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学生的道德素质

2018-07-05官丹丹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者

官丹丹

当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得如火如荼,有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张华先生提出的一点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这一切教育的进行必须是符合道德规律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想想看,这的确是我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已成为当下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以德为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迫在眉睫

近些年有关学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样的案例让我们教育者痛心,为何我们的认真负责、苦口婆心却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是咱们的教育出什么问题了吗?这也的的确确引发了大家的深思,教育倡导德育为先,德育要始终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二、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需多方形成合力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道德形成最关键的因素:家庭

1.家长需将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家庭教育教孩子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大部分父母把孩子“优秀”等同于“学习好”“多才多艺”等外在的东西。而我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丰富的经历和高贵的灵魂。因为善良的心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家庭教育首要的一点是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偏离了人性的轨道。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看,最后伤害的都将是自己。其次,要做一个有选择的善良人。也就是说在自我保全的情况下,有绝对的安全意识,而不是盲目行善。

2.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现在大部分家长把孩子看作温室里的花朵,特别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其实大自然就是我们没有房顶和围墙的家。父母们,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风霜雨雪,无拘无束地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吧!这对他们品德发展形成是有巨大帮助的。

3.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很深的影响。唤醒整个社会父母亲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很有必要。兴趣爱好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无比独特、不可替代、不可复制,它可以在我们快乐、失望、沮丧、愤怒的任何时刻为我们提供一个宣泄出口,它可以为人生多留一些记录,让自己随时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挑战。实际上,培养兴趣爱好是培养孩子情商的敲门砖。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让他认清自己的天赋和爱好,在坚持爱好中学会真正的学习和思考,把理论变成实践,而后学以致用,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才华,在孩子的生命中熠熠生辉。

(二)学校教育对孩子道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良好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这强调了一个好的物质环境的重要性。整洁明亮的教室,青青的草地,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浸染。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现在的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好了,基础设施也很齐全,不禁感慨起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通过自然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对学生的道德人格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创建良好人文环境,多方面培养孩子

每所学校都有它独特的教风和学风,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好的。并且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之外的快乐有利于他们优秀人格的形成。

但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过度地重视考试成绩,很多未纳入考试的课程被抛到一边。其实我们知道,人格的培养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六大核心素养都没有强调学生如何掌握硬性知识,而是强调创新能力的形成。素养的形成是道德与创造的融合。因而我们强调的教育要以德为先,这一点要长期坚持下去。

3.学校德育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接触者,因而只有他们对学生道德发展和品格形成引起重视,付出他们对孩子的爱,才能让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90%以上都是由祖父母来带,他们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可想而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多用点心,帮助孩子走出阴霾,塑造其健全人格。因此有好的教师队伍,孩子们会越来越好。

(三)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是教育者

社会这一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由来已久,如孟母三迁。很多人觉得管好自己家孩子就好了,别人的事少管。其实发现孩子不当行为我们须立即制止和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教育者。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怀和支持。有关部门应该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态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所以社会对学生成长是有责任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孩子的教育者。

三、结语

教育无小事,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关乎其核心素养的真正形成,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悉心呵护每一株幼苗,让其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很大的改变,我也坚信中国的教育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游.做你想做的父母[J].读者,2005(21):54-55.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道德素质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