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

2018-07-06蔡丹静

财会学习 2018年17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加强管理工作

蔡丹静

摘要: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科研单位应不断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与编制工作。但是,当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本文就将对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科研项目作为衡量科研单位综合实力与工作效益的主要标志,其也是推动科研单位学科建设步伐、培养科研人才、提高科研单位声誉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不少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成本过高,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拉低了科研项目的实际效益。因此,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力度,对科研经费实施预算编制管理,以此实现对科研机构经费的规范,提高科研机构的内部控制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科研经费的来源逐渐呈现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并行的多元化经费格局,使得科研单位的经费管理难度上升,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逐渐成为现代科研单位研究的重点。

一、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不少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编制不切实际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本身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促使预算中的水分过多,经费预算数额与实际的支出金额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还经常出现项目预算随意变更、调整预算支出结构的现象,最终促使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无法全面的反映出科研项目的全部支出。其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还存在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现象,致使科研经费结题与结账过程发生脱节,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将结余的资金用于个人旅游、通讯或者家庭日常开销,造成经费的大量流失。第三,我国相关部门规定:科研经费仅仅用于仪器设备的购买、实验室的建设、科研条件升级等与科研项目相关的地方。但是,实际上,很多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无法实现专款专用,使用的随意性大,甚至成为部分科研工作人员的“小金库”。最后,正是由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局面较为混乱,促使科研资产的管理也比较乱,且设备的利用效率较低。另外,不少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形成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保障,促使专利侵权现象严重,资产流失现象普遍。

二、强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较低,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落实效果较差,迫切的要求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力度,以此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行为、提高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意识

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也牵涉到技术研究部门和其他职能部分,需要各个部门的领导人与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参与,才能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科研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强化预算编制管理责任意识来营造良好的科研预算管理氛围。不仅要通过领导层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更需要各个科研项目人员制定出合理的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实施以职能管理为主、科研岗位配合为主的工作机制。同时,将科研经费项目预算管理融入到年度工作目标当中去,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实现科研项目经费的贯彻落实,提高科研人员的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科研单位还可以设置专门的经费管理人员,对科研经费项目预算编制的执行进行全程控制,且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财务管理素养的培训力度,以此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规范水平和专业水平。

(二)加大预算编制的贯彻落实力度

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不仅包括项目申请、立项执行,还囊括了结题验收等工作。也就是说,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应该从预算编制开始,始终贯彻整个执行过程,直到结题决算。且在预算编制过程当中,预算专职管理人员应该协同技术人员,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和政策法规的要求,围绕研究目标,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项目预算编制。

在预算编制的具体执行过程当中,预算专职管理人员应对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予以定期追踪、检查和分析,以此对预算支出的情况予以全面的了解。不仅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还必须严格审核预算支出的具体情况,依据批复预算、财经纪律、财务制度严格的支出各项科研费用,以此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规范性。最后,科研机构还应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力度,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形成相应的报告,以此寻找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科研项目经费结题决算时,预算专职管理人员需要搞好科研项目资料的整理工作,对立项阶段的申请书、立项批复、任务合同书、预算报告等资料进行规整,并对项目研究階段中形成的实验测试记录、影音文件、设计报告、总结报告等进行分类,同时还需要对采购设备的材料与凭证进行检查,以此为各项经费的支出提供可靠的原始依据。

(三)建立合理的沟通协调机制

有效的沟通能够有利于科研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科研项目经费的具体管理过程中,科研机构应加强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技术研究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互通有无。因此,科研机构首先就应该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让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宏观管理,且协同财务部门对经费的来源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制定出科学的管理策略;让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并对科研项目中的大额支出予以严格的监督与控制;让技术研究部门负责科研计划、科研进展等项目资料的提供任务,且负责项目预算编制的具体执行,并接受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监督。另外,如果出现了各部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可通过沟通协调机制来予以调节,以此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

为了从最大限度上满足科研项目的工作需要,科研机构还需要积极调动各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来提高各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工作参与积极性。首先,通过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来加强对预算管理指标的控制力度,基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执行力对预算编制的评审核减比例、项目执行实施情况和结题决算支出认定比例进行综合化的评价,以此保障预算指标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其次,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预算专职管理人员这个传送带来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且将预算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与科研机构的年度考核、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以此激发起预算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最后,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分析力度,通过对预算管理中各项工作的深入分析与总结,以此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可取之地,从而得出有效的管理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结论

总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工作作为科研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提高科研单位效益、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根本动力。因此,科研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的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自我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设置科研项目预算专职管理岗位,以此实现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管理的源头控制,进而实现对科研经费的合理、合规管理,最终提高科研机构项目经费的预算管理水平,推动科研机构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慧.浅析如何进行科研项目预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6(10):47-48.

[2]汪俊.科研项目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6(Z1):39-40.

[3]黄震寰,赵静.科研项目立项与经费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河南科技,2012(13):46-47.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加强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这些研究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