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学视角的高职创业教育现存问题与发展路径

2018-07-05董杰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学生

[摘要]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内外部协同性不足以及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文章基于对协同学理论的研究,提出我国高职院校需构建创业教育内外部协同平台以及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由此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就业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协同学 高职学生 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董杰(1971- ),男,天津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天津 30035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提升大学生创业质量的关键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CE331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23-0074-04

协同学理论也称为“协同学”或“协同论”,于1971年初步提出,并在1976年由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及其团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协同学的基本概念是竞争、协同和序参量。其一,竞争是协同的基本概念,与生物进化论相似。系统中各组成因素具有复杂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协同学系统中存在普遍的竞争关系,竞争是系统发展的主旋律,竞争也成为推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发展的条件。其二,协同是相对系统内各子系统的概念,表现为各个子系统与组成因素共同参与系统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协调、资源整合,在组织内部的自我完善与更新中提供凝结力。竞争与合作是系统内部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协同提升系统抵御风险能力,竞争促进系统内个体自我完善,共同促进系统发展。其三,序参量指在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中,某个参量发挥着可以使机构由“旧”到“新”,并使整个新系统处于有序状态的作用。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产生的前提是,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与组成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竞争是协同的前提;在系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由无序性逐渐走向有序性,在无序性与有序性的临界点,系统中的其他参变量会受到序参量的影响,这一现象即为伺服原理;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只发生量的变化,在达到某个临界值后,系统会突跃进入另一个状态,这种系统内部变化引起的系统状态改变即为自组织原理。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参与主体主要有政府、院校、企業、学生。其中,政府是领导者与教育资源的重要支持者;院校是创业教育的统筹协调者与教育实施者;企业是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资源供应者、高校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受益者;学生是院校创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创业第一实施主体。各主体之间协调性不足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体参与程度低、创业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不完善等,都是影响我国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基于协同学视角,从高职院校与高职学生两个不同重心出发,对院校、政府、社会在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发展路径,促进各主体不断完善。

一、基于协同学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现存问题

(一)高职院校内部协同性不足

高职院校内部协同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未能向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在创业教育的宣传与鼓舞下,许多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创业意向,然而创业资金匮乏却成为制约学生将创业意向付诸行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亟待创立校内高职学生创业基金。其二,高职院校未能提供完善的校内创业培训基地。创业教育实践性较强,需要充足的实践教学活动给予支撑。然而,许多高职院校并未意识到创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仅仅期望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其三,高职院校缺乏完备的创业教育硬件设施与优质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对创业教育的轻视,导致其不愿意投入过多经费用于相关教学设施采购,这势必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教师几乎都是来自各个院系的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大多不具备社会就业经历,更无创业经验,难以在实质上提升创业教育成效。其四,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创业教育需求。为提升创业教育质量,高职院校需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如此,学生暂停学业的现象不可避免。然而,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缺乏弹性,难以满足学生休学创业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外部协同性较差

高职院校外部协同性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学生未能获得完备的创业指导。对高职学生的创业指导不仅是高职院校的责任,也是政府、行业与企业的责任,需要各主体共同参与。然而,由于外部协同性较差,政府、行业与企业在高职学生创业指导方面的参与力度明显不足。其二,高职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保障。高职学生选择创业发展,能够显著缓解地方政府在降低失业率方面的工作压力。作为受益方,地方政府理应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然而,目前相关的创业政策保障体系并不健全,高职学生创业难以获得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也难以获得贷款扶持,导致创业举步维艰。其三,由于缺乏完善的孵化园,高职学生的创业成果难以转化为直接收益,导致后续创业活动受到限制。其四,由于地区高职院校之间在创业教育方面缺乏紧密的联系,导致大部分高职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创业教育资源。

(三)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在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欠,创业教育实施、投入、成果等均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二,高职院校的校内理论课程教育与校外实践创业成果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量化的评估标准也不完备。其三,评估结果是创业教育的最终成绩,能够有效反映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优势与缺陷。然而,反馈机制不完善使高职院校难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上的改进。

二、基于协同学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路径

(一)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内部协同平台

高职院校建设创业教育内部协同平台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其一,设立校内高职学生创业基金。针对高职学生创业资金来源困难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设置校内高职学生创业基金。一方面,通过设立创业基金为在校高职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创业教育与指导;另一方面,校内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基金的设立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多地吸纳校外优势资源与资金加入本校创业教育,共同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也与全社会共享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释放的红利。

