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中“表体”常见问题浅析(下)
2018-07-05蔺志茹
蔺志茹
三、表 身
(一)主客颠倒
如: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一)
表9-12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一)”主要反映“XX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所占比重,“XX区”的数据应置前,将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置前,有主客颠倒、喧宾夺主之嫌,因此应改为: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一)
表9-12
(二)表格内数字处理不当
1.“……表格中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的个位数应上下对齐,在计量单位相同时,小数点的位数应上下一致……”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当代志书编纂教程》,方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71页。“……表中数字一般以末位数对齐,注意不要错格……”②黎洪波、利来友、陈勇辉编:《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第127页。表格内数据存在小数点的,若位数不一致,用“0”补充。如:
1997—2008年XX县集体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
表3-1-3-65 单位:公顷
“1997—2008年XX县集体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数字的个位数上下有的对齐,有的不对齐;小数点的位数上下有一位,也有两位,不一致,不符合表格格式的规范,应改为:
1997—2008年XX县集体建设用地情况统计表
表3-1-3-65 单位:公顷
年份工矿企业居民住宅公共基础设施其他合计2004—2008 258.21 14.66 6.80 4.94 284.62合计688.53 43.11 53.10 17.15 801.90
2.表格中小数点后不可随便补充“0”,材料会不准确。如:
1980—2011年XX县历届人大代表选举情况表
表20-1
纵标目“参选率”列,数字小数点后若保留两位,补充“0”后,表格如下:
1980—2011年XX县历届人大代表选举情况表
表20-1
事实上,纵标目“参选率”列数据=参选人数÷选民登记人数×100,应改为:
1980—2011年XX县历届人大代表选举情况表
表20—1
因此,笔者认为应尊重事实数据,保证材料真实、准确,不可随便补充“0”。
3.表格中未完全使用数字
如:
1996—1997年XX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表2-2-2-47
“……表格中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当代志书编纂教程》,方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71页。,“1996—1997年XX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表格中数据使用“亿”,笔者认为不妥当,不如将计量单位“立方米”改为“万立方米”更合适,应改为:
1996—1997年XX乡镇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表
表2-2-2-47
4.表格内数字不准确
如:
1978—2002年XX平原灌区灌溉水量统计表
表5-3
“1978—2002年XX平原灌区灌溉水量统计表”横标目“合计”行内数字“104262”是如何算出,让人费解,若将1978—2002年“灌溉水量”相加是“100822”,又与“104262”不相等。笔者认为,每部志书表格内数字均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是精品志书基本要求。
5.表格内遗漏数字
如:
XXXX年X县移民建镇配套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
表6-6 单位:万元
“XXXX年X县移民建镇配套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横标目“合计”行表格内仅有数字“14287”,笔者认为每一个表格内均应有数字。应改为:
XXXX年X县移民建镇配套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统计表
表6-6 单位:万元
(三)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1.连接号的误用
“……连接号的形式主要有一字线‘—’、半字线‘-’和浪纹线‘~’三种。它们各有使用范围和具体的使用场合……”①黎洪波、利来友、陈勇辉编:《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第85页。
(1)一字线“—”误写成半字线“-”
“(1)一字线:连接地名或方位名词,表示起止、相关或走向;连接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表格中表示‘未发现’……”(《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第85页)“……某一格内没有数字用一字线‘—’表示,而资料暂缺或未记录用半省略号‘…’表示。”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当代志书编纂教程》,方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71页。如:
