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2018-07-06徐晓艺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徐晓艺

摘要:本文以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司多年的财务数据,来讨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的利润、会计处理有何影响。在文章最后对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操纵;海南大东海

一、引言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偶发性的税收返还或减免、政府补助、债务重组、企业重组费用等。

非经常性损益计入当期利润,对上市公司净利润有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申请取消特殊处理是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是否盈利为衡量标准,这看起来非经常性损益不能调节利润,不对利润造成影响。但在实际中衡量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时,却没有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利润的影响,只看上市公司是否盈利。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的,其股票将被暂停上市。一些盈利能力较差、负债率高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蓄意包装利润,使原本亏损的公司扭亏为盈。通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迅速改善财务状况,这种手段已成为上市公司避免退市的常用方法。

二、案例介绍与分析

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4月26日在原海南三亚大东海旅游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改组设立的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酒店住宿和餐饮服务。1996年5月6日,本公司进行重组及相应的分立。1996年10月8日和1997年1月28 日本公司经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行B股8,000万股和 A 股1,400 万股并上市交易。现在,其证券简称为*ST东海A,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通过查阅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大东海)2007—2017年的年報,可看到以下数据:(见表1)

海南大东海的净利润大致可以看成一年正值一年负值的交替变化,这十一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都为正值,都为收益而不是损失。换句话说,在这些年里非经常性损益为公司的净利润做出了较大贡献。

除了净利润之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后净利润)更能代表上市公司经常性稳定的盈利能力。其扣非后净利润除最近刚刚披露的2017年的数据之外,其余年份均为负值。这也就是说若公司没有发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那公司的净利润除2017年外其余十年将都为负值,不会呈现出一年正值一年负值交替变化的趋势,海南大东海就会在早些年停牌甚至退市。只看其净利润的财务报表使用者会引起自己对海南大东海实际盈利能力的误判,海南大东海也有通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来增加公司净利润,使其免于退市的动机。

通过查阅海南大东海这些年度财务报表中具体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现该公司较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在这些年间还发生了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及其他偶然所得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

三、非经常性损益带来的问题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

海南大东海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几乎每年都有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且有的年份数额较大。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置损益。发生亏损或盈利能力下降的上市公司通过处置非流动资产来增加自己本年度的会计利润。当下,国家法律法规,相关会计政策没有对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的确认进行详细规定。也没有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具体动机进行调查。这导致上市公司会“毫不费力”的运用此项目操纵会计利润,达到避免停牌、退市的目的。这样不会使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对公司盈利能力做出合理正确的判断,也不利于公司自身未来发展。若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

1.公允价值的确认

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发生实物抵债时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然而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没有可靠的同类型交易可供参考定价。公允价值计量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公允价值需要会计人员通过估值进行职业判断,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影响着公允价值估值,这样一来就很可能导致公允价值失真。

2.短期利润操纵

债务重组具有偶然性和非经常性,当债权人对债务做出让步时,债务公司便可将重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亏损三年将暂停上市。一些面临停牌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增加会计利润,达到规避停牌、退市的目的。债务重组能够迅速增加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进行利润操纵。然而,这只能帮助上市公司在短期内增加利润,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没有实际帮助,公司未来发展还是要靠自身良好的经营战略,从根本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三)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

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可以迅速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从长远上看,如果政府持续对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提供政府补助,这可能会使公司对政府补助产生依赖导致其发展前景变得更糟糕,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且公司的“造血”能力差,一味依靠外界帮助,即便一时逃过停牌危机,但是以后的发展也会是磕磕绊绊。对政府来说,将资金投入到盈利能力一直较差的公司就会减少对有更好发展前景的公司的补助。总之,政府较频繁的对有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进行补助会“治标不治本”起不到实际作用还影响了政府资金的有效利用。

四、相关建议

(一)会计从业人员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在估计、计量一些没有法律、法规或准则等明确规定的会计事项时,会计人员应以合法合规为底线,以公司更好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上市公司做财务处理及发表建议。而不是通过一些手段仅仅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粉饰账面数字。

会计专业知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发生改变,比如近期的“营改增”政策,这些重大改革都会使会计现在的实际操作较原先的处理方法发生很大变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思考,积累能力,为公司在财务方面提出更好更合适的发展建议。

(二)上市公司应对停牌、退市有正确的认知和态度

盲目的通过粉饰财务报表,玩账面游戏并不能解决公司实际存在的财务问题。当公司实际处于经营困境时,管理者应及时分析当下公司存在的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我国,对想要上市的公司要求很高,获得上市资格十分不易,“壳资源”宝贵。这就会导致上市公司在发生连续亏损时先想如何解决当下难题,很少考虑这样做是否会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公司法》规定从1998年1月1日起3年内的任何1年中,如果暂停上市的公司能够扭亏为盈,则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复上市的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可以恢复上市。也就是说暂停上市的上市公司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状况后还可以重新上市。若上市公司一直靠非经常性项目增加公司利润,这样其未来发展也必将令人担忧。不如早早的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三)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要不断完善

首先,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需人为判断的事项出台相对具体的法律法规,这样可减少会计人员因人为职业判断而造成的利润操纵空间。其次,建议政府建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对上市公司发生非經常性损益的动机进行调查。也可规定把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分散到多个会计期间,不要一次性计入,将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分散可降低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利润操纵的概率,况且将非经常性损益一次性计入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政府应把资金较多的投入到发展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一些未来发展已堪忧的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只能使其在当下免于退市,这样做只是维持短期利润。像这样的上市公司就应早早退出市场,不应留着麻痹大众。最后,国家应加大对操纵利润的上市公司、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人员的惩治,把操纵利润、粉饰报表上升到法律高度,为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发展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巨潮资讯网.海南大东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2007-2017年年报.

[2]李荣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以ST西北轴承公司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7(24):77—78.

[3]赛娜.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分析——以电子支付行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7(10):32—35.

[4]董育军,丁白杨,刘玉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分析——基于2012年汽车行业年报研究.[J]财会通讯,2015(28):29—33.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