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2018-07-06陈婷蔚龙奕交

财会学习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意义

陈婷蔚?龙奕交

摘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意义重大。通过系列措施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转效率,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意义;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加强对行政事业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想保证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营,就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落实和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响应政务公开的具体行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资金运用是否适当高效,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平。为了保证国家财政资金运用合理,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措施,为财政资金落到实处提供有力的保障。[1]

一、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因素分析

(一)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是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普通公司的管理结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单位财务、监察等部门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内部组织架构,并设置内部控制岗位。同时,在工作中对岗位进行合理分工,在互相监督的情况下,注重效率问题。再者,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应实行制衡机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在决策时,应集中讨论,并进行政务公开。决策后,要注意执行的结果,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既要着眼于整体,又要权责划分、相互制约。

(二)评估行政事业单位风险

风险评估,指的是单位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及时的识别、评估以及分析相关风险,并对风险应对策略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认定的过程。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掌握着充足的社会公共资源,并且是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寻租”行为。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繁多复杂,可能存在预算是否符合规定、支付制度是否健全、合同签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问题。

(三)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得以应对风险的措施与流程,并对设计及其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认定。在确定风险之后,管理层应采取相关措施控制、降低风险。具体关于有效性的控制活动,与控制是否设计得当、是否发现重大错报是有关的。控制活动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个流程,控制活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叠加使用,以达到某项控制的目标。

(四)内外部信息及时传递

行政事业单位信息与沟通,是对信息处理与传递的及时性、信息反馈的有效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实现单位内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行政事业单位,应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及时处理信息,迅速传递信息,既要真实、完整的传递披露相关信息,也要增强使用者对信息的可理解性,确保信息在各层级之间顺利沟通和反馈。

(五)对内控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是单位领导对于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以及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设置独立的岗位,对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督。在事前和事中进行监督,明确各机构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充分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

(一)长期缺乏内外部约束,内控环境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单位部门、成员积极参与,保证部门、人员之间相互配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名额受到限制,一般单位的财务人员比较少,这导致不相容的职务可能由一人兼任,为徇私舞弊提供了机会,同时存在工作人员忽视规章制度的情形。关键岗位存在领导兼任的情况,工作人员配置不到位。分工不明确,岗位之间约束效果不明显。

(二)执行的控制活动较少,效果不佳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相对缺乏,存在许多公共资源浪费、资产闲置的情况。由于缺少竞争环境,行政事业单位效率问题无法保证。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内部控制,一些单位内部人员素质较低,相关人员责任界限不明确、权责不清,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内部控制活动没有真正实施,内部授权审批制落实不到位。

(三)缺乏风险意识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与企业相比较,行政事业单位面临较小的经营风险,导致大多数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缺乏风险评估体系,没有对日常中的风险点进行监管和控制,缺乏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在遇到风险时,不合规章的行为不能及时改进和处理,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意识。

(四)缺乏必要的信息和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业务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内部控制发展不均匀,具体表现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信息不通畅,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决策存在较长时滞。信息的不对称,使员工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模糊,无法积极参与和实施内部控制。在处理大量信息过程中,造成信息堵塞,使单位管理者不能尽快做出决策。

(五)内控信息化系統不健全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因此,不同岗位约束状况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若是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将可能存在人为操纵因素,因而无法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实行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管理手段,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紧密相关。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国家资金的合理运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防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风险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功能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不但可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高效地增加管理收益;同时可以规避一定的经营风险,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为国有财产的安全提供保障。

四、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内部环境,设置合适的组织架构

财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最重要的部门之一。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进行变革,制定并落实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单位其他的内部部门明确分工,协调运行。还需要对单位的整个财务运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对于严格遵循规章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考核不合格,应督促整改。[2]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借助单位内外部力量,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以及内部人员的互相监督作用,提高监管力度,防范舞弊现象,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率。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

(三)提升财务会计人员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是否顺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要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落到实处。落实内部会计控制,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注意其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加强后续职业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四)设计有效内部控制活动

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互相牵制的关键岗位,完善内部授权审批制度,強化财务活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健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目标。

(五)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加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共享,及时反馈信息、披露信息。加强建设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降低工作中的错误率。

参考文献:

[1]陈文敏.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及应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2):67-68.

[2]龚珂青.政府采购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会计师,2016(06):52-53.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诗里有你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