1995—2009年地税XX区分局完成税收情况表
表17-5
“1995—2009年地税XX区分局完成税收情况表”中“总收入”列数字应是公式“总收入=中央级收入+市级收入+区级收入”计算获得,因此“中央级收入”列中数字是“0”,没有数字,应用一字线“—”表示,应改为:
1995—2009年地税XX区分局完成税收情况表
表17-5
(2)半省略号“…”误写成一字线“—”
如:
1990—2008年XX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一览表
表6-4-2-113
“1990—2008年XX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一览表”中“购置年份”列中资料缺失使用一字线“—”表示,笔者认为不妥当,因为“资料暂缺或未记录用半省略号‘…’表示”,应改为:
1990—2008年XX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一览表
表6-4-2-113
(3)半字线“-”误写成浪纹线“~”
“……书面上连接号的不规范使用现象很多。例如:CH—53D型起重直升机。这里的连接号用于产品型号,应为半字线……”①黎洪波、利来友、陈勇辉编:《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第85页。如:上表“1990—2008年XX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一览表”中“规格型号”列“LX~1000C”使用浪纹线“~”不恰当,应改为半字线“-”,即“LX-1000C”。
(4)半省略号“…”误写成浪纹线“~”
如:
1987—2006年XX市烟草专卖稽查情况表
表11-8-2
2.2004年无据可查
“1987—2006年XX市烟草专卖稽查情况表”表注标明“2004年无据可查”即“资料暂缺或未记录”应用半省略号“…”表示,表内却使用浪纹线“~”,笔者认为不妥当,应改用半省略号“…”。
(5)表格空格处未标明半省略号“…”或一字线“—”
如:
1989—2001年X县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情况表
表14-2 单位:万元
“1989—2001年X县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情况表”中“年末余额”列中数字通过公式“年末余额=国家专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计算获得,因此“国家专业银行”列、“农村信用社”列表格内数字均为“0”,应用一字线‘—’表示,而不是空格。若“资料暂缺或未记录用半省略号‘…’表示”,也不能空格。
2.句末误用标点
表格中顶格排的句子,句末用了标点。例如:
选题名称内容简介学科教育心理学·化学教育心理学。本书稿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化学教育各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表格中的文字顶格排时,句末不加标点,退两格排时应加标点。上例应改为:
选题名称内容简介学科教育心理学·化学教育心理学本书稿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化学教育各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或改为:
选题名称内容简介学科教育心理学·化学教育心理学。 本书稿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化学教育各领域中的应用和作用。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第87页)
如:
1987—2006年XX市水灾情况表
表2-5-1
“1987—2006年XX市水灾情况表”“损失程度”列内文字顶格排,句末使用标点符号不妥当,可改为:
1987—2006年XX市水灾情况表
表2-5-1
或改为:
1987—2006年XX市水灾情况表
表2-5-1
(四)年月日的表示方法不规范
“注意:年份不能用简写。如1988年不能简写成‘八八年’或‘88年’,但有些情况下可用省年号,如1988年可省成‘’88’。年月日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如1998年3月15日可写成1998-03-15(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相连,不满‘10’的月日前面补‘0’),也可写成1998.3.15(年月日之间用下脚圆点号,不用间隔号和顿号)。”①黎洪波、利来友、陈勇辉编:《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第105页。
1.如:
2006年XX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情况表
表18-3-10
“2006年XX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情况表”“成立年月”列“年月日”表示方法是用“下脚圆点号”,且加“0”,不恰当,应改为:
2006年XX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情况表
表18-3-10
或改为:
2006年XX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情况表
表18-3-10
2.如:
2009年年底XX区健在的百岁寿星情况表
表4-6
1987年XX外环线XX段水利配套工程情况表
表8-12
“2009年年底XX区健在的百岁寿星情况表”“1987年XX外环线XX段水利配套工程情况表”出自同一部志书,笔者认为全书“年月日”表示方法应统一,均用“1998-03-15”或“1998.3.15”或“1998年3月15日”。
