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和《今晚报》对天津爆炸报道的比较研究— —基于框架理论的视阈
2018-07-06李政敏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李政敏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8月12日,震惊世界的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件,中外媒体纷纷报道这一重大灾难性事件,然而,由于不同的媒体有着差异化的新闻价值观,导致媒体对事件态度及报道视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换言之,各媒体都在自己的新闻框架的指导下从事报道行为,并从不同的角度影响舆情。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视阈对作为最权威的党报《人民日报》和作为事件的当地晚报《今晚报》在天津爆炸这一事件的报道做对比分析研究。
一、研究缘起与框架理论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新闻媒体一方面肩负着对该事件及时报道、引导舆论、鼓舞信心的责任,另一方面,媒体不仅需要将党和政府声音(包括应对灾难性事件的策略、途径、系统方法等)传递给大众,同时也要把大众的声音反馈给政府,政府和民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地共同应对灾情。
在灾情的产生、发展及结束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用什么样形式、技巧和文本生产内容来定性并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反映出不同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在传播渠道及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作为传统大众主流媒介的最权威党报和事件当地晚报如何报道天津爆炸?这两份报纸在同一事件的报道有何异同点?作为受众,又应该如何理解它们各自的新闻事件报道?例如,它们对灾难描述是否完整?如果只存在部分描述,原因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其新闻报道和评论传递着党中央的声音,在政治性,权威性、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皆为全国媒体之首。《今晚报》作为即有党报的政治性又有都市报的服务性的事件当地晚报,无论是从报道及时性、灵活性和地域的贴近性都是别的媒体无法替代的。在传播学中,框架理论是媒体影响大众认知的重要学说。因此,运用框架理论对这二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并借鉴二份报纸在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影响受众认知、引导社会舆论的方法和途径。
框架的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贝特森提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高夫曼在其著作《框架分析》中认为:人们对某一事件的主观认知源于一种组织原则,而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给受者理解某种符号的规则。显然,这种规则就是传者的框架,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高夫曼建立了部分的“架构分析”,他认为:人们平常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某种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这种意义自明就是受众框架。显然,传受二者的框架要趋同,才能使传者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上个世纪 80 年代,“新闻框架”学术概念的出现归因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导入了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是媒体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依据某种原则或准则进行选择、加工和呈现,这些原则源于媒体价值观、编辑方向和目标、与事件本身的利益关系等。因此,不同的媒介都有各自的新闻框架,新闻从业人员会根据这一框架定位自己报道视角,并沿着该视角聚焦新闻事件中的主要属性,通过报道方式和技巧,突显媒体的态度,这种态度加上媒体的权威与公信,三者将随着新闻信息在媒体的传播,强烈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基于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人民日报》和《今晚报》对天津爆炸的报道都有各自所秉承的新闻框架,而剖析这两份报纸的新闻框架,将有利于从一个典型的侧面去揭示框架理论在我国新闻报道当中的运用。
