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思想演变与评价
2018-07-06张慧莹宋佳张倩茹
张慧莹 宋佳 张倩茹
【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研究了历来国际贸易思想的批判继承关系。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思想的演变体现的是各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过程。
【关键词】思想史;国际贸易;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主义
纵观国际贸易思想演变史,无非就是“自由”与“保护”之争。马克思认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发展水平是决定其国贸思想的基本因素,“保护”或“自由”是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而交替变化的,具有阶段性与历史性。从本质上讲,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政策是服务于资本的需要,都是不同主权国家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说辞。
1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是经济思想的萌芽时期,学者们已经对经济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虽然研究方法尚不科学、对问题的认识只是处于浅的层面,但他们的一些思想成为了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有关国际贸易的思想也已星火乍现。处于奴隶社会的古希腊的学者多为思想家,思考经济问题带有哲学色彩。处于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欧洲学者多为神学家,在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的过程中也阐述了一些经济思想。
1.1 古希腊时期
在梭伦时代,市场经济已超越物物交换、开始了商品货币交换。梭伦把海外贸易列为他所谓的“六种值得重视的职业”之首,主张运用国家的力量拓展海外市场。因为,海外贸易在古希腊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古希腊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色,而这些特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所需是不可能有求必应的,于是这个国家就要考虑以进口的形式来弥补自身不足的生活资料”。
1.2 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的欧洲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的“经院学派”。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就带有神学色彩,但他不像该时期的神学家那样仅凭空洞的神的意志辩驳论点,而是运用哲学思维和新的事实来充实自己的论据。因此,尽管他对商品交换的看法矛盾,他仍然赞同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活动,因为此类商业活动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
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14世纪末,西欧封建社会进入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长。地理大发现使得更大范围的贸易成为可能,同时商业资本发挥突出作用、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商主义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该时期的经济学家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的影响,逐渐从中世纪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最早在理论上提出了什么是国家财富、怎样增加国家财富。但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仅仅停留在流通领域,把金银作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认为财富的源泉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就是对外贸易。根据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重商主义又分成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主张以法律和行政手段禁止货币外流,鼓励通过对外贸易的少买多卖原则吸收外国货币,使本国货币增加并储藏于国内。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主张改变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甚至鼓励输出,扩大从事外国商品的买卖,以获取大量货币财;为保证获取利润,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这一时期特点是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共存。自由贸易主义者批判了重商主义有关财富的观点。他们认为,财富不是作为交换媒介的贵金属,而是物质财富本身。由此,财富的来源也不是商品的交换领域而是商品的生产领域。通过国际分工,使每个国家都能以高效率生产财富,并通过贸易获得消费需要的其他产品。因此,自由贸易能够使贸易的参加国都获得福利。
在自由贸易政策理论成为主流的过程中,一些刚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们在经济学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富与财富生产力的区别。在他们看来,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反对一味的自由贸易。
3.1 大卫休漠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大卫休漠批判重商主义、提倡自由贸易。他强调各国在经济贸易利益上的和谐,反对贸易壁垒。他宣称“不但作为人类的一员,我要为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甚至法国的商业繁荣而祈祷,而且作为一个英国国民,我也要为它们祈祷”。
3.2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个将国际贸易研究由商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使得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更深入,从而开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他批判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國之所失的片面看法,提倡自由贸易,反对垄断和政府限制政策。
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提出了“绝对优势说”。绝对优势指某一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具有绝对优势。一国只要专门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用以交换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就会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在总产量增加、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节约劳动时间。
斯密第一次运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所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若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状态,那么贸易将如何展开呢?斯密的学说不能回答这一问题,因而无法用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3.3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发展和修正了斯密的国际贸易分工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的指针。他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基本原则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指出即使某国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仍能获益。例如,英国在葡萄酒和毛呢生产上都处于劣势,而葡萄牙都处于优势。因此,对葡萄牙来说,与其把资本和劳动同时投入两种产品的生产,不如投入其优势更大的葡萄酒的生产上,让英国去生产其劣势相对较小的毛呢。然后两国交换,这样两国都将从其中受益。
李嘉图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3.4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
由于国内产业遭遇到严峻的国际竞争,德国李斯特抨击了提倡自由贸易政策的英法古典经济学,他提出“国家经济学”概念论证他的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在他看来,各国、各民族发展道路不同、经济水平各异,不存在普遍经济规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是不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那种只看重廉价的进口商品,从而只重视眼前财富增加的观点,是葬送一国财富生产力提高的错误选择。处于工业化时期的国家应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保护具有财富生产潜力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能够成长起来的产业。
4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
19世纪末到二战前,进入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的国贸思想主要是凯恩斯的超保护主义。凯恩斯的国贸贸易思想延承了他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逻辑,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两大前提下展开的,同样具有很强时代性和明显的国家主体性。凯恩斯指出了在经济萧条时期,当私人的有效需求不能达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有效需求水平时,政府可以通过奖励出口、限进口的措施实现贸易收支顺差,借助外国对本国商品需求的增加和利率对本国私人需求的刺激,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
5 当代国际贸易思想略谈
5.1 H-O模型
由于古典贸易理论存在的缺陷不能很好的解释国际贸易出现的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瓦尔拉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步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
1977年俄林因“深入到对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性是建立贸易的必要条件的分析,对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且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他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享賦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基础。
里昂惕夫在对美国具体资料的验证中却得到了与H-O原理相反的结论:根据HO模型,美国一般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那么它的对外贸易模式应该是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的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结果恰好与理论判断相反。
为了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产生了一场学说革命,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从动态角度人手,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他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并不按H-O原理进行,不是在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进行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
总之,通过对国际贸易思想历史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思想的形成不能离开一个学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论是倾向于经济自由主义,还是经济保护主义,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为之辩护,因此不是非黑即白的,只有程度之分。脱开国家主权及国家利益讨论国际贸易,是理论上不切实际的虚幻和空想。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子昔,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2]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M].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