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问题探论
2018-07-04张铁军
摘 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教育呈现新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使处于弱势地位的随迁农民工子女产生权利贫困的社会现象。融合教育是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不仅强调将农民工随迁子女吸收到现有的城市经济生活联系与教育框架中来,改变他们被排斥、被边缘化的存在状态,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即通过融合教育构建一个融合的社会。要以心理融合、身份融合、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融合教育协同机制,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6-0111-06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分治”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截至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1],在农民工群体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其迁移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最初的“候鸟型进城务工”模式逐渐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举家迁徙”模式。农民工群体以家庭为单位的迁徙模式在为城市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在城市产生了其随迁子女接受教育问题。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已形成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制度保障框架。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仍然存在各种各样“有形或无形的区隔”。一方面,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障碍多,教育过程中“有质量的公平”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另一方面,在当前农民工群体“半市民化”“半融入”大背景下,其随迁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社会,虽然融入愿望越来越强烈,但由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异,城市融入依然困难。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当前如何使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其融入城市社会,则是考验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聚焦点。
二、融合教育:由特殊教育、国际移民子女教育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应用
在特殊教育早期,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分别居于不同的安置方式,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大相径庭,并行双轨。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平理念渐入人心,传统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受到质疑与挑战,普通学校教育向残疾儿童逐步开放,开始了将残疾儿童放在普通学校中进行“一体化”教育或“回归主流”的社会运动[3],促使残疾儿童尽量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现今融合教育不再限于特殊教育领域,其应用范畴不断扩大,所倡导“教育应促进儿童之间的参与、互动与合作,减少歧视和排斥的产生”的教育观、价值观也被移植到国际移民子女教育领域。国际移民子女的融合教育主要是通过语言融合和文化融合,进而促进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在实践中,美国主要通过双文化制和双语制,以跨文化的模拟和活动,帮助移民子女获得英语能力、提高母语水平,促使其适应并融入美国[4]。英国则提倡“补偿教育”原则,确定“教育优先发展区”,帮助就业水平低、住房条件差、有色移民比例高的地区,通过增拨资金、改善师生比、增加教辅人员以及优先建设和维修校舍等,使家庭更直接、更深入地参与其子女的教育[5]。西班牙则以“全纳教育”思想为指导,开设特别融合教室,让移民学生在临时教室内接受语言教育支持、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等[6]。法国对移民子女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经历了从同化到融合、“优先教育区”策略以及“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政策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了法國多元文化的发展[7]。
在我国,当前随着农民工群体迁移模式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其随迁子女在城市的融入以及受教育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8]。我国部分地区也积极尝试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小学提出多元教育模式,江岸区三眼桥小学开展“想方设法增自信”社会实践活动[9];温岭市制定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江阴市周庄中学制定“均衡分班方案”,学习小组自然组成,兴趣小组自愿参加;南京莲花实验学校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还设计开发了阅读课程、旅行课程、科技课程和创新课程,“就是为了补上这些学生的弱项,增长他们的见识”[10]。这些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目的在于依据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在教育过程中,以身份融合、心理融合、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融合教育协同机制,促进其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1],突破其城市融入的困境,早日“落地生根”。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分析维度与结果呈现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由乡入城”的迁徙过程中,学校、家庭与社会既是其接受教育的三个重要场域,也是对其进行融合教育研究的三个重要分析维度。
1. 基于学校融合的分析与结果呈现。学校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化最重要的场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个体发展与社会互动最重要的两对关系,学校教育环境涉及的活动形式和集体认同会使随迁子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产生复杂心理情绪,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取向。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在人际需要理论中指出,个体与人际互动过程中要有包容、支配和情感这三种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合的分析维度在于构建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主体与环境之间良性互动的学校融合场域,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
“随迁子女对老师的态度感知”影响师与生的亲近程度,进而影响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合以及“教与学”的效果。认为“老师对所有学生态度一样”的学生,相对于认为“有一定区别”的学生而言,前者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这部分学生对老师有更加积极的感受,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更愿意努力下功夫,学习成绩相应有所提高;而后者对老师的感受较为消极,学习兴趣降低甚至厌学,学习成绩起伏较大。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来自贫困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薄弱,课堂内容不熟悉、跟不上进度,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特别在意老师对自己的反馈和评价,可能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就会造成他们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由于受家乡文化习俗的影响,一些随迁子女在学校学校中仍在使用方言,老师对随迁子女使用方言的态度,进而会影响到城镇儿童对随迁子女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模仿也会影响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合。