(五)双栏、三栏或多栏未用双划线
如:
1979—2008年XX县各月平均气压表
表2-1-1-20 单位:毫巴
“1979—2008年XX县各月平均气压表”为双栏,中间应使用双划线。应改为:
1979—2008年XX县各月平均气压表
表2-1-1-20 单位:毫巴
(六)未合理地安排单栏、双栏或三栏式等
“……根据表格内容,合理地安排为单栏、双栏或三栏式,尽可能少占篇幅……”①苏长伟主编:《天津市志书编修指导教程》,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第248页。
1988—2006年XX市城乡建设资金情况(财政拨款)表
表4-4-1 单位:万元
1991—2008年XX建行公积金存款余额情况表
表12-4-3-207
“1988—2006年XX市城乡建设资金情况(财政拨款)表”“1991—2008年XX建行公积金存款余额情况表”表格内容均不多,可以少占篇幅,均应安排三栏式。应改为:
1988—2006年XX市城乡建设资金情况(财政拨款)表
表4-4-1 单位:万元
1991—2008年XX建行公积金存款余额情况表
表12-4-3-207
(七)人物表排序不当
如:“本节以县总工会提供的资料为准……排列以批准年份为序;同年批准的,以姓氏笔画为序。”
1979—2008年XX县属各单位劳动模范表
表22-3-1-441
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授予称号批准单位批准年份付XX男XX棉纺织厂市劳模天津市委、市政府1990高XX男中旺供销社市劳模天津市委、市政府1990
“1979—2008年XX县属各单位劳动模范表”上文字写明“同年批准的,以姓氏笔画为序”,笔者却发现表中存在未按此排序的情况,如:姓氏笔画相同的,“元”应在“王”前,“曲”应在“刘”前;姓氏笔画不相同的,“付”应在“刘”前。因此,此表改为:
1979—2008年XX县属各单位劳动模范表
表22-3-1-441
四、表注
“(4)表注。是解释表格中的某事项的补充文字。表注排在表的最后一行,或者表格底线之下,表注字号应比表内字号略小点。表注按正文方式转行,表注末尾可使用标点符号。”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当代志书编纂教程》,方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71页。
(一)该使用表注却未使用
1.如: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二)
表9-13
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外贸出口总值(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X区XX市占全市(%)XX区XX市占全市(%)XX区XX市占全市(%)1985 0.11 65.90 0.17 0.42 11.53 3.64 1.95 68.95 2.83 1990 0.10 310.95 0.03 2.00 17.86 11.20 2.62 149.36 1.75 1995 0.21 393.18 0.05 0.25 29.98亿美元0.83 15.29 393.78 3.88 2000 5.25 608.20 0.86 3.04 86.29亿美元3.52 23.11 736.63 3.14 2005 45.32 1516.84 2.99 15.10 274.15亿美元5.51 43.28 1190.06 3.64 2009 218.64 5006.32 4.37 22.06 299.85亿美元7.36 88.63 2430.83 3.65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二)”数字表格内出现计量单位,“……表格中数字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①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编:《当代志书编纂教程》,方志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71页。笔者认为可使用表注,全书表格使用“表注”的均统一将“表注”排在表格底线之下,“表注”末尾均统一未使用标点符号,且全书用“说明”二字,因此,可改为:
1980—2009年部分年份XX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比重情况表(二)
表9-13
2.如:
1984—2000年XX区建设开发服务中心征用土地情况表
表13-7 单位:万平方米
2002年X县小水电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5-5
“1984—2000年XX区建设开发服务中心征用土地情况表”“2002年X县小水电基本情况统计表”出自两部志书,均“为附加必要的注解说明而留一栏”,笔者认为空格太多,考虑美观以求最佳版式设计效果,建议用“表注”,排在表的最后一行,或者表格底线之下,与它所在的志书使用“表注”格式保持一致,且“表注末尾可使用标点符号”也应保持一致。因此,可改为:
1984—2000年XX区建设开发服务中心征用土地情况表
表13-7 单位:万平方米
2002年X县小水电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5-5
(二)同一部志书,“表注”用词不统一
如:
1982—2000年X县三次人口普查年龄人口结构统计表
表2-4
2002年X县在职教师情况统计表
表24-5单位:人
“1982—2000年X县三次人口普查年龄人口结构统计表”“2002年X县在职教师情况统计表”出自同一部志书,均使用“表注”,但“表注”用词有使用“注”的,有使用“说明”的,笔者认为没规矩,全书应统一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