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准“四点”,促进阅读教学

2018-07-05叶媛媛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阅读教学

叶媛媛

摘 要:语文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归宿和落脚点。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始终要以课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目的,抓准重点、难点、训练点以及提升点,让语文课做到:教学简约而不简单,思路清晰而不冗杂。

关键词:小学語文;训练点;教学思路;阅读教学

歌德说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个秘密。对于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孩子多读几遍,大致的意思都能明白。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形式。这就要求上好一节语文阅读课,需要“抓准点”,即重难点、训练点以及提升点。踩实几个点,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一、重难点

所谓教学重难点,是指根据课标以及教材而确定的教学中所要侧重的主要内容。抓准了它,才能体现教学的主旨,这需要在教学中安排细致的过程。比如,《推敲》一文重点在于品悟诗中“推”“敲”二字的精妙之处,学习“推敲”语言文字的方法。第一板块,教师放手让学生体会韩愈认为用“敲”好的原因,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时,教师出示一组句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教室里安静极了,连一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得见。”放手让学生体会衬托的手法妙在哪里。在教学“为什么‘敲字读起来更响亮些”时,引导学生关注发音的口型,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韩愈说“敲”字更好些,言下之意“推”也有好处。

在第四板块教学中,引导学生实践操作“推”“敲”,进行两种行为对比。此外再共同探讨“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到底是应当用“过”“入”“满”还是“绿”,分辨哪一个字比较好?“学生在赏读、揣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和作者形成共鸣,并咀嚼出文字的美、文章的妙。在字斟句酌、品咂涵咏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表达之美,从而习得遣词造句的方法。”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的见解,并且运用“推敲”手法,斟酌古诗中用字的准确性。不照搬书本,这本身就是一个推敲的过程。抓住“推”“敲”二字,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贾岛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更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二、训练点

“训练点”指的是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结合学科特点而确立的训练节点。比如: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可以以教材为延伸安排写话,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等等。《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文,文中四个带有“也许”的排比句,这既是理解的难点,也是有效的训练点。教师首先出示预习单,精选学生课前写下的对邓爷爷的心里话。教师把学生原先写的修改成排比格式:“邓小平爷爷,您真伟大!是您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崭新历史,谢谢您!”而后,让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格式修改预习单上的句子,使之成为结构规整的排比句。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并且可以抒发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感激之情,升华思想主题。接下来,结合邓爷爷的生平事迹,教师运用排比的手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个“也许”句子的理解——“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教师这样运用排比,以“小平爷爷笑了”改换“也许”作为引领:小平爷爷笑了,他走遍了祖国大地,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处处气象万千;小平爷爷笑了,他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成为现实,香港、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教师将第一课时补充的资料,又通过创设排比进行强化,既训练了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能力,又可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篇文章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好材料。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抓住教材中的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提升点

学习不是平面内的简单平移,而应是立体的智能有所获益,实现提级进阶。学生每学习一课都要有所得,有所提升。譬如,《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童话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不困难,一课时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第二课时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第二课时主要应当落实课后的说话训练:第二年,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它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对此练习,不但口述,而且随后请学生思考,并且上台来演一演。

当学生说到回忆往事的时候,教师追问:往事历历在目,它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同时出示“高山”“幽谷”“草地”等图,让学生说话有所凭借,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回顾文本中的“小树”和“驯鹿爸爸”的经历。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解读教材时,要发现发展学生能力的“提升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提升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阅读教学中抓准重点、难点、训练点和提升点这“四点”,学生的感悟和情感就能被激活和点燃。如此教学,思路清晰,扎实有效,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陈宝铝.小学语文教法探微[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