学校中的同伴交往是农民工随迁子女认识城市社会、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与城镇同学交往中如果有冷漠、被歧视等不良情感体验,则会加大随迁子女与城镇同学之间的距离,产生排斥心理,阻碍心理融合。在实践中,交往受挫的同学更愿意将自己的个体需求和社会互动寄托在家人或熟悉的朋友身上,这会造成更加内卷化的社会情感联系。
随迁子女在学校课间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形式的“打游戏”与“写作业”,而与同学聊天、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的相对较少。课间活动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是了解同学和班级、融入学校和社会的最重要平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非正式教学环境下的沟通和对话是加深彼此认识、实现相互接纳的最有效方式。因此,要从传统的课程中心模式转向更加开放灵活的活动中心模式,使随迁子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释放心灵、减少摩擦、增进共识,促进心理融合。
2.基于家庭融合的分析与结果呈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在中国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完全是两种身份、两种境遇、两种人生,直接影响和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我认知、社会定位及人格发展。由于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强,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社会中处于什么位置”等问题,随迁子女在本能上只能以父母“农村人”身份观照自己,“边缘人”标签代际转移明显;家庭经济条件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选择和未来职业路径,主观上想要获得先赋性身份的转变,但低收入状况却难以支撑“我的未来在远方”的理想;此外,亲子关系及家庭气氛也是影响随迁子女认知发展和性格养成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固化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意愿和行为。家庭融合的分析维度在于强调要注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建设,以良好的家教、家风构建和谐亲子关系,规避家庭背景中先赋性身份带来的弊端,为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提供精神动力。
农民工群体从事的职业类型主要有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领域[12]。农民工群体职业与子女教育、职业成就成正相关关系,父母职业地位越高,家庭就会拥有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其子女越有可能获得优质的教育,未来也越有机会获得良好的职业类型,反之相反。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农民工主要以体力劳动和个体经营为生计方式,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在学校调研中,随迁子女多不想再继续从事父辈的职业,但基于先赋性身份的限定和代际传递,随迁子女发展权益受到抑制,较难在未来形成超越父母辈的职业成就。
家庭经济条件是个体发展、实现自我认同的基础。绝大多数随迁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不好”。虽然城市生活较农村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高消费的住房、交通、医疗等生活成本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家庭对随迁子女课外教育的投入微乎其微。同时,随迁子女父母的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比例,工作性质又导致较低的社会接纳度,进一步拉大了随迁子女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似乎“既是城市人,又是农村人”“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的边缘化倾向明显,这种无形的区隔对随迁子女的身份认同产生抑制作用。
从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看,大多数随迁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和“关心”,关心领域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身体健康、人身安全总体来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以家庭为单位的“举家迁徙”动力之一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城市享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子女学习生活较为关心。对于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社会互动、文化适应等深度教育明显缺失。即使周末或假期,随迁子女或跟随父母帮忙生计,或一人留守家中,或流于社会无人看管。可以说,随迁子女父母具备“教育促进孩子向上流动”的意识,但在主观和客观方面多缺乏社会融合教育的能力。冷清的家庭气氛和被漠视的亲子关系容易使得随迁子女得不到内心真正声音的倾听,久而久之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进行社会交往,在城市“陌生人社会”中更没有身份认同的勇气。
3.基于社会融合的分析与结果呈现。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在乡村“熟人社会”建立起的思想认识、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熟人社会”里的规则不一定都適应“陌生人社会”,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接纳、适应城市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居住方式也会影响随迁子女的文化适应,如果长期选择与同质性人群居住,可能会造成社会交往、认同的“内卷化”,降低社会融入的意愿。交往与认同的“内卷化”,使随迁子女无法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拓展关系,获得整体意义上的社会认同,更不利于融入整个群体系统[13]。因此,社会融合的分析维度关注学校家庭场域之外的相关因素,从社会教育和社会支持的角度促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尽快嵌入城市社会关系网络,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入。
对于随迁子女“是否了解所生活城市特有的风俗习惯”,多数学生是“了解一些”或“一般了解”。了解是选择、适应和接纳的基础,了解本地风俗习惯才能更好按照本地风俗习惯办事,快速融入城市,但部分随迁子女对城市风俗习惯的认识、态度、遵从反映出他们对城市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认同。由于不了解不认同而产生的差异容易与他人发生摩擦、误解和矛盾,不利于社会交往中的文化融合。此外,虽然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但不同经济水平阶层的人群生活质量不同,他们接触和适应社会文化的起点和进程也就不相同。因此要充分认识随迁子女文化适应的长期性、反复性和艰巨性,对文化适应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给予理解和包容。
城市化进程使得传统居住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多样化增强,有条件的农民工群体选择在城市小区购房,经济条件差一些的则选择租住城中村或打工者集中的老旧小区。不同的居住环境由于接触不同人群从而体现不同的社区文化形态。在城市小区居住或者与本地人混居的居住格局可以使随迁子女得到更加充分的城市情感体验和熏陶,在开放的环境中促成相互理解和接纳,加快文化融合和社会融入。相反,如果随迁子女选择与同质性人群聚居,容易形成内卷化的社会关系网,在这种内卷化的社会关系网中,他们共同建构更加紧密的“老乡群”“外地群”“打工群”等自我小团体,以更加封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意识为中心,社区居住隔离进一步加深。
