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点滴认识
2018-07-05王新明
王新明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作文的写作则是“写”的重要体现。作文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感觉最难的部分,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在主动进取中学会写作文显得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整体入手,分阶段训练,辟多种渠道,力求把工作做得扎实一些,使学生都能在作文的写作上有所提高。
一、从整体入手
作文训练从整体入手效果尤为明显。在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写放胆作文,用作文来反映自己熟悉的事物,如写一件熟悉的事,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等。这只是篇的“粗坯”,不是“精制品”,大体反映事物的发展顺序、活动的前后经过等。我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作文内容不受约束,有利于学生放胆写作。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事物,则可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放胆去写,畅所欲言。第二,强调书面表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口语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书面要求,并能做到说写并重。第三,及早摸到“篇”的轮廓,有利于作文系统训练。让学生及早摸到“篇”的轮廓,有个初步的实践,然后知不足,再进行局部训练,终至综合成章,循著“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有序前进。这样的篇章训练,功夫较扎实,质量较高。
二、分阶段训练
作文训练中实行分阶段训练,做到命题为学生所接受,所喜爱,命题为作文能力的提高铺设合理的阶梯。它的特点,一是年级要求与作文的技巧训练相结合;二是模仿阅读做法,实行单元分组。
第一阶段:三年级。在低年级说写训练的基础上,学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事情,放开胆子写,做到内容具体,前后连续,语言比较通顺,很少错别字。主要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多注意观察周围事物,不拘形式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把觉得新奇的、有趣的、最受感动的、印象深刻的内容表达出来,并与别人进行分享。
第二阶段:四年级。在三年级训练的基础上,学写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求确定中心思想,编写段落提纲,选择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来写,这样既放胆,又训练写作技巧,做到中心比较明确,内容具体,有详有略,前后连贯,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力争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特别是优美的词句应用于作文的写作之中。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在三、四年级说写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写记叙文和应用文,并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在审题立意、确定中心、选材剪裁、布局谋篇、语言技巧等方面实现综合提高,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用词得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格式正确,书写工整。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作品,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先是重材料,求写顺,放胆;继而明中心,求写好,仍以放胆为主;最后整体综合,求写活,半放半收。它们各有侧重,但互相渗透联成一体。
三、辟多种渠道
训练的主线既明,与这相关的条条渠道,必须尽力疏通。作文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感知种种材料,经过深入思考,得以充分地认识;又基于平时的阅读,从课内外阅读中间获取知识,吸收书面语言的养分;经过消化,得以表达。所以,要引导学生读好书,广采博收,打好基础。
第一,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动笔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内外读书时都要多动脑思考,多想问题,多做读书标注,多记读书摘要。为开辟课外阅读园地,我班设有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好书与大家分享,使每个人都能读更多的书。班里写得好的读书笔记,相互传阅,相互学习,鼓励先进,带动一般。
第二,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应时应事的发表能力。组织收听、观看、参观、文艺、科技等有意义的活动,指导他们观察,思维,想象,指导他们口讲笔述,及时发表。开班会,让学生说;办手抄报,全由学生包;排节目,交给他们自编自演;为患有重大疾病的同学捐款,也请他们写倡议,登记收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第三,在作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作文质量的高低,关键的一步是修改。我在学生完成作文初稿后,引导他们一遍遍修改:先通读全文,找出其中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再把能写具体的句子写得再具体些,最后再整体读全文,从整体上看一下哪些部分应该保留,哪些部分应该删除,从细节上再次修改文章,力争做到质量最高。在口语交际中,逐步引导学生评议别人的发言,在书面作文中指导学生修改。
总之,作文的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紧紧把握以上三个环节,力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做实、做细,让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作文写作的整体思路,分阶段,按照多种方法来写作,并会感觉写作文是一件很容易、很快乐的事,积极性提高了,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