二、研究过程与新闻框架概貌
(一)样本选择
分析某种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新闻框架,就要有足够的报道数量来支撑其分析的依据。全国媒体在前七天(即中国传统的“头七”)密集式地对天津爆炸进行报道,而后出现了明显的衰减趋势,显然,事件刚发生的报道才叫新闻报道,研究头七天报道中的新闻框架才具有典型意义。基于此,笔者把8月13日至 8月 19日作为研究时段,对这一周内《人民日报》和《今晚报》有关天津爆炸的报道进行各自的梳理、归纳、总结,然后对比分析研究。
(二)样本观察
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显然是通过报道内容来呈现的,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是运用框架理论的视阈去研究媒体报道方向的不可逾越阶段,因此本文针对文字稿将二份报纸的天津爆炸报道主题归纳为 9 类:(1)爆炸灾区基本情况,包括灾情、重建进展等;(2)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应,包括亲赴灾区指导救灾及悼念遇难群众等;(3)灾区官方的救灾行为,即医疗队、工程队、解放军等官方人员(包括党员)的救援行动;(4)灾区非官方的救灾行为,包括灾区群众的自救、志愿者的救援服务;(5)对灾区群众的直接报道,包括他们的遭遇、事迹、生活及心理状态等;(6)各种社论、评论;(7)相关政策,包括有关部门对救灾下发的文件、通知等;(8)爆炸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讨论,包括对安全隐患的报道及谣言的揭露等;(9)不属于上述8类主题的其他报道。
《人民日报》和《今晚报》在上述9个主题报道于事件发生的第一周的报道数量经过笔者统计,结果如图1:
阅读图 1 可知,在第一周内《人民日报》报道数量总共45条,最多的三类稿件分别是灾区基本情况、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应、社论及评论。这些稿件占总的稿件分别的比例是22.22%、22.22%、17.78%。
《人民日报》这次天津爆炸报道与以前的突发性事件报道不同,以前报道官方的救灾行为占据报道数量的很大比例,而这次报道主要以国家领导人的反应和评论文章为主,在8月17日当天甚至有三篇评论文章,分别在头版和第五版的评论版。
研究时段内《今晚报》对爆炸的报道数量总共161条,其中最多的三类稿件分别是灾区基本情况、非官方的救灾行为和官方的救灾行为,这三类稿件占总的稿件分别的比例是35.4%、22.98%、10.56%。对灾区群众的直接报道虽然数量不多(只有6篇),但每篇报道都配发了图片刺激视觉注意力,强化信息在受众中的印象,结合非官方救灾行为报道数量可以看出灾难发生后“普通人”在《今晚报》新闻框架中的突出地位,该报纸所指的“普通人”既包括受伤的群众,也包括自救的灾区人民和进行救援服务的志愿者和捐赠者。
在《今晚报》研究时段内,非官方的救灾行为被每期一个整版用来报道,或报道某个普通人的遭遇、或通过场景描述渲染大爱、或通过一件事情表达普通人的高尚情操。这些报道力求以点带面展现灾民和救援者的团结互助众志成城。如《此刻,天津正全力抢救——海滨新区爆炸现场纪实》通过各种镜头细节描写,反映在爆炸对灾民生活毁灭性的打击中,灾区军民不畏艰险、团结奋战,共赴灾情的动人篇章;《从16楼接力抬出骨折老人》通过描述民间救援队救一个老人的细节以点带面来表现社会的大爱,《年纪大,我也要做志愿者》讲述了一个60岁的阿姨受到志愿者行为感染坚决要求加入志愿者的故事,显示出灾区人民在灾难中人性的光辉。
三、两种新闻框架的比较
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框架的内在结构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某个事实的主题界定。框架的中层次结构是从事件背景、成因、进程、结果、影响、评估等整个事件的系统完整发展过程的描述与分析。框架的低层次结构包括字、词、句,以及由这些基础语言所形成的修辞或比喻等。
笔者将两岸学者的观点综合分析后认为:新闻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整个新闻主题的设置,从宏观上表达了“这是什么”;框架的中层次结构是攫取和加工新闻素材、报道新闻事件从开头到结尾的主要过程、解析和评价某些问题等,它体现了框架的主干;框架的低层次结构是报道所使用的修辞、字词、语气等,是新闻文本的具体表达方式。这三个层次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相互依存共同构建新闻框架,并使之成为系统。本文将分别从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对上述二份报纸关于天津爆炸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
图1 2015年8月13—19日《人民日报》和《今晚报》天津爆炸报道主题对比图
(一)高层次结构:两报对天津爆炸报道有相同的主题设置
