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

2018-07-06陈伟琼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思路中职院校

陈伟琼

摘要: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入高速阶段,技术的发展对高职中职院校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创会计教学的新思路,培养了与时代发展高度吻合的新型人才。本文探究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新思路,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高职会计教学的意义,随后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教学新思路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新思路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全世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这一概念在各行各业兴起,任何行业都可以与互联网挂钩,“互联网+”无疑成为了时代热词。在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育中,同样可以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创会计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让会计专业的教学能够与时代的发展更加吻合。如今的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努力纠正不足。

一、“互联网+”对高职会计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形式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资料。在会计教学中,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各种专业的课程教学空间,例如MOOC学院、中华会计网等各种学习网站。这些网站都是十分优秀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充分实现了“教与学”的结合,扩大了会计学习的广度,帮助学生突破了学校和时间的限制,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的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参加多种形式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做准备。同时,各种各样的微课大赛、信息化教学比赛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多个层面激励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综合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师生互动多维化

“互联网+”对高、中职会计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实现了师生互动的多维化。“互联网+”可以实现教师教学、学生自学、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纠错点评等多项工作的互动,更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环节的交流沟通。举例来讲,一些教学云平台的开发,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过程的监控,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于高、中职学生来讲,会存在许多学习上并不是十分认真的学生,这种实时监督的功能可以很好的对这类学生进行监督,抓好他们的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这些功能都很好的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家群策群力,相互促进,能够很好的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平。

二、“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

高、中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核心教育机构,要求这些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具有高度的实践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职和中职院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培育出的会计人才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教学中就会有所偏差。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很注重云会计业务能力,但是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并没有重视起这一点,学生的云会计工作能力并不是很高,导致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无法满足,学生无法实现自身会计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缺乏互联网思维

当今时代的中国,大部分行业已经充分拥有了互联网思维,开始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是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认识还并不是十分充分,需要加强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工作中,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情况来进行“互联网+”与教学工作的结合。目前的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的教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很快的接受互联网模式下的会计教学,不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互联网与会计教学的结合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新型教学手段技术匮乏

在目前的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虽然已经具有了“互联网+”的思想,但是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还是有待提高,在教学中切实使用到的互联网技术还是太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中职院校对互联网教学的建设力度不够,投入的資金过少,导致一些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高、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中,缺乏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能力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虽然我国已经在这些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陷。因此,会计教学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中,还是要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为教学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三、“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教学新思路分析

(一)制定与“互联网+”相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会计教学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相吻合。近年来,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导致了企业纷纷进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到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新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做账能力和业务流程的跟踪,对互联网技术有较为熟练的应用,对新时代的会计工作做出正确的认识。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需求,制定与此相符的教学目标,成分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积极引导教师转型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会计教学工作的转型,必须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转型,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首先,要对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引导教师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思维,同时提升教师的互联网运用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督促教师转变传统的会计学科教学方式,鼓励并要求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在平时的工作中,鼓励高、中职院校的教师之间多多进行交流,互相学习互联网技术,学习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学校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转变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互联网运用能力,不能让任何的教师掉队,充分提高教师团队的质量。

(三)加大对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力度

在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层面进行理解,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创新。首先要做到的是,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全面整合。让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理解互联网技术能够为会计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以及怎样发挥它的作用,让老师和学生懂得如何去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和学习。其次,要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会计的学习和教学,提高他们的独立使用程度,增强使用力度,将互联网技术切实的利用到教学中来。

四、结语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与他的关联,教育行业更是不例外。在高、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技术,转变教学思维,更新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静.研究微课在中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144-145.

[2]李玉建.中专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施[J].學周刊C版,2013,(4):11.

[3]范建慧.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市场,2016,(22):229-230.

[4]李磊.中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5):354-354.

[5]叶苏红.浅议中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J].商情,2013,(4):132.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新思路中职院校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整合催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