其二,建立校内创业培训基地。高职创业教育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仅凭课堂理论传授难以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还需要开展大量课后创业实践活动。因此,高职学生创业基地建设意义重大。建设校内创业教育基地不仅可以为高职学生提供创业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法律、财务、税务等相关指导,同时还可以提供模拟创业项目实施、创业过程中突发问题应对等创业实践机会,对高职学生提升创业理论水平及实际能力都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三,完善创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支援,高职院校应重视并完善开展创业教育所需的必备硬件设施,如: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创业实践所需相关资料等,以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创业教育提供基础保障。教师是教育实施的第一主体,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质量的优劣。高职院校在力求提高创业教育质量时,应深刻认识到师资水平对教育效果的影响,重视建设高水平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并有针对性地聘请校外优秀专家、企业代表担任创业教育导师,共同参与创业教育发展。

其四,改革学生学籍管理制度,鼓励在校高职学生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了配合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教育之中,高职院校应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创业教育发展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如:放宽休学年限,允许学生在必要的时间选择暂停学业、开展创业,学校在一定期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同时,在学生休学创业阶段,学校也应为其提供校内学生同等待遇的创业支持与指导,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热情与创业成功率。

(二)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外部协同平台

高职院校构建创业教育外部协同平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改进高职学生创业指导制度。高职学生创业活动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学校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同时关乎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进程。因此,高职学生创业指导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各主体共同参与。政府应健全高职学生创业指导跟踪服务制度,让高职学生从创业灵感涌现、创业方案设计、创业实施、创业成长与成熟的每一环节,都能得到来自政府的信息指导、政策支持、技术帮助。同时,高职学生创业服务也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各地区政府可以与相关高职院校、企业等合作共建高职学生创业指导与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地区高职学生创業方案与资源,在开放的地区性创业服务平台上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指导。

其二,由政府牵头建设完善的高职学生创业资金与政策保障体系。在政策方面,地区政府应充分行使管理权,结合国家针对高职学生创业出台的相关支持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地区政府对高职学生创业活动的支持措施,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税收减免优惠、法律服务等方面入手,保证高职学生创业活动顺利实施。在资金方面,地区政府既要积极支持高职院校建设校内高职学生创业基金,同时也要协调区域内银行为高职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贷款等服务支持,建设良好的高职学生创业外部环境。

其三,推动依托高职院校的大学创业科技园发展。高职学生创业科技园在连接学生创业者与社会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地区政府应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在寻求政府与社会企业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支持下,以高职院校为依托,共同建设高职学生创业科技园,在科技园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创业实践活动,为高职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持。

其四,区域高职院校之间寻求合作,共享创业教育资源。院校是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重视加强校级合作,提高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定期开展校级高职学生创业交流会,分享创业经验、创业资源、办学心得。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互派交换生进行跨校交流学习,实现教育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三)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估制度来反馈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需时刻关注学生创业活动的动态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予以修正。

其一,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实施背景评价、创业教育资源投入评价、创业教育实施过程评价、创业教育实施成果评价四个方面。与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制度不同,高职学生创业课程评价更注重对创业教育的课外实践效果评价,因此制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实施评价指标需要创业教育的各个主体共同参与。

其二,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评估过程。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质量的具体评估,可以分为校内理论课程教育评估与校外实践创业成果评估两个部分,尤其需要重视对创业教育实施背景、资源投入、实施过程、实施成果的评估。校内理论课程教育质量评估主要考核教师对创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情况,与传统高等教育评价一致。校外综合实践创业成果评价则更具灵活性与复杂性,其本质是检验学生对校内所学创业知识的应用情况,同时检验政府、高校、企业等各主体对高职学生创业活动的帮助与指导成效,具体量化考核标准可以设置为创业项目融资情况、赢利情况、项目未来发展前景等。

其三,反馈创业教育评估结果。传统高等教育并未进行教育评价结果反馈,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实践周期长、社会性强等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对创业教育进行定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与此相应的创业教育反馈机制,并将其应用于调整创业教育的设施配备、资源投入、平台培养等;必须定期进行教育成果与教育评价结果反馈,通过对反馈信息的研究,了解创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市场对创业者的需求,探寻未来创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提升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与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唐树伶,赵永红.高职院校依托专业教育实施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

[2]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

[3]王心焕,薄赋徭,雷家骕.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兼对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5).

[4]董平,肖利秋.基于“专业—就业—创业”贯通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0).

[5]甘丽华.产业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以珠三角高职外贸英语专业学生为例[J].高教探索,2015(7).

[6]张锦,梁海霞,杜海东.基于QFD的高职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