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8-07-05凌守兴陈家闯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凌守兴 陈家闯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文章从生态学视角围绕合作理念、合作能力、合作机制、政策保障、区域环境五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南京、杭州、宁波四个城市的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院校合作能力有待提升、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为实现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政府推动职能,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合作能力,实施多元化系统评价。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凌守兴(1975- ),男,江苏建湖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与物流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家闯(1981- ),男,湖北鄂州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苏州 215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演化博弈视角下的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长三角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14YJC880034)的研究成果,并受到2017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项目(项目批准号:苏教师〔2017〕15号)和2015年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B194)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1-0052-05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指出开展校企合作应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从生态学视角来看,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如同自然生态系统的群落演化一样,各参与主体一方面为各自利益相互博弈、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又作为一个整体与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概念,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学生(家长)四个利益相关方与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之间通过复杂非线性机制的有机耦合而形成的复杂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参与主体基于不同的利益驱动,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各司其职,协同共生,共同维持系统的发展。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运行顺畅程度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研究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必须明晰以下几个基本问题: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究竟有没有形成,如区位优势明显的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如果存在,促进或阻碍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政府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或措施推进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为调研内容,对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宁波、南京、杭州四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运行的成效与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促进高职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一、调研维度确定与调研实施

1.调研维度确定。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必然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既包括外部环境因素,也包括内部调节机制因素,因此需要从整体框架上分析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各影响因素间的层次结构与作用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本文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咨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从合作理念、合作能力、合作模式、政策保障、区域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了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调研维度框架,如下图所示。

第一,合作理念。合作理念是指校企双方能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校企双方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能主动地、深层次地参与合作。成熟的合作理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企双方全体员工均能重视校企合作,二是校企双方将校企合作纳入双方的战略发展规划并充分实施。有着共同的合作理念是校企之间有效合作的前提,校企双方只有在理念上达成一致,才能使校企合作得到更好的保障。

第二,合作能力。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是技术与人才的供给方,企业是技术与人才的需求方,从这个角度来讲,校企合作能力具体包括合作双方规模大小、双方资源互补程度、合作成果转化能力、人才支撑能力四个方面。合作能力是校企合作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缺乏合作能力,校企合作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校企双方就无法达成共赢。

第三,合作模式。纵观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完善的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成功的有力保障,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校企共建产教园模式、校企共建职教集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有效的合作模式包括完善的运行机制、顺畅的沟通渠道、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三个方面。

第四,政策保障。校企合作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与市场风险等,这些风险往往会增加校企合作的成本;另外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知识产权归属、收益分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续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缺乏明确的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帮助企业控制或减少风险。校企合作的顺畅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具体包括优惠政策配套、法律约束保障、社会化服务机构设置三个方面。

第五,区域环境。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区域环境的支持。一般而言,经济发达、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校企合作程度更密切。影响校企合作的区域环境因素一般有政治制度、文化科技、地域交通、經济水平、产业发展和法律法规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为校企合作提供发展保障和动力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校企合作的发展。

2.调研实施。本文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为调研内容,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与个案研究(重点访谈)三种方式,对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宁波、南京、杭州四个城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对象包括大中型企业董事长、人力资源总监等中高级管理者,以及高职院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二级院(系)负责人等。调研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历时超过一年半。

文献研究主要基于互联网收集并分析我国长三角地区校企合作主要模式、机制、平台、效果,包括期刊、知名公司发布的数据和调研报告等。同时,设计《长三角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状况及影响要素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86份。个案研究(重点访谈)主要是电话及现场走访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12家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省级示范校)、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

二、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分析

1.企业参与合作意愿较高,院校合作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强、意愿高是校企合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调研结果显示,80%的企业受访者认为校企合作对企业重要,其中46.67%的企业受访者认为校企合作非常重要,33.33%的企业受访者认为校企合作比较重要。在此基础上,64.67%的企业受访者都愿意与学校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这些企业在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联合设立产学研基地以及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等方面都有较为强烈的合作意愿。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市场活力充足,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技术服务需求量大,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较高。

但是,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的合作能力已成为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3.7%的企业认为学生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有一定的差距,45.5%的企业担心实习学生技能低影响企业生产经营,46%的企业认为学生不熟悉企业文化而难以管理,60%的受访企业认为高职教师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等能力不足导致校企合作绩效偏低。通过深度访谈得知,导致高职院校合作能力达不到企业需求的主要原因有高职院校产学研平台研发能力不足、很多专业教师缺乏五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脱节等。

