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2018-07-05刘莎莎
刘莎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語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项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导航,预示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要发生改变,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为主要模式、“题海战术”为主要手段的应试教育,借助“互联网+”教育的现代课堂教学,践行新的“传道授业解惑”,激发学生求知欲,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焕发活力。
关键词:课堂情景;教育模式;交流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教学“活”起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我在教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中的《泊船瓜洲》一诗时,首先,把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用PPT和故事相结合的方式阐述出来;再利用PPT把诗中的京口、瓜洲、钟山这三个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自己动手画出相关的图画。这样,通过听故事、看PPT、动手画打破了以往读诗、背诗意、抄诗的枯燥局面,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不仅诗读得好,还理解得较快,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后,我再让学生把这首古诗用白话文进行改写,这样的古诗教学不仅不乏味,还会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
二、多种感官并用,让学习方式活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提出了六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5)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儿童关在笼中,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6)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他们。
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调度船只”这一环节时,课前安排学生动手折几条纸船,并用线把纸船串起来。课堂上,让学生在充分读熟思考的前提下,两人合作画出诸葛亮调度船只的图,我再根据课文的描述进行讲解,学生随之动手调度早已准备好的船只。这一环节,有自己的手工,有自己的勾画,有和同桌间的互相讨论,学生做到手、脑、口并用,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学生学起来不枯燥,兴趣浓厚,容易理解,既强化了语文实践活动,解放了学生,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谈论交流争论,让思维活起来
如何学好语文?我认为学生是关键,教师只是引路人。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想象的翅膀独立思考,并使学生大胆地说,大声地说。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课文的疑点和难点,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课堂注入生机。例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对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有的提出“我要为别人着想,别人也要为我着想”,有的提出“德国人自己种花是为了别人”……教学三年级《狮子和鹿》这一篇童话故事时,我提出: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在想什么?有的孩子说:鹿想:我的鹿角可真烦人,没有它我就不会有危险了!有的孩子说:鹿想:我的角虽然很美丽,但却给我带来了灾害;我的腿虽然难看,却让我可以逃生……在自由争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不断深入剖析,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的主旨自然显露了出来。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还充分彰显了他们的个性,发挥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维有源头活水
要学生学好语文,就得积淀丰富的语言,而阅读就是一条捷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要求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我认为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年级上学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同事王老师的一个讲座中获得了启发,她从一年级开始坚持让学生读《日有所诵》这本书,孩子从富有童趣的儿童诗中获得了不少乐趣,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我想何不利用每周语文早读的20分钟,让学生读读课外书呢?我的想法立刻变为了行动,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坚持这么做。有时也会在家庭作业少的情况下,把读课外书布置成作业;寒暑假的作业也是阅读课外书,积累好词佳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阅读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着他们,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同时也让我看到了曙光。通过这一年多的坚持阅读,学生的习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不说“行云流水,妙笔生花”,至少是有话可写,语句优美。我的良苦用心终没白费。
总之,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满活力,就一定要解放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场所;让阅读成为习惯,成为学生思维的源泉;让学生充分地在课堂上“活起来”,学习必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唐晓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下),2011(2).
[2]白玲粉.对话教学让课堂动起来[N].甘肃日报,2007-09-0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