从社会交往的意愿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大多数“愿意”与邻居、小区居民以及社会群体进行交往。但是由于社区居住隔离的存在,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后在社会交往的对象和范围上虽有所变化,但与周边城市及农村居民交往之间仍存在社会隔阂,在总体上仍改变不了其交往的内倾性和同质性强的特点[14]。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彼特·布劳所说,“有着相近的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比其位置相差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普遍些”[15]。社会建设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城市的开放性、包容性逐步增加,但也必须看到歧视现象也在一定程度存在。城乡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又共荣共生。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消除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因素,为随迁子女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融入城市创造良好条件。
四、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融合教育协同机制
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术语,更是一种美好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融合教育协同机制,以心理融合、身份融合和文化融合为切入点,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学习、生活、交往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使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弱势群体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畅通社会纵向流动的渠道,将随迁子女吸收到现有的城市经济生活联系与教育框架中,改变其边缘化的存在状态。
1.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执行、履行政府教育职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16]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规划》,都明确了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教育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作为融合教育政策推进的引领者,要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执行、履行政府教育职责。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积极通过国家法律或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确保“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办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无法满足条件的地区以教育券等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形式帮助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就读。
二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经费支持是教育的脊梁,对接收随迁子女的学校进行详细的摸底调查,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拨付经费,免除随迁子女的学杂费、书本费,不交借读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供适当专项资金为随迁子女配备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与城市儿童一样,随迁子女也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三是明确教育和文化主管部门责任。安排随迁子女就地参加中考,安排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开辟绿色文化通道,举办“城市文化直通车”等融合教育活动。如,将有代表性的城市人文景观、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名胜、现代科技中心和艺术中心等,定期向随迁子女免费开放,进行免费展演,加深其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增强城市归属感。
四是明确融合教育实施办法。对融合教育的活动目标、活动方式、课程标准、教学工作、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等要做精细化研究和安排,使融合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全覆盖。畅通融合教育实施和评价的通道,使教育工作者能够精准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五是建立有效的评估反馈监督机制。融合教育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要加强信息反馈,确立监督制度。及时把握随迁子女的迁入迁出数量,定期到学校调研了解政策落实情况,考察融合教育实施还存在哪些不足,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对政策的执行过程、结果进行绩效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与更正。
2.以学校为主体,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职责之一就是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机的联系。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风俗习惯的儿童个体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以享受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能够看到更为广阔的人生前景为目标,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创造师生心理一致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随迁子女的集体认同。随迁子女对新环境的不熟悉和不了解造成的神经紧张和神经疲劳,乃是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发展分离的不正常表现。学校要创造开放、包容、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使随迁子女的在校活动都能参与到这样一种情境中来,以健康学校文化和学校气氛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统一”和“身心的融合”。
二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素质水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普通的、常规的教学工作,对于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来说,更是完善自我、实现发展和社会融入的重要平台。教师要树立爱与丰富、包容与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使命与责任的担当,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尊重学生差异。例如,随迁子女在课堂上使用方言的情况,老师不应当众批评,以尊重为前提委婉提醒,课后增加语言辅导和对话练习,提高师生、学生交流的有效性,帮助他们消除提升学业水平的阻碍因素。
三是创新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间融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创造独特的融合教育教学方法,做到统一要求与多样化相协调。例如,将随迁子女与城市儿童混合编组排座,开展分组讨论、小队教学、主题班会、经验分享等,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渗透融合教育,体现融合精神,使融合教育更具可操作性。