2.校企合作模式多样,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成熟度是推动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稳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多样,13.33%的受访企业采用了现代学徒培养模式,20.39%的受访企业采用了与学校共建产教园区模式,16%的受访企业采用了共建二级学院模式,33.33%的受访企业采用了订单培养模式,46%的企业采用了共建职教集团模式,60%的企业采用了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模式。另外,深度访谈结果显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各高职院校积极地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4万多平方米的校内产教园,引进行业协会与企业20多家,校企共育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艺术传媒类人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九如城养老集团合作共建的九如学院,合作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相关职业院校、多家知名装饰幕墙企业组建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整合行业、企业进行多元化办学,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

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不顺畅问题在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中尤为突出。在调查过程中,55%的企业受访者认为在实施细则方面缺乏明确规定,62%的企业受访者认为沟通渠道不通畅,71.2%的企业受访者认为缺乏校方财务、后勤等部门有力支持,82.6%的企业受访者认为当前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比较僵化。通过深度访谈得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属于公办院校,僵化的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和创新。

3.政府政策陆续出台,落地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一直以来,校企合作都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校企合作保障政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调研发现,宁波、苏州、南京等城市都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了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如《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杭州市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定的校企合作促进政策与措施,但政策落地效果不太理想,64.8%的企业不知道政府对校企合作有财政补贴奖励,89%的企业从未享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政策优惠与奖励。访谈得知,由于地方政府促进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得不到相应的补贴或税收优惠,导致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4.区域环境优越,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初步形成。作为国内产业发展的高地,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门类齐全,集群优势明显,这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资源进入该地区。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我国職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师资、教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都居于全国前列。良好的区域环境大大促进了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的形成。调研结果显示,90%的受访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并愿意继续开展校企合作,100%的受访院校认为校企合作对学校人才培养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深度访谈结果显示,100%的受访者认为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宁波、苏州、南京等城市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对已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认可度很高,继续开展校企合作的意愿也很高,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在校企合作中实现了共生、共长的多赢结局,这也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

三、高职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推动职能,推进校企合作政策落实。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要全面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虽然国家层面制定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但只有宁波、苏州等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仍有许多地方政府缺乏系统的政策规划。各地方政府应快速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步调一致,认真研究,全面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推动校企合作政策落地。其次,各级政府要制定实施细则,推进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落实。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校企合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企业关心的项目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制订清晰、明确的实施细则方案,同时加强政策宣传,打消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顾虑。最后,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促进政策贯彻落实到位。要制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审计实施方案,严查校企合作实施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确保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落实。

2.突出创新驱动,实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也会随着时间、地点、参与主体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创新,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政策创新。校企合作各方要深入学习、理解和领會政府的政策法规精神,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可根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校企合作的实施细则。二是制度创新。建立诸如“协商对话例会制度”“校企互动培训机制”等沟通交流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各参与方的行为,使校企合作有章可循。三是组织创新。要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机构,全面统辖和协调各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事务,保证财务、后勤等职能部门提供有效的配合和支持。四是技术创新。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校企合作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校企合作各方价值最大化。

3.增强高职院校合作能力,提升校企合作绩效。要提升校企合作绩效,需要增强高职院校的合作能力。第一,要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高职教师要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树立起服务社会的意识,走出学校的“象牙塔”,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技术研发与服务等能力。第二,要构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校企双方通过职业岗位定位,明晰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能力要求,并将职业能力按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进行分解,以此为基础构建符合企业需求、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第三,要切实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专兼职教师团队,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对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企合作实践中认可企业文化,顺利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型。

4.实施多元化系统评价,促进系统协调发展。良好的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评价机制,有利于及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发现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促使系统内各要素均能按要求合理、顺畅地运行。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协调健康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一是政府评价。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宏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统筹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其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校企合作把握方向。二是学校和企业评价。学校和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对校企合作的开展是最了解的,因此学校和企业需要做全面、深刻的自评,保障校企合作的持续稳定运行。三是学生(家长)评价。学生(家长)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方,是校企合作直接输出的成果,学生(家长)的评价是检验校企合作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四是第三方评价。通过行业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对校企合作质量进行评估,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2]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2).

[3]吴堂林,李加林,马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德比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4]程培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分析:交易成本范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4(34).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