力求从多角度客观地反映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只是因为家长让上学就上学,为了看书而看书。在看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学生学习的自制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学习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遇到不会的问题很少主动提问,在没有人看管的情况下,很少主动学习。

(2)缺乏课前预习习惯。调查显示,有84%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80%的学生不会制订学习计划,对于书中的重难点内容并不了解,也不想预习;71%的学生曾尝试预习,但因为理解不了学习内容而放弃预习;在课前预习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即使进行了预习,在课堂上也不能有效地解决重难点问题,使预习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3)课堂学习效率低。调查显示,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超过五成的学生在课上很难进入状态,经常溜号;有四成左右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课,回答老师的提问,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只有一成的学生能够做到触类旁通,认真思考;在记听课笔记方面,有五成的学生能够在不耽误听课的情况下跟随老师的讲课进度记笔记,另五成的学生只能听课,跟不上笔记的书写。

(4)缺乏课后复习习惯。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每天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回家或者下课不进行复习、巩固。仅有三成的学生会及时整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并复习和背诵。

二、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或者采取错误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那么对于学生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走访发现:在课堂纪律上,有些教师只是自顾自讲课,对学生是否听讲不闻不问,对于课堂纪律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控;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生动的讲解,小学生本来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觉得课堂无聊,就会溜号,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在课堂互动上,有些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学习氛围压抑;在板书的书写上,有些教师的板书缺乏条理,书写随意,甚至有些板书的字迹学生难以辨识。

2.家庭环境缺少学习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较大,很多父母并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上在言语和行为方面不能做出表率,使孩子有样学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家长的素质偏低,与孩子沟通时的方法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动不动就打孩子。相对来说,黑龙江省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很多家庭中一共六口人,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一些家庭会对孩子有溺爱行为,比如孩子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却需要父母帮忙,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上阵,这容易让孩子养成懒惰、吃不了苦的习性。在一些农村家庭中还有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长辈的正确引导,更谈不上有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3.学生主观学习意识差

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上述因素外,学生自身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小学生年纪较小,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有时候会把从电视上或者其他地方看到的不正确的行为运用到课堂学习中,甚至把顶撞老师当作一种荣耀,进而形成一系列不良习惯。

三、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1.教师方面

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管理好学生的重任,因为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心智尚稚嫩,很多习惯及能力尚未形成。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需要教師帮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就比较难以更改,所以教师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其一,对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并学会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其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找到学习的动力;其三,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共同帮助学生成长;其四,教师要注重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五,教师应定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以座谈、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此外,由于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特殊,再加上不少农村学生的父母进城务工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所以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可谓重中之重。对此,教师尤其要注重与农村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及时沟通,必要时可开展针对监护人的培训。

2.家长方面

农村学生的家长应该全力支持子女的教育,保证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大智力投资,把子女的健康成长放在首要位置。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不能做错事就打,而是要问清楚原因,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能说脏话等不好的言语。至于那些远离孩子在外打工的学生父母,要注意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使孩子即使隔得再远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3.学生方面

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自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最缺少的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指导。为此,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学习方面。课前,学生要做好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难度大的学习内容要多花费点精力,多预习一些时间,把不会的地方标记出来,为课堂上有针对性听课做好准备。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翻一遍书就算完成预习了,而是要在预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并试着将课后习题做一做,这样更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形成及提高。另外,课前3分钟的自学也很重要,学生要利用好课前3分钟使自己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2)课堂学习方面。为克服学习主动性差、自卑心理严重的问题,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应多动脑筋思考,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讨论,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的表达要完整、清晰。学生应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评价。

(3)课后复习方面。在人的记忆方面,有一个遗忘曲线,就是说在记忆后若不能及时复习和巩固,就会彻底遗忘。所以,学生在课后要认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将每天学习的内容在课后进行整理和整合。第二,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书面作业还是查找资料的作业;对老师批改后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改正,并找出犯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第三,对于课上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或者与同学讨论,绝不能将问题搁置下来。第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加课外阅读量,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内容,还要学会拓展性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农村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相关教育者必须充分重视起来,认真分析、思考,并加以解决。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纠正其不良习惯,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要针对农村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做出努力和改变,下大力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潜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汉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5.

[2]邵夏珍.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6.

[3]李晓丽.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5.

[4]胡美好.浅议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转变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J].科教文汇,2012(03).

[5]马碧琼.农村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6]陈柏平.论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猜你喜欢

师资力量调查分析学习习惯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