毫无疑问,每则新闻信息都有其中心思想,天津爆炸后的新闻报道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新闻内容的生产及信息传递。因此,有学者认为所谓新闻框架的建构是“采取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提供背景,并提出中心议题的活动。”梳理《人民日报》对天津爆炸的报道活动,笔者发现该报的主题诉求(或称中心议题)集中且突出,即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夺取了抢险救灾的伟大胜利。报道数量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爆炸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应、党和国家领导下官方救灾行为、非官方救灾行为以及救灾的相关政策等四大类稿件加起来占到《人民日报》天津爆炸总报道量的57.78%。
《今晚报》在爆炸后第二天即8月13日头版和二版几乎都是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应、官方救灾行为、非官方救灾行为和相关政策的稿件,四类稿件七天加起来占其报道总数的 44.72%。由于《今晚报》是事件当地的晚报,在报道地域贴近性的影响下反映当地非官方救灾行为的报道较多,占总报道量的22.98%,从这一点来看,虽然党报和当地晚报都服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即将党和政府领导的救灾作为自己的报道主题,但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中层次结构:两报差异化的新闻素材呈现
爆炸发生后,记者根据媒体的新闻框架对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进行择选、归类和呈现。在对该事件的报道中,两份报纸对新闻素材的选取及最后的呈现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
作为政治性强的《人民日报》通过深度阅读的报道达到利用其权威性指导人们理解这次爆炸实质的目的,如《天津港事故三大关注直击》通过对新闻素材的总结归纳成重点的三个关注点(事故处理、环境安全、救援安置)来提高受众对事件的理解高度;又如《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四问详解》通过归纳性地解答4个问题(伤亡损失情况如何?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救援进展情况如何?安置保障情况如何?)来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事件的关键点,从而彰显了《人民日报》高端权威的政治型媒体形象。
天津爆炸是人祸不是天灾,作为党报肩负着引导群众去正确看待这个人祸产生的根源和如何防止此次事件再次发生的责任,从而起到舆论监督及舆论导向的作用,基于此,《人民日报》在这七天中评论文章占据整个报道数量的17.78%。《灾难从来不只是“假想敌”》中提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这样的意识:把灾难的代价预支为安全的成本,进而固化为生命的本能。”从而使人民厘清了“灾难的代价”、“安全成本”、“生命的成本”之间的关系;《更安全是最好的祭悼》从另一个角度深刻挖掘祭悼的意义,让人们永远牢记安全的重要性,无论是深度阅读还是评论文章,都凸显了《人民日报》的形象框架。
然而,作为事件当地晚报《今晚报》既有地方党报的严肃性,又有都市报的社会性、服务性。由于事件本身是人祸事件,加上《今晚报》在事发当地具有采访的便利性,因此《今晚报》力求将各种救灾事件报道得系统全面,以表明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救灾方面工作做得非常全面细致,具体表现对受灾地区通讯与交通的恢复、环境的保护、安置点的设置、救援工作的计划性、外地人的返乡、谣言的澄清、受灾群众心理咨询的展开等等。
《今晚报》作为地方晚报,更加容易贴近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天津爆炸后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和英雄人物,他们当中有为了人民财产而奋斗在灭火一线的消防官兵,也有不计报酬、勇于奉献的志愿者,还有朴实善良、助人为乐的普通市民。《今晚报》通过大小事件的描述来讴歌这些人物,在唤起人性光芒的同时共筑爱心长城。《津城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的行动暖人心扉——为安置点的人 为辛苦的官兵》通过描写津城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帮安置点的人购买花露水、蚊香、被褥等用品,给消防官兵送早餐等生活中感人的小事情来以小见大地体现大爱满天津这个事实;《帐篷医院“全科”服务》讲述了白衣天使开设野战医疗所,不分昼夜为病人服务的感人故事;《消防兵 顶天立地的英雄》叙述消防战士在核心区起火爆炸随时出现的情况下,不顾个人的安危,奋力抢救受难者的英雄事迹。
在本次天津爆炸报道过程中,《今晚报》很注重协调个体与集体呈现报道的完整统一。《伤愈归队 申请重返救灾战场》、《坚强的护士长 带伤坚守42小时》、《给钱我就不拉你了》等通过展现普通人个体的先进事迹,以点带面凸显社会大爱。
总之,《人民日报》在该事件中对新闻素材内容的选择都是积极正面为目的,以突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民间组织及民众救灾的及时、高效有序和取得的成果;而《今晚报》的素材则显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现灾区的各种受灾现状及灾区人民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三)低层次结构:党报的“公式化”写作与当地晚报的感性报道风格
