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督察组 向肇庆、云浮两市反馈情况
2018-07-05陈昊
陈昊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要求,2017年11月9日至11月28日,广东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肇庆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2017年11月8日至11月27日,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浮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结束后,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环保督察组于2018年4月12日上午、下午分别向肇庆市委、市政府,云浮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反馈。
肇庆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
广东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肇庆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推进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加强。部分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环保认识不够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上热、下冷”的被动局面,一些环保工作推进不够坚决有力,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解决。怀集县自2016年发生中洲镇稀土偷采事件导致中洲河水质异常后,相关部门至督察组进驻结束仍未进行生态修复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饮用水水源安全存在极大隐患。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不够到位。部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端州区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断头管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十分普遍。考核问责体系不够完善。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综合考评中,生态环境考核分值明显低于《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的要求。部分县(市、区)未能认真贯彻执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问责主要停留在通报、约谈层面,导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和压力未能真正传导到基层。环境监管能力较为薄弱。环境执法能力严重不足,全市在岗环境执法人员仅67 人,在珠三角9市中最少。执法机构不健全,是珠三角地区唯一未成立专门机动车排污监管机构的地市。
产业结构和布局亟需优化。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6年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六大水污染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2%,但废水排放量却占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3%。东南片区小金属加工等行业“散乱污”企业众多,且主要集中在高要金利镇、四会南江工业园等西江、北江干流沿线。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总体管理比较粗放,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工业产业布局不够科学。工业布局主要集中于城区,没有考虑核心城区“荷包式”地形容易产生大气污染聚敛效应。畜禽养殖业无序发展。2016年肇庆市生猪出栏量达500多万头,局部区域远超环境承载能力。尤其是四會市、鼎湖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严重,近80%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未配套任何治污设施。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清理工作不彻底,且存在复养现象。部分地方未按规范划定禁养区。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仍待加强。空气环境质量仍未全面达标。2017年肇庆市空气质量在全省排18位,优良天数比例仅为84.7%,在全省排第16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未完成《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实施方案》的考核目标。能源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一次能源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不降反升,煤炭减量控制工作严重滞后。工业源污染治理力度不够。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整治完成率仅40%,陶瓷企业提标改造完成率仅44%,且窑炉废气污染企业治理技术水平落后,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面源污染治理措施不力。施工工地特别是道路线性工程施工扬尘污染严重,重型柴油运输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数量多,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依然存在。移动源污染治理有待加强。全市电动公交车保有量远低于珠三角地区40.8%的平均水平,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保有量远高于珠三角地区26.6%的平均水平,营运车辆超载、超限、沿途遗撒、冒黑烟的情况较为突出。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肇庆市城区和大部分县污水管网配套严重不足,全市每万吨污水处理能力配套的污水管网仅7公里,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多家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不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污水处理厂直接抽取河水处理现象大量存在。新建楼盘普遍存在污水管网不配套问题。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全市92 个乡镇中仅有40%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的6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仅开工12座,全市1255个行政村仅有36个行政村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部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肇庆市环保能源发电项目至今仍未完成选址,德庆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已超负荷运行,二期工程仅完成30%工程量,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
云浮市:局部区域大气、水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广东省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云浮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推进力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够到位。云浮市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力度不够,部分县(市、区)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不够到位。南山河因水质下降被列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问题,但云城区和市相关单位落实不力,导致整治工作缓慢。工作统筹谋划不足。全市石材行业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全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缺乏长远规划,大量企业的危险废物未能及时转移而长期储存在厂区仓库内,环境安全隐患较大。云浮新区管网建设缺乏科学统筹,污水未经处理直排西江一级支流大涌河。部门协同推进不力。按照《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2016年年底前各地市应完成蓝线划定工作,目前该项工作仍停滞不前。
工业发展绿色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近年来云浮市推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对环境的改善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多年形成的重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体量依然很大,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仍较突出。能源结构有待优化。2013—2016年,云浮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为47.57%、46.3%、49.97%、48.23%,与《云浮市落实〈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实施方案》中提出2017年占比达到36%以下的目标相差较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缓慢。石材加工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相对滞后,全市不具备相关手续的“散乱污”企业超过2500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术,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水、废渣污染环境。高污染企业退出缓慢,其中污染严重的云城区高峰洞殿砖厂,至督察组进驻结束仍未彻底取缔。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不断恶化。2015年以来,云浮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年达标率连年下降,多项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持续上升。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高于《云浮市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46微克/立方米的要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由达标变为不达标。工业污染源过于集中。云浮市石材企业主要分布市区及周边镇街,粉尘污染和树脂胶粘剂无组织排放现象突出。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物对市区输入性影响较大,大量污染物从工业区吹向城区聚集后极难扩散。城市扬尘精细化管控不力。大量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穿越城區,因密封不严导致物料散落产生扬尘污染。被抽查工地大部分存在扬尘防治未落实“6个100%”要求、建筑废料和渣土去向不明等问题。城郊结合部和农村面源污染监管仍较薄弱。村民露天焚烧垃圾、燃放烟花炮竹现象时有发生,监督管理工作不够到位。
部分流域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南山河和新兴江两大重要河流水质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年内南山河水质逐步好转,新兴江松云断面水质达到Ⅳ类,但南山河水质全年仍为劣Ⅴ类,新兴江松云断面水质为Ⅴ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滞后。每年约有4000多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涌,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偏低、配套管网建设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42个污水处理设施及新增293公里污水管网。截至2017年底,仅完成6个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96.9公里的污水管网建设,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目前云浮新区仅建成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建成后长期处于非正常运行状态,属于典型的“晒太阳”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够彻底。新兴县未严格落实国家、省和云浮市政府有关畜禽养殖业清理政策,自行放宽清理标准。现场抽查发现大量禽类养殖场位于六祖镇新兴江支流集成河附近,养殖废水直排河涌。
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有待加强。城区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能力薄弱。云城区麻鸡坑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已服务期10年,将在2018年上半年内填满,但目前仍未开工建设新场。按照要求2017年年底前云浮市应新建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目前仅建成郁南县木稔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另外2座填埋场尚未制订具体建设方案。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存在漏洞。部分矿产企业尾矿库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山体开采后复绿不到位。新兴县17家实心粘土砖厂中仍有13家未完成复绿治理验收工作。西江沿岸建设项目管理仍需加强。西江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未按要求设置隔离护栏。西江沿岸市行政区域内共有6家硫化工企业,部分企业存在环境安全风险意识不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对西江云浮段的水源形成一定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