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的优势与发展

2018-07-05程晓航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微课发展

程晓航

摘 要 我国早在2010年,就兴起了一种叫做“微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指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左右,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视频讲解。“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重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可以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将“知识内化”。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和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同,“微课”可以幫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但是,目前在“微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其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微课”的优势以及发展进行解读。

关键词 “微课”;教育心理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56-01

自“微课”发展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青睐,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实践,比较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和应用“微课”的班级,对比学习效果。利用教育心理学来分析“微课”的优势,并且对“微课”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一、教学实验

1.实验目的

在进行教学实践时,选用了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实验对比,一个班级使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另一个班选择常规教学模式。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观察结果,促使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好的教学方式掌握更多的东西。

2.教学实践操作

第一个班级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老师宣讲教学内容,然后进行示范,学生进行自我练习,老师对其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总结。

第二个班级实施“微课”的教学模式:课前,老师提出一些有关所学知识的引导性问题,然后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来了解所学知识,并且进行讨论,自我学习吸收课堂知识。课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布置课下任务,学生进行总结和反馈。老师最后对学生进行考核。

3.考核结果

在考核的时候,将两个班的学生混合在一块,由三位老师进行评审,取成绩的平均值。考核结束后,通过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学生的成绩普遍要高于常规教学学生的成绩。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微课”的优越性

1.改善师生关系

通过教学实验,我们发现在常规教学模式的班级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明显不足,呈现出单方面性以及专制性的特点,通常是由老师下达命令,学生听取。老师可以说是处于一个权威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在实行“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中,师生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不在那么僵硬和疏远。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前很多学生还没有表现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承担全部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微课”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增加了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2.提升教学效果

在常规教学的班级里,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所以老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常常把重点放在了展示知识和技能上,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是一种老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不会特别的高。

而在实行“微课”教学模式的班级,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微课”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增加了记忆力。当学生对外部刺激中比较关键的部位进行较长时间的持续注意时,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而“微课”正好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刺激信息的关键部位,所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促进“微课”教学模式发展的应用措施

1.老师明确自己角色定位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很多老师都会将自己定位成一个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但是这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学生很难自主选择,因为教学应该是双方都主动参与的活动,只有一方成功并不能保证整体获得成功。在“微课”教学模式中,老师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网络资源,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来引导学生。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提供个人的经验和建议,老师不在只是旁观者,还要融入学生群体中。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动机,来选择合适学习方法和内容。

2.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

开展“微课”模式,要确保教育资源。“微课”模式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所以要求学校加快信息化建设,对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将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云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来为“微课”教学提供更加高效的数据参考。

升级学校网络的硬件设备,有线网络的带宽也要提高,保证校园的无线网覆盖,创造出一个高效的、稳定的智慧校园环境。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推广多功能录播室、电子白板等,建设学习服务平台,让互联网技术真正的走进数学课堂。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记忆力

应用“微课”模式,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提前进行了解。在“微课”模式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不同的信息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从而导致信息遗忘。在“微课”课堂中,因为时间短,且围绕的是同一个知识点,所以减少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干扰,学生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复述才可以将短期记忆变为长时记忆,而这离不开“微课”发挥的作用。

四、结语

“微课”是新事物,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因而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但是,应用“微课”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是将来课堂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微课”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未来会给课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韩迎春,肖雪山.微课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32-36.

[2]马方圆,王晓英.有效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8):107-108,109.

[3]唐燕儿,魏旭阳.“微课”的优势与发展——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4-87.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微课发展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区域发展篇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