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文明用语养成的策略探讨
2018-07-05欧阳日强
欧阳日强
摘 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会受益一生。农村小学教育环境比较差,教育条件也相对落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培养往往重视不够,他们自己因为文化水平较低,言谈举止粗俗随意。更为严重的是,家长的不雅行为和言语,直接影响着孩子习惯的养成和言谈举止。因此,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文雅的谈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值得教师深思。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用语;策略
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稚嫩单纯,且对生活、社会的认知能力很低。教师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不良的;哪些是倡导的,哪些是鄙夷的……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个好的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而文明的言谈举止会让学生受益一生。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小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自己塑造成举止优雅、谈吐文雅、气质高雅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合格的小学生。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学习文明用语
小学生常用的礼貌用语有:请、您、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等。但是,很多学生在平时语言交流中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话粗俗傲慢,经常出言不逊,以致给正常交往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有时同学之间甚至因为一句伤人的话语还剑拔弩张,直接影响着班级、校园的和谐。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并且与生活、环境、社会紧密相连,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培养他们健康人格的好的教材。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让他们待人要有礼貌,说话要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至低级下流的词语。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把一些文明语言和不文明语言的正反两方面的实例制作成音画课件,让学生充分认识文明交往的好处和不文明言语带来的危害。
二、组织丰富的交流活动,体会文明用语的魅力
1.找一找
校園、班级、公共场所,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离不开语言交流。文明的语言犹如一股股和煦的春风,能给人送去温暖,也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例如:校园里老师、同学相见主动说“您好”,放学分别时说“再见”;有求于同学时说“请把窗户打开”“请给我讲一讲,好吗”;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公共场所:得人帮助说“谢谢”,向人询问说“请问”;家庭里:迎接客人说“欢迎”,客人入座说“请坐”;请人解答说“请教”,别人认错说“没关系”,等等。哪里有文明语言,哪里就充满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2.创一创
板报、校报是展示学生才华和内心世界的好空间。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办小报的形式,让文明礼貌的名言警句深入学生心里,如“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还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交流的范围,规范一些日常文明用语,如,打扰别人说:请原谅,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让您受累了;得到别人帮助说:谢谢,麻烦您了,非常感谢!等等。我们要让文明语言天天说在孩子的嘴上,写在孩子的纸上,烙在孩子的心上。
3.比一比
文明交流从小处说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从大处说则关系到社会群体的素质。学校、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渲染文明用语的氛围,培养学生文明交流的良好习惯。如,我们把日常礼貌用语精心设计成选择、判断题,展开竞答比赛,强化礼貌用语;平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班与班之间,互相监督,并做好记录,采用量化管理的形式,评选出校园文明之星和文明用语先进班级,再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等形式,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大力弘扬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
三、家校结合教育,拓展文明用语的空间
学生优雅的谈吐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孩子脏话连篇、谈吐粗俗,和家庭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文明的语言和举止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和支持,达成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告诉家长要净化家庭语言,为学生创设优雅的家庭交流环境,家长首先要做好表率,说话文明,不说脏话、粗话,同时做好监督,一旦孩子说话带脏字,及时给予指出并纠正。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文明是心灵美和讲文明、懂礼貌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仪,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参考文献:
[1]龙振扬.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王马金.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例谈[J].关爱明天,2015(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