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2018-07-05涂刚
涂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基础教育教学愈发注重结合生活,提倡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观察生活,将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元素引入课堂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试图以《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生活化为例,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原则进行剖析和总结,希望以此达到反思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轴对称图形
在《轴对称图形》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取材于生活,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研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根据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去总结反思数学规律,这是一种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方式。我们通过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一、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导入阶段,我们利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展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照片中的图形,总结其中的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我们利用PPT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圆镜子、鼠标垫、窗户、纽扣、对联等正面影像为轴对称图形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在没有学习“对称轴”概念的时候,往往认为“轴对称图形两边是一样的”,我们就根据学生的这一点认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对此项环节十分感兴趣,纷纷踊跃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的学生列举飞机是一种轴对称图形,我表示在飞机上面看飞机却不一定是一种轴对称图形,顺便为学生解读了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的定义,和立体物体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它们的形状各不一样的概念。有的学生列举五角星是一种轴对称图形,我表示五角星这个例子很好,它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轴对称图形,具有五个对称轴,接着我为学生详细介绍了对称轴的概念。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收获了数学知识,养成了将数学理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纸和剪刀制作轴对称图形
在課程导入和列举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之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已经具有初步的了解。这时候我们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用纸和剪刀进行剪纸,带领学生一起制作轴对称图形。在剪纸的开始,我又再次为学生解读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对称轴的概念,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制作轴对称图形。在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合作学习者参与到其中,与同学们共同动手制作。我指导学生先将纸进行对折,再让他们在纸上画上自己喜爱的图案,最后按照图案的轮廓将纸剪下,一个轴对称图形就做好了。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画出了很多有趣的图案,有画小鸡的,有画老虎的,有画汽车的,有画坦克的,这个过程使学生充分发展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剪下自己画的轴对称图形之后,沿着对折线将纸展开,一个个有趣的轴对称图形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为学生总结:最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判定方法就是看它在对折之后两边能否完全重合到一起。学生经过了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发展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为学生列举几何图形并要求学生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为学生列举了不等腰梯形、圆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根据在之前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学生首先用观察的方法,排除了不等腰梯形。之后他们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为轴对称图形,得到了我的肯定。最后我对学生进行提示,等腰梯形可以对折为两个相同的梯形,学生表示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我提问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我告诉学生利用直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即将直尺放在纸上画出两条直线,接着旋转直尺再画出两条直线,四条直线相交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剪下,发现无论怎么对折都无法重合,完成了判定过程。在判定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将生活化教学所习得的知识运用于数学的抽象思维之中,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将生活中与教学相关的元素提炼到教学内容当中,并利用生活化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我们尤其要重视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的结合,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利用数学的方法提炼成数学思维,并观察其中的规律,用以解决相关问题。我们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利用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要求学生利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最后结合数学知识检验教学质量。这使我们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明确了将生活元素提炼为数学思维,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
[1]邓荣英.浅议小学阶段的《轴对称图形》教学[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2(7):221.
[2]游小华.赏析“玩”中的美:《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文摘版),2016,5(7):39.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