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学讲”,打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局面

2018-07-05盛秀梅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讲新教育学讲计划

盛秀梅

摘 要:自从实施了“新教育”和“学讲计划”,全市教职工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数学课堂教学也打开了新局面,课堂更有效。在大力推进“新教育”的形势下,对实施“学讲计划”,构建“学讲模式”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新教育”;小学数学;“学讲计划”;有效课堂

“新教育”的推进,使“学讲计划”更深入人心。笔者也跻身于课堂改革的浪潮中,深入领会“学讲计划”的精神实质——学进去、讲出来,把握“学讲”课堂模式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从激发兴趣、挖掘潜力、激发好奇心等方面着手,着力于“学生为本”“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观,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智慧地“导学”,学生高效地“学”,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更生动,教学更有效。

下面,将对“新教育”形势下实施“学讲计划”的几点感悟进行简单梳理,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一、突出“先学”——“学讲计划”的基础

“学讲计划”的核心理念是“学进去”“讲出来”。显然,“讲出来”的前提是“学进去”。这个学进去,不是教师灌输,而是学生自主“先学”。

我一直践行“凡事预则立”,教学中,注重预习环节的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前,我都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预习内容、预习任务,使其契合教材的主要内容,也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经验,使学生自主预习,顺利先学。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前,笔者这样组织学生先学:

(1)明确先学什么

阅读教材第27-29页,使学生了解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掌握所求问题出发,并展开分析和思考,依据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明确怎样先学

对于怎样学的问题,笔者通过设计体验自主先学的方式,通过设计具体的先学任务,而促使学生自主、合作先学。如:

a.你怎么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b.根据问题我觉得数量关系是: ,可以先算:

c.每一步可以怎样算:

一共用去多少元?

剩下多少元?

答:最多剩下 元。

对于“学进去”,笔者不禁注重课前的预习,也注重课堂对知识的自主构建。此时,笔者一般是通过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的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后,给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讨论: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列式解答是 。

通过以上的自主先学,对即将所学的知识初步了解和把握,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为课堂上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也初步落实了“学进去”。

二、启发学生“讲出来”——“学讲计划”的重心

学讲计划包括两个层面——学进去、讲出来。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归宿。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感悟和体会和同学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经验的分享”。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时,对于问题:要买3顶帽子,付100元,最少找回多少钱?这个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主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然后让学生说出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说说是怎样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说说如何列式、怎样计算,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回顾解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这个问题定位于自主思考,再合作交流、相互分享。这个过程,也就是“讲出来”的过程,通过以上的自主先学,对即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和把握,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为课堂上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初步落实了“学进去”。

“学讲计划”中的“讲出来”,不仅包括讲出学习的收获,还应包括引导学生讲出预习、自主合作学习中的疑点,将问题勇敢地表达出来,和同学再次交流和探讨,向老师请教,师生互动中解决疑点以及学习中的困惑。如,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笔者针对三角形三边的性质设计如下的问题:一条长14 cm的线段,可以截成三段3 cm、5 cm、6 cm而组成一个三角形,你还可以怎样截取而组成三角形?还有几种方法?这个问题提出后,多数学生对问题束手无策。学生充分思考而没有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后我跟学生说:“3 cm、5 cm、6 cm的三边形,最长的边是多少?”(6 cm)于是,我又问:“最长边能不能是大于等于7 cm,如果可以,那么,另外两边的和就小于等于7,还能不能组成三角形?”

如此问题串的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探讨出问题的答案:6 cm、6 cm、2 cm或者5 cm、5 cm、4 cm或者4 cm、4 cm、6 cm。教师的“讲”也是“学讲计划”的主要方面,教师的讲贯穿于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学习的始终,教师的讲也为学生拨开了迷雾,推动学生更加严谨有序地开展学习,发展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和综合素养。

“学讲计划”的实施,不仅仅停留在单纯、机械的“学”和“讲”的层面,也可以在学生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融入游戏、竞赛活动、智力竞猜、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助力学生有趣、有效地学习,提高了课堂活跃度,也提高了课堂质量。

几年来,笔者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研究新課标,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型的课堂模式,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改理念,践行“学讲计划”,构建教师善引、善启,学生乐学、会学的互动课堂,想方设法让学生学进去,营造氛围,让学生讲出来,学生在“学讲课堂”上生命力绽放,思维力和创新力提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课堂也因“学讲”而精彩。

总之,在“新教育”的大背景下,“学讲”的推进还需要持之以恒,我们要立足新课改、立足学生的发展观,并在“新教育”浪潮的推动下,迎难而上,不断创新,争取更大的突破,为数学课堂教学打开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J]袁媛.论小学数学“学讲计划”下学生“学”与“讲”的并存[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6(4).

[2]孙秀玲.探析如何通过“学讲计划”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31).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学讲新教育学讲计划
实施学讲计划,构建学讲课堂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走进新教育,拓展“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