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多样化声乐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8-07-05陈毅煌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多样化教学

陈毅煌

摘 要 声乐学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历来重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整理归纳,并经过实践探索之后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多样化声乐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策略,以期对相关教学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课堂;多样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02-01

随着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学前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课是培养学前教师各项技能的一项重要科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将理论与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以期培养出适应幼儿教学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的教学现状

1.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对声乐课堂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困扰。首先,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4-17岁,正处于叛逆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社会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中职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且多数学生选择中职学校都是因为学习成绩较差,无法顺利考上高中,进而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所以学习目前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上效率低下、得过且过。其次,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音乐基本知识和声乐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较大参差,大部分学生声乐基础较为薄弱,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基础。最后,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在实习反馈中普遍出现声乐知识在实战教学中不能灵活运用的现象,缺乏正确教唱、即兴弹唱的能力。

2.过度重视学科,忽视教学目的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幼儿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以促进幼儿教学的蓬勃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數中职学校过分重视声乐学科本身,忽视教学目的,过分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通过对声乐技巧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以期培养具有较高声乐水准的幼儿教师,而忽略对正确发声方法的判断和因材施教以及自弹自唱技巧的培养。学校的出发点在向高层次迈进的同时,忽略了中职学校教学的义务是以符合实际工作职业为目的的教学标准,而中职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并不需要具有歌唱家的声乐水平,幼儿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首先是能够正确引导幼儿科学用嗓和在自然发声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歌唱,同时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3.考核标准缺乏规范

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对于声乐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主要依照两个方面,即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情况方面的考核主要是出勤率、教案设计以及学生反馈等,学生成绩考核主要是对歌唱技巧的掌握和歌唱曲目的难度。在这种传统的考核机制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对教学形式的改革都受到了限制,对学生课堂实践的成绩的疏忽也导致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对现今的多元化幼儿教学方式难以胜任。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多样化声乐课堂的构建方法

1.巩固理论课程

中职学校重视理论课程的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多数中职学校将声乐课堂设定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声乐水准,而现实需要则是要求学前专业的学生具有全面的音乐能力,基础知识扎实,在面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从容应对,坦然自若。声乐是通过声带以及各个器官的气息配合而进行发声的表演形式。

2.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

教师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样化教学课堂形式,以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其中游戏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中就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好评,例如,教师在教授一些简单的声乐技巧时,为了训练学生稳定气息,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音乐游戏,教师弹琴,令每一个学生代表不同的音符,教师弹到哪一个音符时,代表那个音符的学生就需要在不同的音域分别发声寻找气息的支撑点与共鸣点,在这种气息不断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同时加深学生对声乐技巧的记忆和理解。或者教师也可以采用全面提高、个别拔尖的教学策略,在学生中找出三个水平有层次感的学生,分别在课堂中按照要求进行发声,并在对比的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评判,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其他学生的发声寻找自身出现的错误,并进行自我能力的检验,使其能够自行对知识链条不断修复完善。教师通过游戏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方法,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也开拓了学生的教学视野,使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所启发,并期将其运用到以后的实际教学中。

3.健全考核机制

传统的教学考核机制比较单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都无法直观反应,考核结果具有片面性。教师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要健全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对学生的声乐成绩进行全面考核:第一,用抽查和竞唱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之前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对学生的的课堂笔记以及课后作业进行定期检查批复;)第二,提供学生单独的课堂展示机会,并计入综合成绩评分;第三,将期末歌曲演唱和弹唱的成绩与平时抽查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第四,见习、实习、校外实践教学的表现成绩。中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拓宽或减少考核方向,并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划分,给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机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三、结束语

声乐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任务十分艰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的差距,成为中职教师不断探索、关注的重心。只有构建多样化的声乐课堂教学形式,巩固理论课程,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健全考核机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总结、创新,才能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职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成为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李黎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多样化教学方式探索[J].新课程·下旬,2016,(5):359.

猜你喜欢

中职学前教育多样化教学
浅谈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从键盘乐器演奏基础教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的实施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
试析中职学前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