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策略研究

2018-07-05

中小学电教 2018年6期
关键词:微课知识点信息技术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福建厦门 361009)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一种教师通过视频完成教学的方法,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教师将重、难点、疑点及考点等内容融入到微视频中,便于学生随时预习、学习与复习。

随着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先进行学习,清楚疑难知识点、薄弱知识点,然后向教师请教,这一过程实现了课堂的翻转。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作用。同时,微课也改变了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拓宽了学生视野[1]。此外,随着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现,也进一步体现了现代教学模式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二、学生的综合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教育提出了战略性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因此,教育从长远来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上的知识,也不是仅仅让学生能应付各类考试,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学生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智慧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两方面。学生的智慧,总结来说就是“三商合一”。即良好的学习态度(情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商)、知识积累的程度(知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如图 1)。

图1 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

学习动机:学生对学习能产生兴趣,通过解决问题使得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具有成就感,当认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能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习能力:从知识角度来说就是学生获取知识、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问题的角度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能力: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学科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即实践能力。

合作能力:学生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包括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等。

技术能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的能力。

具体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五方面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建构数学知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及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适用于较高年段的小学生)。

三、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策略

1.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提升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对钱币的认识还不是很多,也基本没有机会去使用钱币。这时教师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图文并茂地去引导学生认识钱币、识别钱币和应用钱币,并将这些内容进行细化,这样学生在不熟悉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对该微课进行反复观看,学生学习有关钱币的知识后,就会掌握这些内容,并逐步将这些知识进行内化,如之后再遇到同类问题时就可以触类旁通,驾轻就熟,由此,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与效率也会明显提升。

2.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自我建构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有较强的逻辑性,为做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就需要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也会相对轻松,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也不会有厌恶感,同时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完全理解所学知识,完成对角的概念的建构,此时教师可以将角的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录制成微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从实例、实物的角度多元化地呈现不同类型的角,帮助学生认识角,且将与角有关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实物。例如对于直角的理解可以将书本作为参考物,对于锐角则可以用三角板等作为参考物,这样一来学生会发现这些角在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便于学生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会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学习数学也会更加努力[2]。

3.做好课堂空间与知识的拓展——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课堂空间与知识的拓展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适当的课堂空间拓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重要知识的同时学习其他新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

为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在一起,制作成微课。一般来说,教师要尽可能将知识综合、扩展,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将所有运算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且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各种分配、分发物体的情形,引入有助于学生讨论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该知识点[3]。此外,在学习克与千克的知识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教师将在超市买东西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并将该情境制作到微课中,供学生观看思考,学生由此也会设想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类似情景,相互合作、讨论,将克与千克的知识进行知识内化,真正的融会贯通。由此可见,微课可以使教师从实际入手,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建立沟通桥梁——促进合作交流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互动式的合作与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进而内化知识,而互动式的微课可以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互动式的微课囊括了一般微课的功能,但是更注重互动的环节,使互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习互动式微课时,学生需要不停地“输入”还有“输出”,这不仅仅让学生“看”了微课,也让学生在反馈、反思的过程中“懂”了微课,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沏茶问题时,教师可以制作成互动式的微课,微课既有沏茶的整体介绍,又提出了优化的“互动点”,一方面学生可以整体感知,另一方面通过生生的互动,再到师生的互动,可以将沏茶问题进行升华,即提出“优化”的思想。通过微课教师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交流,提升学生合作互动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相关章节、知识的学习中,如果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很好地解决学习难点、疑点,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做成引导式的微课,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搜索引擎等方式更好地学习知识。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适合年级比较高的学生,如5-6年级;同时也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

四、总结与展望

微课对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微课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具体事例、知识点从多角度提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随着这些策略的运用希望可以改变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思路,微课将如何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来促进有效教学,具体的实施还需进一步的深层研究。

[1]张凤荣.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272.

[2]李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6(32):113-114.

[3]李红娜.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7(10):24.

猜你喜欢

微课知识点信息技术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