四是开发校本课程,呈现城乡文化相联系的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以随迁子女的文化需求和文化适应能力为参照,开发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城市文明也要覆盖乡村生活的经验和情感,要接地气、有可读性,要通俗易懂而不是晦涩难懂,要生动有趣而不是味同嚼蜡。可以在学习方法、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健康教育等课程类型上寻找突破口。
五是以融合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随迁子女的学业成绩水平进行科学评价。融合教育提倡绿色评价,即综合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包括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等。在评价体系中加强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互助合作、文化适应、集体认同以及健康价值观形成等指标的权重。
3.以家庭为基础,重视随迁子女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人都会受到自己原生家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以及家庭文化的陶冶。因此,家庭教育所蕴含的情感精神、理智力量和德育价值为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支持。
一是注重家庭建设,做“学习型”“发展型”家长,以自我教育带动子女教育。家长要想克服先赋性身份带来的弊端,必须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与随迁子女相同,作為城市化进程中文化交往和文化适应不完善的个体,家长首先要明确方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能够以正确的认知、成熟的处事方式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互动和交往,积极适应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继而子女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意识地模仿将父母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吸收到自己的观念和经验中来。
二是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做“沟通型”“倾听型”家长,实现从权威式到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转变。传统权威式的亲子观在尊重、理解、倾听和鼓励孩子方面较为欠缺,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父母和子女之间本就以“物质交流”为主,缺少“情感沟通”,沟通内容重点围绕学习成绩,沟通方式也是“你说——我听”的权威式、单向式。面对新环境,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关注,由“讲话”转向“对话”,对他们社会交往中遇到的困难、挫折进行正确指导、引导和开导,为其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不要让他们的心灵在文化冲突过程中变成一座“孤岛”。
三是营造和谐家庭气氛,注重良好家风养成。以家庭为单位的举家迁徙,不仅要形式上“在一起”,更要由内而外展示出一个家庭在一起的“精、气、神”。融合教育强调“不是我给予你什么,而是我要参与到你的生活中来”,通过共同尊老爱幼、共同扶弱助残、共同参观旅游、共同参加社交,在共同参与活动中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激发积极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共同的活动中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在同心协力过程中体验我助人人、人人助我的道德关怀,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归属感,增强家庭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融入力量。
4.以社会为辅助,强化公众社会责任意识,共筑团结友爱、合作共享的城市文化家园。社会关怀具有自然性、伦理性和制度性特征,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塑造是潜移默化的,并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对话中形成关系性品质。社会力量作为融合教育必要的推动力量,为融合教育发展助力。
一是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对随迁子女的主观偏见。新闻媒体要积极展示农民工勤劳、质朴的精神面貌、宣传他们建设城市、贡献城市的优秀事迹,营造社会发展进步中人人都是城市公民的良好氛围。改变惯性思维中对农民工脏、乱、差等刻板印象,禁止使用带有身份歧视的字眼和标签。
二是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城市,大多数农民工缺少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究其原因,是对政策了解不够,例如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权益知之甚少。因此,应加强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政策宣传的力度,在各种志愿者活动中重视政策宣传环节。
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教育。围绕融合教育主题,以项目为依托,鼓励各类社会组织,通过法制宣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不断丰富随迁子女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发挥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公益性的优势,提高随迁子女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四是社区积极作为,借助现有力量,建立农民工教育文化服务平台。深入了解农民工家庭的各项需求,尤其在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随迁子女学习指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以开放论坛、经验交流、结对帮扶、联谊活动等,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冲突,为他们适应城市文化开辟通道。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
[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李拉.“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4] 薛二勇,朱月华.美国促进移民子女教育公平政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6(3).
[5] 马修乾.英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6] 吴霜.面向所有人的教育——西班牙移民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 滕星.法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J].中国民族教育,2009(6) .
[8] 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8(10).
[9] 黄兆信,万荣根.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0]樊未晨.让随迁子女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好学[N].中国青年报,2015-10-09.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12]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
[13]黎明泽.浅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认同“内卷化”——以沿海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为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
[14]张铁军.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4).
[15]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5.
[1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1/content_5172013.htm.
【责任编辑:梁 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