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2018-07-04鲁捷
鲁捷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要以培养职业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为首要任务。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十分重要。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制短、预备期考察不规范的特点,面临着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入党动机不够纯正等问题,这与相关组织入口把关不力、发展程序不严、培养教育缺乏创新、党务工作薄弱等不无关系。因此,应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把好教育、宣传、推荐“三道关”,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应加强机制建设,保证考评各环节的规范性;应提高院校党校水平,打造高水平的党务干部队伍;应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细则》的要求,创新思路,提升高职大学生党员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员培养;大学生党员质量;高校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7-0118-05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根据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适应形势需要,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在较短时间内甄别优劣,培养出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技能过硬的高素质高职学生党员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的特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不断丰富和完善顶层设计,为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从2015年开始,国家将每年5月第二周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组织各地各校开放校园、开放企业、为民服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持续举办,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都为成绩中等甚至偏下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因此虽然高职学院生源数量众多,但总体质量却不高;同时高职学校学生构成复杂,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更加大了高职院校的培育难度。由于这些特殊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也带来了如下问题:
1.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大学本科生一般来自普通高中,有些高校甚至80%的学生毕业于各地的重点高中。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约70%来自普通中学,还有30%来自对口的职业中专、技校。由于高职学校的优良生源严重不足,使得录取分数线不断下滑,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2. 学制时间短。一般本科学制为4年,从党员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考察时间比较充足,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也更有利。但是,对于3年制的高职院校来说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学制短,考察培养期也短,普遍存在着“一年级考察,二年级培养,三年级发展”的格局,按规定毕业前三个月不能发展;加之大三学生又面临着实习、就业的问题,即使发展了,也起不到中坚与骨干的作用。此外,对于毕业生党员的预备期考察也存在着很大弊端。
二、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改革深入化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以所在的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发展的党员的品德素质、学习成绩、党性学习等方面做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入党动机不够纯正。在市场经济、大众传媒和网络新媒体等多元环境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下,部分高职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和向往开始减弱,入党驱动力开始由内在的理想信仰追求转变为外在的现实需求,如从众性地视入党为大学期间的一项荣誉和任务,投机性地把入党视为大学期间评优评先的有利条件,功利性地把入党视为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有效砝码和未来事业发展的政治资本,被动性地把入党视为满足父母家人、老师亲朋期望的无奈选择等[1]。这些因素导致不少高职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思想根基不牢,对党员标准认识不清,对党的崇高地位定位不准。
2. 入口把关不力,发展程序不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实际工作中,受管理文化、考核文化、关系文化等影响,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员发展质量的标准不严,有的为“关系学生”放宽标准,有的从学生干部、竞赛获奖、亲疏远近、指标数量或现实需要等各种非政治标准出发批量发展学生党员。把對党员入口的质量把关,变成了对填写入党材料的组织程序把关,用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和规模,而不是以发展对象的成熟度和质量来衡量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没有把质量放在第一位[2]。大学生发展党员大多按部就班地进行,但程序上不够严密。群众座谈、民主测评、推优都“批量”进行,不利于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批量”填制,有“做材料”的现象[3]。发展程序不严密容易使一些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混入党的队伍,影响学生党员质量。
3. 培养教育缺乏创新,党务工作薄弱。随着网络媒体等多元化信息渠道的强势崛起,在对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传递结构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对高校传统的党员培养教育渠道和手段形成了严重挑战,大大削弱了集中上党课、参加组织生活会、集体听报告、学习文件讲话、撰写学习心得等传统的党员培养教育效果。同时,由于高职大学生党建理论研究滞后,党员培养教育内容空洞,教育形式陈旧落后、缺乏吸引力等原因,致使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其中高职院校党务工作力量不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缺乏,二是专职党建工作人员数量与在校大学生数量不相匹配。经调研发现,一些高职院校没有专职的学生党建工作者,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兼任,原有的组工队伍无法应对众多的申请入党学生的培养与联系,使学生党建工作受到较大制约。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对策
1. 提升理想信念,端正入党动机,重点把好“三道关”。一是把好教育关。各党总支(支部)要安排专人对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入党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入党动机,对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予以引导教育,对其表现和成绩进行重点考查,考查不合格不予推荐。同时由各系(学院)组织入党申请人培训,重点讲解党的基本知识、党史,解决为什么入党的问题。二是把好宣传关。在学校层面上,弘扬和宣传社会“正能量”,抵制和隔离消极影响,通过微信、微博、校园网、宣传栏和院报等媒介及时宣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入党申请人提供学习的标杆。三是把好推荐关。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发现优秀学生,使团的工作和党建工作对接,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同时,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任课党员教师、与学生联系较多的党员教师进行推荐,辅以成绩、参加活动情况、完成布置的工作等量化指标进行筛选考核,通过严格推优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2. 加强机制建设,保证学生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性。加强机制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发展体系,严守发展党员程序,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同时,针对相关环节建立有效的制度,严把“入口关、教育关、考核关”。在新《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细则》的指导下严格实行培训制、预审制、民主测评制、谈话制、公示制,保证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性。
3. 提高党校水平,高质量遴选党务干部。完善二级培养机制,首先由各系(院)组织入党申请人培训班,以政治素质高、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和党总支(支部)书记(委员)作为培训师资。由学院党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从事党建工作多年的党务工作者和从事党建工作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主要培训师资,指导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同时,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接受实践考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直接影响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将政治上靠得住、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同志选配到院(系)党总支领导岗位,充实院系党员发展工作队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的作风、能力、水平与相关院系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联。在工作中,要进一步扩大党务工作者的教育、遴选范围。树立每个党员教师都有义务承担党务工作的理念。不仅从事教学的教师要熟悉党务工作,专职从事党务的同志也要了解教学工作,坚持一岗双责,做到业务、党务工作双带头,有效应对党务工作力量不足、学生在校时间短等矛盾。学院组工部门要制定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绩效考核制度,并建立党务工作者的保障体系,为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党务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提升高职大学生发展质量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需要在不断的理论与实践中摸索。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新《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细则》的要求,认真研究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推动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佩云.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2]李国仓.质与量的博弈: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对策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3]翟星红.新形勢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创新发展路径探索[J].时代教育,2011,(10).
[责任编辑: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