笔者从低层次结构考察二份报纸对天津爆炸报道的文本表达,发现《人民日报》的报道风格仍然逃不出“公式化”的写作,相比之下的《今晚报》对该事件的报道突显其感性的写作风格。
《人民日报》8月16日刊登在第四版的《科学组织现场处置 全力以赴搜救生命》一文,部分文字节选如下:
公安部部长郭声琨15日专门就天津爆炸听取专家意见,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他要求,即使黄金72小时过去,也要继续把搜救生命作为第一任务。
这一段报道完全是从救灾的视角来组织材料,“作出部署……强调……要求……”这样“公式化”明显的遣词造句使行文符合党报一贯的“公式化”写作,即将领导干部的反应或指示置前,具体的措施放在后面。
相比之下的《今晚报》,它感性细腻的笔触使其文本充满感染力。下面是8月14日头版《今晚报》刊登的《消防兵,顶天立地的英雄》中的部分文字节选:
在爆炸事故中,消防人员的伤情最为严重。这时节,有声音冒了出来,说消防战士死伤太多是因为“鲁莽”“蛮干”造成的,一些是善意的惋惜,另一些则有些冰冷。他们是蛮干吗?不是。在火情危急的时候,正如有消防战士所说,“我们不冲让谁冲?”
……火情就是冲锋号,消防战士义无返顾冲上去,此时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灭火!灭火!
牺牲的战士,有的只有18岁。18岁,在父母那里,仍然是受到宠爱与呵护的年龄。这些在父母眼中都是“宝儿”的战士在面对不可测的危险时,他们都成了顶天立地、笑傲死神的真英雄……
这篇报道颇有小说的感染力。“我们不冲让谁冲……火情就是冲锋号,消防战士义无返顾冲上去,此时他们只有一个念头:灭火!灭火!”这样的文字表达体现了消防人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在父母眼中都是“宝儿”的战士在面对不可测的危险时,他们都成了顶天立地、笑傲死神的真英雄 ……”记者通过宝儿和英雄的对比描写,拨动了读者情感的心弦,在读者眼前绘制了一幅情感大爱的画面。
四、对两报新闻框架的总结
通过比较研究两份报纸在天津爆炸头七天的报道,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即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形象框架”是《人民日报》坚持的新闻框架,而激起老百姓情感共鸣的“情感框架”是《今晚报》采用的新闻框架。
在《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内,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参与救援的军人、武警、消防人员,从当地党政部门到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灾区党员,从志愿者到无私奉献善良的普通群众,每一类被报道的人群都有其典型代表,通过图文并茂将他们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切均是在官方意识形态引领下完成。因此,《人民日报》天津爆炸报道的新闻框架可称为“形象框架”。例如,它报道最多的除了灾区基本情况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反应以及评论文章,这样便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领导坚强有利,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评论文章突显了《人民日报》引导舆论的形象。
相比之下的《今晚报》对天津爆炸的报道虽然也有符合官方意识形态内在要求的主题,并将该主题贯穿了整个报道,但是它的新闻框架突显了炽热的情感关怀,这主要体现在它以平民化视角进行新闻叙事,聚焦受灾的普通个体遭遇及心理感受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受众接触到这些报道信息后可以深入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境况,同时讴歌在救灾过程中普通人反映出来的人性光芒,并以此为载体宣传大爱社会,最终使读者的情感得以激发。
显然,党报和当地晚报都以官方的意识形态作为航标进行报道,因此,两份报纸对天津爆炸的报道形成对立统一,二者的结合共同影响受众对天津大爆炸这一现实的认知,从而达到正确引导舆论目的。
[1]Golfman F.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21.
[2]王艳滨.框架理论与隐喻翻译[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3]武斌.突发事件报道中纸媒编辑的作用——以台湾四家报纸对上海跨年踩踏事件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5(20).
[4]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51.
[5][美]沃纳.塞弗林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