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
2018-07-04张栋栋
张栋栋,刘 斌,刘 丽
(1.阜阳师范学院 保卫处,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3.安徽财经大学 MBA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高校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由于高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是由中央政治局讨论审定而后颁布执行,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优势与位置在高校中无与伦比。这种至高无上的设置形式,较大程度上保证了德育教育能有足够的内容促使大学生通过心灵体验和领悟,内化为正确的道德理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近年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宏观政策引导下,各高校积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为重点,以促成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基础,持续不断地在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教育体制创新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诸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管是“知识性”还是“活动性”的德育课程,其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如在课堂上,鲜见捧着手机的“低头族”,目光呆滞的“神游族”和趴在桌子上的“呼呼族”[2];多年来图书馆里用来占座的大都是“德育”的相关教材的现象也荡然无存等等。通过对某一所高师院校的调查发现,有72.8%的大学生乐于上与德育相关课程和参与德育有关的活动,并认为受益匪浅,只有7.1%的大学生认为在当今阶段重要的是专业课的学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智育发展上。这个结果和以往的调查相比显然改观不小,从深层次来看,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而是理念上的飞跃。它彰显了德育教育带给学生的切实变化与成长。
由于道德理念及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加之在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中信息显示不足,让信念与哲理入脑入心仍有距离,在大学生逃课现象中德育课是首选。
(二)隐性逃课不容乐观
所谓隐性逃课,泛指人虽去课堂但“形在神不在”“心不在焉”的现象。利用“敏感性问题”的调查与处理方法可保障被调查人所提供的信息不会被任何人知道这一优势,我们采取此种方法,从某一高等师范学院随机抽取50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着“大学生逃课”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显性逃课率和隐性逃课率德育课程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隐性逃课更加显著。通过座谈及分析归纳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个人的近期追求目标(考研、考证、考编等)与时间上的矛盾无法克服,必须占用一些课堂时间;二是考虑到保证不会因为课堂时间被占用学科考试“挂科”,他们认为选择德育相关课程进行隐性逃课最合理。因此,在一些德育课程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凹”字形或倒“丁”字形的坐法结构。
所以,如何提升作为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跨学科渗透的教学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二、高校德育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探讨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领悟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指知识本身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精神的领悟和发现,即生命或人生的意义[3]。
过多的说教味是现代年轻人不感兴趣的,因为多年的学习、经历与阅读,特别是便捷的网上查阅,不少理论他们大都知其一二,只是在深度和体验上尚有差距。如何才能让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深度的研讨和体验之中?首先要投其所好,在教材处理上尽可能的浅入浅出,从问题或案例出发,在分析问题中凸显理念,通过问题解决展示哲理,经过反思形成品质。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不可自拔”,小空间产生大发展,理论上与学习观念的齐途并进,一定会促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链”的教材编写模式及对应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方式,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座金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无限的潜能,只有从他们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入手,才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适时”、“适度”的教育,让他们的个性和才华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对传统教材的再构建时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适度加大有关内容的融入,因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维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思想非常契合。如社会主义道路与“天下为公”、坚持人民立场与孟子的“民贵君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等等。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4]。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5]同时,要注意发挥英雄人物的理念与先进事迹的榜样力量。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许多仁人志士和先进人物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鼓舞着他们不懈奋斗的正是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为理想而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6]。追求理想需要执着的信念,活生生的事实胜过任何说教,因为它更能感动人,更会引发人的深思。如此的环境常常会产生滋生信念提升理想的正能量。
高校德育课程的教学要打破门类或班级制,建议把一门课分成若干个专题,建立若干个专业团队,经过充分研讨确定了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后,各专题老师一方面可围绕着所承担的任务更深入的研究其相关理论与内容,另一方面还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更能使学生便于增知长识的教学方案,这样,通过一定过程的调整与改进,课堂教学一定会更精彩。要提倡名师进课堂,由于他们德高望重,常常寥寥数语就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注重课堂研讨,围绕着教学内容精准设计问题链,师生互动,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超越。教学手段上,注重慕课与微课相结合,微课的案例展示嵌入慕课的系列陈述可使课堂更具活力;构建网络平台开展师生、生生交流及翻转课堂可使得课内课外对德育问题更关注。
(二)挖掘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要素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与智育是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尽管高校课程各有特色,但德育与智育的链接点比比皆是。而且有些量化的刻划胜过华丽词句的描绘和陈述。如在讲述概率论中的加法公式时,通过实例的解答,不仅诠释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内涵,而且也向人们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哲理;通过古典概率“生日问题”的计算,可以让学生感知“直觉未必可靠”,凡事要三思而后行等。
事实证明,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是提升德育成效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8]。要创造条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德育科任老师与非德育课专任教师的教学研讨会与经验交流会,结合目前的德育教学目标,通过研讨和交流,明晰任务,形成共识,提升效率,为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合力。
(三)创新德育课程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
德育课程不管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从教学要求上,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因此,像其他学科那样单单通过命题考试去评价学生,显然不够合理。要检查实践育人的效果,要注意学习过程的考核,如每个专题学习结束后给学生安排一定的体验,要学生利用所学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一门课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学科实践写篇小论文,或是对现象的剖析,或对相关理论的探讨等。这些可按一定的比例纳入学分之中。立足课程特色,传承红色基因[9]。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做得很好,他们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精细设计,客观评价。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求每位学生在广泛阅读所规定的一组经典原著的基础上选择一篇重点阅读,写出体会式的小论文;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要求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调查小组,围绕着拟定的社会调查主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调研,课程结束前,要求各组实事求是的介绍调研过程与结果,任课老师进行点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以道德体验为主,课程组设计出:义务支教、爱心家教、帮助孤寡老人与维护交通安全、环境卫生与公共秩序等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们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品质。学生的广泛参与充分的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多角度的考核不仅较全面的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在较大程度上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与实践成果的展示,如举行展览与交流等,因为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而且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激励与引导。
(四)拓广评教强化德育课任老师的关注点与教学积极性
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在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显性的德育课程认知性与学生动态过程中的体悟性是突出的矛盾[10]。除在每学期开展的由全体学生参加的评教外,还围绕着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形成智慧与能力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表1),并据此计算出学生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
表1 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科学的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公正、客观评价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让老师更充分的了解自己,了解学生,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经过不断完善关注点及用自已的不懈努力来激励学生的投入学习热情。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全社会。作为高等学校,除了要充分发挥德育课堂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外,还要靠各科老师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课上课下,让学生在和谐的背景下,在问题解决中积极思考,获知塑德,灵活联想[11]。沃土苗茁壮,通过“完整的教育”来发展个人的道德与道德教育[12],尽管各人的发展有差异,在科学有力的引导下,他们必会持续的向着成为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的方向快速前进。
[1]张维满.我国高等德育课评估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肇庆学院学报,2007(1):86-88.
[2]樊未晨.点燃他们心中那盏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综述[N].中国青年报,2017-09-26(1).
[3]冯现冬,张伟忠.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5(9):26-29.
[4]司格.中华文化学院举办论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深度结合[N].中国青年报,2017-09-19(4).
[5]翟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书记教育思想:五[N].中国教育报,2017-08-31(1).
[6]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6.
[7]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张栋栋,刘斌.构建德育寓于智育的空间促进德智和谐发展—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2):47-50.
[9]周利生.立足课程特色,传承红色基因—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N].中国青年报,2017-09-13(11).
[10]张栋栋,刘斌,张冕.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117-120.
[11]张栋栋,刘斌.论概率论在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2017(2):121-124.
[12]曹永国.道德教育必须坚守教育性[J].现代大学教育,2017(2):1-6.