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
2018-07-04管小童
摘 要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国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将法治思维的培养与教育改革相结合,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桎梏,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其中,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教育对推动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社会各界开始积极地结合知识经济以及信息化经济发展的实质需求,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法制宣传、文化建设与教师队伍的建设相结合,保障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之下积极的学习与法律制度相关的各类知识,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以及法治思维。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思维 培养
作者简介:管小童,烟台大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089
一、引言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知识经济为推动各个国家以及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关键的贡献,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开始越来越依赖于个人的素质以及创造力。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对实现大学生个人全方位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学校以及教育者必须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为核心,不断地接受世界科技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冲击。其中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核心,结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积极的明确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校教育所提出的各项任务以及要求。
在民族发展以及国家振兴的过程之中,大学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因此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以及水平直接代表着我国的精神面貌以及综合软实力。从目前来看,素质教育离不开教育实践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对受教育者法制意识的培养,长期不懈地落实法制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真正地做到遵纪守法,將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联系。另外,与其他的法律工作相比,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社会科学都需要参与其中,真正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现状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三届三中全会之中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实质要求,推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时在十五大中中国共产党对该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地完善,明确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战略目标。在推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之中社会治安存在着许多的阻碍以及不安定因素,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现象频频出现,同时各类犯罪行为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特征。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各界以及教育界人士开始呼吁国家积极的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减少以及预防与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青少年之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受教育背景较好,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同时在与外界进行沟通以及交流的过程之中,所获得的信息渠道相对较多,他们往往会在好奇心及求知欲的驱使之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我意识,在社会行为规范影响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与众不同的社会行为习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开始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有效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变得越来越多元以及个性化,许多西方负面思想开始直接影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大学生的个人自律意识相对比较差,同时是非判断能力不足,难以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辨别,同时也无法保障行为举止符合法律的规范以及要求。因此,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必须要积极的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引导,以此来培养出高层次的人才,通过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一定的法治思维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保障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思维。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措施
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同时该思维的提高以及形成会受到政治观念,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以及道德水平的影响,学校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大学生目前成长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法治思维培养从低到高的深入分析来实现该思维培养的渐进性。另外,教育实践者也需要采取创造性的思维培养模式以及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其能够通过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以及主动性,积极地接受法治思维教育。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法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会受到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说:
首先,需要积极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将优良传统革命精神以及良好的学风、崇高的理想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校园环境,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以及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实现作风的有效转变,将各种优良的传统与个人内在价值和素质相联系。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之中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最后,学校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将依法治学和法治教相联系,积极的建立科学完善的校园法制秩序,以此来更好的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学校可以充分地利用电视、广播以及校报等不同的新闻媒介,通过舆论导向来保障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各种优秀文化现象以及思潮的引导。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各种西方思潮开始涌入我国,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学校领导者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关心学生在社团活动之中的具体参与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一些对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为了保障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学校还需要监督机制的建立相结合,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来形成一个有益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能够明确个人的行为举止规范要求,真正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主观的判断。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首先,在提高学生自身自律能力及免疫力的过程之中,学校必须要加强法治教育,立足于法治思维培养的实施情况,将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相联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行为是非判断能力,保障其能够在与他人进行交往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主动的抵制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
其次,法制教育的落实涉及诸多的影响环节以及内部要求,在培养学生维护法律尊严意识的过程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遵守法律,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另外,老师还需要实现法治思维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实之间的紧密配合,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通过宣讲法律知识,法律理论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法律学习环境。
最后,教育实践者还可以利用校报广播等不同的宣传阵地,积极地开展各种法治教育以及宣传活动,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以及竞赛的形式来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对各类法治思维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明白法治思维之中的具体道理以及对个人的行为规范要求,从而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的过程之中站在法律的角度主动的规范个人的行为。学校以及老师可以采取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的形式,保证学生将个人心目中零散分散的法律意识实现完整化、系统化,真正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動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党中央重要领导人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促进教育水平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才能够保障学生主动地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其中各种教育实践的有效落实必须要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为核心,将法治教育,纪律教育,品德教育相联系,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作用和价值。教师除了需要注重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及理念之外,还需要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在落实素质教育时,我国许多的教育实践者明确强调,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促进教学改革有着关键的作用,一个有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往往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素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为了推动法治思维培养的积极实践,教师必须要积极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证自己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其次,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老师加强联系以及互动,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提高人的思辨能力,观察能力,组织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充分地发挥一定的主导以及组织作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知识,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以及法律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法治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调整专业内容,适应社会需要
作为现代社会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以及环节,法制教育,对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水平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过程之中,高校需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实质需求,不断地突破目前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调整相结合,积极落实法律基础知识课,从基础做起,对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学科,法律必须要以相应的基础理论为基础和前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需要积极地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升级,立足于素质教育实施相关要求,将专业结构优化以及课程设计改革相连,保证老师以及学生能够找到法律思维培养的重点以及难点,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水平。
最后,积极组织学生主动的参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相对较强,为了保证学生对抽象的法律理论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学校需要将法律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提高授课的专业性,以此来保障人才培养更好地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四、结语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对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需要积极的参与该工作之中,主动地为青少年群体法制思维的培养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法治国家的高效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志红.试析中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1).
[2]陈选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李红星.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